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SrS∶Ce和ZnS的混晶为原料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蓝色SrS∶Ce薄膜电致发光(TFEL)器件,研究了新法制备的SrS∶Ce膜的光致发光(PL)性能和它的电致发光(EL)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并与直接用SrS∶Ce粉末制备的薄膜和器材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晶法制备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和效率比直接法制备的器件要高得多,且ZnS的引入弥补了在SrS∶Ce薄膜S的不足,避免了直接用SrS∶Ce材料蒸发而采用的共S蒸发方法中S气氛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以SrS∶Ce和ZnS的混晶为原料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蓝色SrS∶Ce薄膜,研究了新制备SrS∶Ce膜的光致发光(PL)性能和它的电致发光(EL)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并与直接用SrS∶Ce粉末制备的薄膜进行了对比.测量了它们的X射线衍射谱、PL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以及电致发光器件的EL光谱,结果表明混晶法制备的薄膜比直接法好,ZnS的引入弥补了在SrS∶Ce薄膜中S的不足,且避免了在直接用SrS∶Ce材料蒸发过程中S气氛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室温下在NiCr合金(Hastelloy c-275)基底上应用Ar^+离子源辅助,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了CeO2薄膜。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外部条件控制下,直接在NiCr合金基底上可以制备以c-轴取向的CeO2薄膜,但这时的CeO2薄膜在其a-b平面内没有观察到织构的信息;进一步在相同的条件下,首先在NiCr合金基底上制备一层YSZ(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再在YSZ/  相似文献   

4.
硫化锌薄膜直流电致发光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对所研制的ZnS:Cu,Cl,Er薄膜器件的电致发光衰减特性及短脉冲激发下样品发光特性的测量,发现能量传递现象。提出了激活能量由铜中心或其它自激活中心向Er^3+发光中心传递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铒浓度对ZnS薄膜DCE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接掺杂法和XPS谱法研究ZnS:Cu,Cl,Er中铒离子的体浓度及纵向分布对器件发光的影响,测量了Er ̄3+的 ̄2H_ll/l2,跃迁与温度的关系,对硫化锌薄膜器件中Er ̄3+发光的电激发过程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MOCVD技术制备了Z_nS:M_n交流电致发光(ACEL)薄膜,用转靶衍射仪测量薄膜的X射线衍射谱,首次用二次离子质谱系统分析在薄膜中的分布,并对曲线的起伏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通氧反应溅射法制备了Si-Cr-Ni-O薄膜,用AES和XPS测定和分析了所制得的薄膜,发现靶村组份配比的改变将导致构成薄膜的化合物种类的改变,Si含量的提高有阻碍Cr参与氧化的趋势,通氧量和热处理对薄膜的氧化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ZnS:Cu,Cl,Er直流电致发光薄膜激发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ZS:Cu,Cl,Er薄膜器件在不同宽度的矩形脉冲激发下,器件在激发时间发光的瞬态特性,提出了能量传递模型,实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器件的激发过程中存在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ZnS:Cu,Cl,Er薄膜器件在不同宽度的矩形脉冲激发下,器件在激发期间发光的瞬态特性,提出了能量传递模型.实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器件的激发过程中存在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制备非晶SmDyFeCo薄膜的方法和它的磁光记录畴大小随记录激光功率P及记录偏磁场Hb的变化趋势,并与非晶重稀土-过渡族DyFeCo薄膜的磁光性能比较,得到了重要的结论:在非晶重稀土-过渡族DyFeCo薄膜中加一定量的轻稀土元素Sm组成四元非晶合金薄膜能使它的磁光记录畴直径减小,它可能成为未来高记录密度的新型磁光材料  相似文献   

11.
用溶胶法制备出了(Fe1-xCrx)15(SiO2)85粒状合金固体,这种粒状合金固体是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由嵌在SiO2母体中的FeCr合金颗粒构成.本文报告这种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以及Cr含量对FeCr合金颗粒磁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射频共溅射复合靶(Si+Ge+石墨C)技术制备Si1-x-yGexCy三元合金薄膜,Si,Ge和C的含量用其靶的相对面积来表示,对样品的后退火处理是在N2气保护下恒温30min后自然降温到室温。通过IR,Raman的XPS的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中含有Si,Ge,C3种元素,有较明显的Si-C,Si-Ge,Ge-C键合。通过电阻率-温度谱ρ-T的测量研究薄膜的电学性能,测量了不同C含量和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子注入方法制备Sm-FeM-N磁性合金薄膜,研究少量Co部分取代Fe对薄膜磁性能的影响,探索研究Sm-FeM-N磁性材料的新途径.实验发现:Co+注入使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明显增加,Sm-FeCo-N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是Sm-Fe-N薄膜的1.6倍.经TEM分析,Co+没有与Sm或Fe形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腐蚀重量法实验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Fe-Mn-Si-Cr形状记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并与Fe-Mn-Si形状记忆合金及18-8铬镍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Fe-Mn-Si-Cr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明显高于Fe-Mn-Si合金,在Fe-Mn-Si-Cr合金中随着铬含量的增加,其耐腐蚀性能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用交法制备出了(Fe1-xCrx)15-(SiO2)85闰状合金固体,这种粒状合金固体是一种钠米复合材料,由嵌在SiO2母体中的Fe-Cr合金颗粒构成。本文报告这种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以及Cr含量对Fe-Cr合金颗粒磁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高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i,Cr,Mo,Si,Al和Ce等元素对高镍奥低体球墨铸铁高温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Ni,Cr,Mo能显著地提高高温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热冲击性能,Al,Si,Cr和微量稀土Ce能有效地提高抗氧化性能,Cr和Mo于晶界处形成碳化物,高温时阻碍晶界滑移及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氮气作保护气体,用元素合成法进行开管烧结,合成具有单一相黄铜矿结构的CuInSe2 多晶材料.用真空双源蒸发方法,通过精确控制CuInSe2 源和Cu 源或Se 源的温度和蒸发速率以及衬底温度,制备CuInSe2 多晶薄膜,并对CuInSe2 多晶薄膜的组份、结构、工艺条件及电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根据CuInSe2多晶薄膜的反射特性和透射特性,研究了薄膜的吸收系数α(λ)、消光系数k(λ)、折射率n(λ)以及光学禁带宽度Eg.结果表明,用双源法制备的CuInSe2多晶薄膜的光学特性和其它方法获得的CuInSe2多晶薄膜的光学特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硅衬底硫化锌薄膜发光器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双舟热蒸发技术在硅衬底上制备硫化锌电致发光薄膜.用XRD、XPS技术和电致发光谱分析技术.研究该薄膜的微结构与发光特性.发现硅衬底上硫化锌薄膜与硫化锌粉末在晶体结构上存在差异,掺入的稀土元素铒呈三价.电致发光谱为Er^3 的发光谱线.硅衬底硫化锌发光薄膜器件可与硅器件工艺兼容.  相似文献   

20.
采用8-羟基喹啉锌为发光材料制备了不同蒸发条件下的薄膜样品和单层电致发光器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Znq2薄膜的表面形貌,分析了蒸发条件对成膜质量和器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