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公元2005年4月24日22时,国际杰出的人类学家,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国家领导人费孝通教授溘然长逝。山河恸泣,大地无言,乾坤肃穆。送别一代宗师离我们而去。费孝通先生的去世对中国人类学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我们也为失去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和导师而悲痛。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人类学的贡献不仅仅因为他的辛勤耕耘,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他的主要作品集中反映在十四卷《费孝通文集》中);不仅仅是他所致力的乡土研究、农村研究和创建现代乡镇企业模式,诸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不仅仅因为他的导师、…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导师     
姚穆先生是我们的导师,执着从事教育事业,笃爱教书育人。先生是著名的纺织材料学家和纺织工程实践家、教育家。我们几个有幸先后追随先生左右多年,饱沐先生的阳光雨露,谆谆教诲尚萦萦在耳。欣闻母校欲为先生执教50周年举行庆祝活动,谨虔城向先生祝贺以表我们对先生的无限爱戴。愿先生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为先生的品德、为先生的精神、为先生的学问、为先生的学术思想、为回忆与先生并处时的那种欢愉,我们试图对先生的成就有所总结,但总感挂一漏万。其实先生的闪光之处不在于他有多少成果,有多少头衔和荣誉,而在于他生活简…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的一代宗师吕凤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凤子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位先行者。他为使妇女不依附他人而办学;他倡导以美育陶冶、培养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他身教重于言教。他用他的人生实践,为我国职业教育留下了一代宗师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4.
 我最开始在大连大学工学院读书,1952年院系调整,从大连大学转到了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给我上原子物理课的老师,是著名科学家、“两弹元勋”朱光亚先生。朱光亚先生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毅然回国。朱光亚先生讲课讲得非常好,他对上课非常用心,讲一节课,备课可能要备一周。他不是简单地讲一下原理,而是详细介绍原理背后的故事,比如黑体辐射,为什么当时的理论跟实验事实不符?当时有几种假设?物理大师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他像讲故事那样讲给我们听,所以我们都非常喜欢听他的课。加上他在朝鲜战场上立过功、得过军功章,在我们眼里他是英雄。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3月5日,南京大学数学系韩继昌教授因病治疗无效,与世长辞.以后,我们只能回想他的音容笑貌,不能围坐他的身旁顺听他的指导和教诲了.韩继昌教授1930年生于江苏省金坛县.当时的金坛中学(现华罗庚中学)的创始人韩大受先生是韩继昌先生的三伯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受到韩大受先生多方面的帮助.韩大受先生热心教育事业,是华罗庚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之一.韩继昌先生受其三伯父  相似文献   

6.
正确的绩效管理之道,在于遵循设定目标、业绩辅导和业绩评价三个步骤逐步展开著名管理学家、畅销书作家肯·布兰查德(Ken Blanchard)在谈到绩效管理的时候举了一个他教学的事例。他说,在他大学教学的十年里,有时会与其他的老师出现分歧,因为他总是在上课的第一天就把期末考试的题目告诉了学生。当同事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回答道:“我计划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去教授他们问题的答案。这样,当期末到来时,每个人都将会得到A的成绩。”布兰查德先生用他生动的教学案例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以及经理在这个系统所扮演的角色。他的教…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文化的大舞台上,有过一位与日本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他就是著名的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他多才多艺,一生涉猎文学、美术、音乐、书法等各个艺术领域。同时他又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现在人们习惯于在他的评传中称丰先生为漫画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和翻译家。事实上,丰子恺先生在这几方面所用的工力也确实最深,其成就也最大。通过考查,我们可以认识到,丰子恺先生在这些方面与日本文化有着很深的因缘。就此略加介绍,试作论述,或许对我们今天研究丰子恺先生会有一点启示的。  相似文献   

8.
早在六十年代吕淑湘先生就提出了“语文课的教学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1978年他再次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提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他的告诫,曾在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实验。十多年来,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验方面取得不少有一定价值的成果,教学效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正如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写给特级教师林炜彤先生的信中所说,“效率太低”还是我们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4日是活跃在海外的著名中国科技史家、德高望重的何丙郁先生80寿辰,我们特向何老表示最诚挚的祝贺,祝愿他健康长寿.何丙郁先生是著名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生前的合作者和好友,是中青年科学史学者的良师益友.他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地,团结了一批有志于中国科技史的学者,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他当之无愧地被选入澳大利亚人文学院、台湾中研院、欧亚科学院院士.有人称其为李约瑟第二",然而,何丙郁则谦逊地认为他本人不能与李约瑟博士相提并论.何丙郁祖籍浙江上虞县,1926年4月4日生于马来西亚,后随父定居澳洲.自幼在父…  相似文献   

10.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语法学家之一.而《中国文法要略》又是他对汉语语法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著作,从1942年初版后,十多年以来,不仅对为数较多的一般读者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在汉语语法的研究中和在高等学校的汉语语法教学中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这部著作,问题不少,虽经修订,仍未完全解决,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出来,与吕先生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20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资深院士、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因病医治无效在昆明逝世,享年97岁。吴征镒先生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精神遗产。"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这是从事植物科学研究60多年的吴征镒院士送给年轻科学家的一句教诲,也是他一生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的真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3月3日,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先生去世。他是一位极富人文精神的作家,也是著名社会活动家,一生奉行和平主义,反对军国主义复活,与右翼势力针锋相对,被称为日本战后民主主义的旗手。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视鲁迅先生为精神导师,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多次访华,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许金龙先生是大江健三郎作品的主要中译者之一,也与大江先生结下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13.
金焱焱 《中州大学学报》2005,22(3):104-107,110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也是著名的编辑学家.他对编辑工作十分重视.吕叔湘先生有着丰富的编辑经验.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在我国现代著名的出版社开明书店从事过编辑工作;50年代以来,又长期担任我国语言学界的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中国语文>杂志的编委和常务编委,1978年出任主编;还曾经担任我国唯一的语文方面的专业出版社语文出版社的社长.丰富的编辑经验与出众的学识,使得吕叔湘先生在编辑学方面有许多深刻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1999,(5)
20世纪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极县深度和广度的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发发展灿烂辉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张世简先生便是群星璀璨的中国画坛上较为耀眼的一位。值此世纪之交的时刻,笔者拜访了这位声名卓著的老画家。张世简先生出生在素有"画家之乡"美誉的浙江省浦江县礼张村。他的叔父张振铎先生(1908~1989年)是中国著名的水墨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堂兄张书旂先生(1900~1957年)是中国近代写意花鸟画大师。张世简先生自幼便耳濡目染,受到书画艺术的熏陶,尤其是他的当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的堂兄张书旂先生对他的影响最大。成年后他在堂兄张书旂先生的建议下进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后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国美术学  相似文献   

15.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几十年的文学活动中,对于文学创作曾不断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创作了许多具有时代特点的作品。阅读茅盾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正如王若飞同志所说的:“从茅盾先生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也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解放运动的起落消长。茅盾先生的最大成功之处,正是他的创作反映了中国大时代的动态,而且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说到劳斯莱斯,在北京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拥有三辆劳斯莱斯豪华轿车的李春平先生。在前不久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北京的一间高级公寓里见到了李春平先生。年已知天命的他穿一身中式对襟绸衫,十分休闲。他不仅对自己的爱车津津乐道,而且还让司机把三辆劳斯莱斯全从车库里开出来,供记者拍照,我们这才有幸近距离地观赏到这三辆名车。那辆白色的银驹Ⅱ(SilverSpur)标准房车是他买得最早的一辆劳斯莱斯,是于1991年  相似文献   

17.
德高望重的蒋风先生是我们少儿科技杂志社的顾问,可惜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他是原浙江师范大学的校长和教授。他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教学50余年,带了11届研究生,是我国儿童文学领域老一辈的开拓者,是至今仍在奋斗不息的学术带头人。今年8月份,我应邀去浙江金华参加蒋风先生主持的全国儿童文学讲习会。我和社长同去,终于有幸见到了这位贤者。先生和蔼可敬,平易近人。先生年逾八秩,还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研究儿童文学,忘我地工作,我十分敬重。今夏炎热异常,先生每天主持会议,每堂课都和我们一起研究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和学员们一起在食堂就…  相似文献   

18.
 题记 今年是黄昆先生百年诞辰,身在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研究院,我虽然没有听过先生的课,却是看了不少关于黄昆先生的纪念文章和事迹,特别是关于回国的那句"我们回来会有所不同"以及之后几十年孜孜不倦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为中国的半导体事业培养一代又一代精英,黄先生那拳拳报国心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高山仰止的伟岸背影!特别重贴2013年写的博文《大师的背影:请让心安静》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9.
谢重光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客家研究专家,从事客家研究十余年,提出了许多著名论断,从各个层面推进了客家学研究.他最近出版的新著<客家文化述论>,秉承自身一贯的学术风格和科学理念,对自己十余年的客家学研究作了系统的总结和升华,在客家源流问题上,既坚持了自己的基本观点,又有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而对于客家文化的许多重大事象,一一提出了创见,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就,该书对于客家学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月金秋时节,我们去看望率领儿子、儿媳回乡祭祖探亲的香港大学新闻系著名学者,香港永靖同乡会副会长,本校胡文虎研究室顾问胡殷先生,顺道到下洋,中川作了些调查。 下洋中川村是胡文虎先生的故乡,下洋是闽粤边界著名的侨乡。年已八十高龄的胡聚友先生老当益壮陪同我们作了这次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