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因经营消费是否属于消费者,是否应受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这是被人们普遍忽视但却又应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在消费法律关系中,企业不能作为消费者,其消费行为与经营者不构成消费法律关系,其因经营消费与经营者之间产生的纠纷不应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消费纠纷中,正确认定消费者并正确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利于指导司法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对象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二者之间的消费关系。作为消费关系的主体,消费者和经营者是相对而言的。乘客和患者也是消费者,应获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预付式消费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采用预付款形式进行交易的一种方式。本文从预付式消费的概念出发,分析当下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状,提出关于加强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消费争议仲裁是指消费者和经营者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将消费纠纷提交消费争议仲裁机构仲裁的制度。消费争议仲裁具有自愿性、自主性、权威性、专业性等特点。我国消费者争议仲裁现状我国消费争议仲裁制度主要体现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我国仲裁法)。自1998年起,我国的一些省市,如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石家庄、浙江杭州和湖州等地,先后成立了消费争议仲裁机构,探索通过仲裁解决小额消费争议的工作。《浙江省实施消费者权益保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预付式消费在我国发展迅猛,相关纠纷也大幅增多,引发社会关注。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试图以一种建立长期合同的形式实现消费者和经营者双赢的结果。但这种交易模式使得风险承担失衡,消费者权益面临侵权风险,具体表现在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隐私权以及维权困难等方面。而我国在预付式消费的法律制度、监管机制以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影响了预付式消费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故有必要针对性地完善我国预付式消费的相关制度,以保护处于弱势的消费者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消费问题不断涌现、消费者权益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倡导健康文明消费、细化消费者权益、强化经营者义务、规范网络购物等全新的消费方式、完善消协作用、明确行政部门监管责任以及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等方面均做了相应完善。特别是其引入了后悔权制度,规定了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加强了对网络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明确了网络消费者的信息权保护等内容,填补了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立法上的空白,从网络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求偿权、信息权等方面建构了较为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由于消费市场不断推动和扩大,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向绿色消费靠拢,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是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通过口碑传播这种非商业化的宣传手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绿色消费的理念,提高产品质量是获得口碑传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由于绿色品牌相对于一般品牌来说具有更好的人文关怀,因此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容易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本文从基于绿色营销理念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口碑传播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预付费消费本质上既是消费服务合同同时又是预付格式合同,基于对预付费消费的这种性质分析以及消费者权利所受到的风险分析,并结合现实与理论的具体情况,本文从道德论、解释论与立法论的角度构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以发挥改变预付费消费中消费者的不利局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向卫华 《科技资讯》2006,(16):132-133
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还屡有发生,尤其在网络消费、旅游消费、教育消费等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应建立相应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对这些消费者给与应有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由于消费者和商家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很难对产品的品质作出合理的判定,加上商家巧妙的营销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使得消费者很难做出理性的消费。而这种漫无目的无节制的消费模式会导致奢侈浪费的消费风气,不仅不利于提高大众的生活品位,无形中也加大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消费者和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11.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消费,然而很多人在消费的过程中并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在受到侵害后不知道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成为消费者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坚强后盾。消费者只有熟知这些权利才能真正做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消费意识不同和消费知识水平的限制等因素导致中小城镇居民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维权能力欠缺,其应对消费侵权新情况、新问题的行为和处理方式迥异。实现市场公平、公正和有序运转,提高中小城镇消费者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的实效,需要建立政府有效监督及适度参与机制,探寻中小城镇消费者多元化、便利维权的路径,健全基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机制,增强中小城镇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意识,构建公平、平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电子交易中的消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方便向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针对消费数据容易暴露消费者隐私等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实用的解决方案,首先将消费者数据分块存储在多服务器中,同时服务器采用Paillier同态加密算法对各自所存储的数据加密,并对分析者进行访问控制,确保仅授权分析者可获得结果.最后在密文域上完成安全计算与统计分析,有效防止半诚实服务器的内部攻击.分析表明,在不泄露消费者隐私的前提下,可有效完成相关统计分析,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江苏省2个城市236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江苏省消费者消费罗非鱼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产品品牌及罗非鱼的宣传推广对消费者消费罗非鱼意愿有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年龄、罗非鱼认知度以及消费者对罗非鱼食用频率对消费者消费罗非鱼意愿有负向影响.同时,消费者对水产品偏好、城市化、家庭规模、家庭月总收入等因素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消费者消费罗非鱼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家电下乡”中农民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作为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在我国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电下乡"政策中,保证农民消费者权益的关键也是首先实现其知情权。但我国现有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机制仅强调经营者的产品信息直接披露义务,而忽视了政府和公益性团体对经营者产品信息的间接披露义务,又加之农民消费者大都处在信息闭塞的农村,且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家电下乡"中农民消费者知情权需要法律的特别保护才能得以实现。为了保障"家电下乡"政策有效实施,农民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主要表现在法律上确认消费者知情权请求权,立法上明确经营者和政府的产品信息披露责任,司法上引入集团诉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商品的标签入手,通过对防腐剂、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阐述了现实生活中经营者对其商品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标签中的不规范标明现象。通过分析消费者的知悉权、有关标签和食品添加剂的法律规范,以及经营者在标签中不规范标明食品添加剂等,针对相关情况,提出了完善法律规范和规范经营者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知情权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信息不对称状态,保护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利益。通过完善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加大政府与消费者协会的服务职能,简便消费者权利救济途径,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在与经营者进行交易时,两者都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基于消费者的弱者地位,法律给予消费者特殊保护。但在现实生活中同时也存在着消费者权利的不正当行使现象。正确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内容,正当行使权利,发生纠纷通过正当途径解决,才能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商业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欧美等国的经济形势下滑,并向各国蔓延开来,这一趋势对国内市场影响正日益显现出来。经营者普遍认为如今营销越来越不好做,特别是前几年十分火爆的房地产、小汽车以及IT等行业。如何面对危机,经营者思维方式是关键。特别是从研究消费者心理特点与变化趋势入手,制定营销策略,这一全新的思路应该引起经营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合同是连接消费者和经营者的纽带。作为市场经济运作下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消费者合同与传统合同相比较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追求和制度形式。本文试图从基础理论的角度对消费者合同问题进行整体研究,界定消费者合同的概念、特征、范围、类型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消费者合同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