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五"期间,蚌埠市认真落实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三定"工作,建立了各类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441个和以农民自我服务为主的各类农业技术协会(研究会)207个.这些协会(研究会)一方面研究技术,及时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另一方面研究市场,引导农民适应市场发展生产,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市场化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技术推广机构为主,民间技术机构为补充,专业户、示范户为骨干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服务业是伴随农业信息化产生的一种新兴信息服务业,它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利用传统媒体和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先进的信息技术,围绕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指导,使信息活动纳入农业决策、管理、科研、生产、经营、销售等过程的一种新兴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李国震 《科技潮》2005,(4):42-4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在京郊农村的普遍实行及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和完善,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参与商品经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了解决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与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矛盾,上世纪90年代以来,顺义区逐渐形成以农业技术为核心的科技能手、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专业户为骨干的专业技术协会。此后各类新型的科技服务组织雨后春笋般的在顺义大地发展起来。这些科技服务组织从技术服务入手,逐步向产前产后延伸,成为科技流向千家万户和各个生产环节的渠道。顺义区对区科技服务组织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调研,以便及时引导和扶持,促进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4.
薛飞  张凌云 《江西科学》2010,28(5):673-676,695
围绕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科技需求、农业生产资料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需求,提出了整合科研机构的科技信息资源、镇村信息服务站、农资经营加盟店等网点资源的"技、信、物"综合服务新模式;通过技术流动、信息流动、物质流动,实现面向农户、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体系、农资经营加盟店和政府监管部门等主体的科技、标准、市场、监管等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并对模式的运行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的一种新型经营机制,对新阶段农业战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与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省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示范体系建设为契机,2002年以来全面实施了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打造科技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涉农科技经济信息资源,建立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5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全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手段,完善服务体系,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推进镇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增强了广大农民和有关部门运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意识,在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技术转移机构是指为实现和加速技术转移提供各类服务的机构,包括技术经纪、技术集成与经营和技术投融资服务机构等,但单纯提供信息、法律、咨询、金融等服务的机构除外.  相似文献   

8.
发挥气象服务的保障作用,建设"三农"服务专项.夯实气象为"三农"的监测、预报和服务的基础,完善气象为"三农"服务的机制和体制.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为导向,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到2012年底,进一步完善宁城县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显著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提高气象服务效益,使气象社会化管理职能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9.
戴晨 《今日科技》2003,(12):23-23
台州市路桥区委区政府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认真制定和实施现代化建设规划,积极出台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效益农业基地,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政策,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采用引进、示范、推广及技术研发等多种方式,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目前已建成区级科技农业园区9个,组建了农业技术研发机构若干个。建成枇杷、杨梅、瓜蔬、食用菌、养殖、优质米等各类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全国妇联第八批漳县帮扶队,深入全县调查,了解漳县农村科技发展状况,提出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加大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推广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全县科技应用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工作思路。为此,县科技局起草上报了《在全县举办农村专业协会运作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班的实施方案》,县政府以漳政办发[2007]56号文件印发各乡镇及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1.
李占社 《安徽科技》2006,(10):25-26
近年来,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怀远县科技部门和相关单位,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县的农村科技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为主体,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依靠农村土专家,加强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激活农业与农村科技资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中宣部、科技部等11个部委的倡导下,浙江省科技厅已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科技下乡活动。科技下乡活动,是科技信息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户、农村之间有效传递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科学知识、科技信息的通道,是加快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村创新科技进程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技下乡服务,能更好地向农民传播新的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帮助农民提高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培育、开发农村信息市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帮助落后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安徽省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一线科技力量薄弱和部分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充分调动了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但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安徽省濉溪县1999年实施的乡镇机构改革,把农技、畜牧、水产、农机合并成立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使一部分人围绕"中心"工作,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另一部分人进入市场,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领办经济实体,开拓农业技术推广新路.尽管新组建的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在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的同时,顺应新形势,勇于开拓,善于实践,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技术专长,开展有偿服务,走自我发展之路,一定程序上增强了农业技术推广活力和实力.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尽快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贾艳 《山西科技》2009,(3):68-69
农业科技网站信息服务模式就是括对农业信息服务的4个组成要素及其基本关系的描述。即信息提供者将所采集、加工、整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技术、政策、市场等信息。通过网络方式传递到农民或农业企业手中,以供用户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农村信息化,指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公共管理服务及农民生活等各方面实现普及应用的程度和过程.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持续改善,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这与信息技术在农村中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农业和教育部门都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并组织开展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又称绿色证书)的试点工作。为了研究、探索培养新型农民的教育模式,确定各类新型农民的岗位规范和培养、培训的教学计划,本文试从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农民提出的客观需要,对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新疆各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在实用信息贴近"三农"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应看到,平台提供的农产品价格、技术、灾害、疫情等信息还不能有效满足基层农业、农村、农民的有效需  相似文献   

18.
刘平 《科技潮》2002,(12):45-46
昌平区农业科技信息网是以农业信息资源为主体的农业信息专业网站,由昌平科委和北京农林科学院合作建设,推广国家863科技成果——农业科技信息咨询及专家系统,其主要内容是在全区布设50个农民基层站点,建成昌平区农业科技信息网,完善昌平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带动农民致富。建设农业值息网的初衷新的形势需要一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全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昌平区农业科技信息网就是这样一个新型服务体系的雏形,以“服务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为立足点,寻找一条富裕农民的新途径。以昌平区农业生产实际为基点,以最新的网络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为依托,解决农民所需的实用技术和农副产品的营销市场问题,而建立的一个全新模式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19.
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山西农民增收科普直通车工程近日正式启动,这是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实实在在为农民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帮助和促进农民依靠科技增加收入而组织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六个一”,即抽调100名农业科学专家,选择100项农民增收致富技术,依托100个农业研究会、农业技术协会,利用3年时间建立1000个农民增收科普示范基地,培训10万名农民,安排1万名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具体服务方式是从省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及各地市学会、协会抽调100名专家组成咨询团,分期深入基层,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同时,通…  相似文献   

20.
《定西科技》2006,(3):11-1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加之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已明显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科技人才与农村、农业和农民严重脱节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广大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不够,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持和服务,影响了农业生产综合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