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景观交错及不同景观交错类型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方法】以福建省建瓯市3座存在毛竹和树木景观交错区域的样山和1座毛竹纯林样山为研究对象,在毛竹与树木的交错地带,以及距离交错地带10 m处分别划定两条样带,每条样带设置3个样方,调查了样地内毛竹的胸径及林下土壤养分,运用Kruskal-Wallis统计检验每座样山不同样带间毛竹平均胸径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①在相同取样面积下,不同景观交错类型的毛竹林生物量均高于毛竹纯林的生物量,尤其在景观交错带内,比同海拔水平毛竹纯林类型的高11.09%~27.72%,且山体上位样带内毛竹林的生物量均比下位样带的高,这与毛竹纯林上下位样带内毛竹林的生物量对比相反; ②不同景观交错类型的样带间毛竹林生物量差异显著,毛竹纯林类型的样带间差异不显著; ③4座样山的样带间土壤养分差异不显著但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多数为山体上位样带的生物量低于下位样带,与景观交错类型的毛竹林生物量在样带间的分布趋势相反。【结论】植物的景观交错有助于增加毛竹林生物量; 不同景观交错类型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均显著; 不同景观交错类型中土壤养分含量对毛竹生物量没有显著性影响,毛竹林的生物量高于毛竹纯林,与其交错林分的林分类型、林分结构及人为经营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2.
运用定位研究法采集位于浙江富阳路西林区垦复与未垦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纯林枯落物样品(2002~2003年),对其枯落物的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论夏季或冬季,未垦复毛竹林枯落物烘干重量均显著高于垦复毛竹林,未垦复毛竹林冬季枯落物烘干重量是垦复毛竹林的1.65~5.74倍。不同毛竹林枯落物养分呈现相似的变化特征,即垦复毛竹林枯落物养分含量和贮量由高到低序列为:Ca、K、Mg、N、P,养分含量0.16~3.3 g/kg,养分贮量0.20~4.50 kg/hm2;未垦复毛竹林相应序列是Ca、K、N、Mg、P,养分含量0.20~5.10 g/kg,养分贮量0.70~29.10 kg/hm2。毛竹林垦复之后由于林地表层的枯落物数量大为减少,枯落物养分贮量也显著低于未垦复毛竹林,因而制约潜在肥力的稳定提高,进行土壤管理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闽西北不同类型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环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福建省天宝岩自然保护区集约经营的毛竹纯林(Ⅰ)、竹阔混交林(Ⅱ)和竹针混交林(Ⅲ)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集约经营状态下,毛竹纯林化经营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Ⅱ、Ⅲ、Ⅰ,毛竹纯林的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均最高。不同类型林分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优劣次序不一致。毛竹纯林中的有机质、全氮、全钾、Ca2+、Mg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在3种林分中最高,竹阔混交林的土壤pH、全磷、有效磷含量和脲酶活性最高,竹针混交林土壤水解氮、速效钾含量和蔗糖酶活性最高。对3种林分土壤性质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集约经营毛竹纯林的土壤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毛竹纯林(0.548 7)、竹阔混交林(0.437 6)、竹针混交林(0.411 2),集约经营的毛竹纯林土壤综合性质最好。因此,对集约经营的毛竹混交林分中的混交树种进行管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本研究以广西桂林漓江上游毛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毛竹废弃物高温热解制备的生物炭为供试材料,通过一年野外施用试验,探究不同生物炭施用量下(0(CK)、10 t·hm-2(BC1)、20 t·hm-2(BC2)、40 t·hm-2(BC4))毛竹林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特征,分析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高添加量生物炭(BC4)后土壤pH值、速效磷、速效钾、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微生物量氮等含量显著提高,但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生物炭对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均在生物炭施用量为40 t·hm-2时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pH、NH+4-N、EOC、PO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路径分析模型表明在生物炭添加下,土壤性质和可利用性养分直接影响活性碳组分,进而影响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综上所述,毛竹林中施用生物炭是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土壤碳固存及合理利用竹林废弃物的有效手段,其中生物炭添加量为40 t·hm-2的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毛竹林渗滤水养分的淋溶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夏季采集的毛竹林下土壤渗滤水样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毛竹林养分淋溶特征。结果表明:渗滤水阳离子浓度分布模式因深度和林分而异,未垦复毛竹纯林与毛竹木荷混交林渗滤水离子浓度分布模式相似而与垦复毛竹纯林不同。未垦复毛竹纯林中,40 cm处土壤K 和Na 浓度较20 cm处的大,而垦复毛竹纯林中状况相反;垦复毛竹纯林Ca2 和Mg2 淋失显著增强。毛竹木荷混交林土壤40 cm深度处各阳离子浓度较20 cm处高。毛竹纯林土壤20 cm处NH4 -N浓度较40 cm处高,而毛竹木荷混交林与之相反。阳离子总淋失强度均以垦复毛竹纯林最大,未垦复毛竹纯林小于常绿阔叶林,毛竹木荷混交林最小。渗滤水养分在20~40 cm土层内留存量以毛竹木荷混交林最高,常绿阔叶林次之,毛竹纯林呈现养分输出大于输入。因此,毛竹木荷混交林养分淋失量低于未垦复毛竹纯林,垦复毛竹纯林养分淋失量最多。  相似文献   

6.
雪灾对毛竹林土壤呼吸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是对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一次极大的自然干扰。为研究雪灾对土壤主要生态因子和土壤生态学过程的影响,笔者对福建武夷山受雪灾干扰的毛竹林生态系统受灾程度进行了调查。依据毛竹林分的受灾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3种类型。结果显示:雪灾后,重度、中度与轻度受灾毛竹林的受损率分别为43.7 %、21.8 %和10.3 %;因雪灾输入林地地表的生物量分别为2.21、1.04和0.60 kg/m2;受灾程度不同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因子影响有显著的差异。林分郁闭度分别与土壤含水率、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微生物生物量碳、受损率、雪灾后输入地表生物量等呈显著负相关;雪灾后输入地表生物量分别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温度、受损率、土壤呼吸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程度受灾林分间的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显著差异性,林冠的打开和大量凋落物、粗木质残体碎屑的输入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土壤呼吸、微生物生物量碳等生态因子的变化,这些变化将改变竹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学与生态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8个威宁短柱油茶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果实产量和种仁含油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林地土壤肥力对油茶产量和种仁含油率的影响,为威宁短柱油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标准”,威宁短柱油茶林地土壤有机质和氮平均含量极高,全磷、全钾、速效钾平均含量中等,碱解氮平均含量低,而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极低。8个样地中土壤肥力Ⅱ(良)样地1个,土壤肥力Ⅲ(一般)样地1个,土壤肥力Ⅳ(差)样地2个,土壤肥力V(极差)样地4个。土壤肥力指标与油茶产量灰关联度为0.592~0.801,与种仁含油率灰关联度为0.505~0.722;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对油茶产量影响较大,速效钾对种仁含油率影响较大。可见,威宁短柱油茶林地土壤肥力普遍较低,土壤肥力严重影响了油茶产量,但对种仁含油率影响较小,应根据油茶林地本底营养和需肥特性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才有助于油茶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北亚热带毛竹林林冠截留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江三角洲森林生态定位站的北亚热带毛竹林林冠截留作用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毛竹林的林冠全年截留总量为171.7 mm,场均截留率为29.4%,有着较好的生态水文作用。不同雨量级、雨强级下,毛竹林林冠截留效果差异显著,在小雨量级、雨强级下,毛竹林林冠截留效果较好。毛竹林林冠截留量(率)与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叶面积指数、枝叶雨前干燥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降雨历时对林冠截留量起重要作用,降雨强度对林冠截留率起重要作用。在已有的林冠截留模型基础上,引入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加以改进,改进后的模型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重庆茅庵林场针阔混交林内未火烧样地、低强度火干扰样地以及高强度火干扰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了不同强度火干扰对重庆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利用各个理化指标计算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定量化评价不同强度火烧样地土壤肥力的差异状况.结果表明,火干扰1年后,茅庵林场针阔混交林内表层土壤的体积质量升高,有机质、总氮及有效氮含量降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科学管理城市行道树健康和促进行道树精确施肥,提升城市不同区域的行道树土壤质量,保证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方法】以上海市16个行政区136条道路的行道树土壤为对象,测定土壤容重、pH以及主要养分含量等指标,结合单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法和GIS空间分布研究等方法对行道树土壤肥力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上海市行道树土壤多为粉砂壤土,土壤平均容重大且pH普遍较高。除速效钾外,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等主要养分含量偏低且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行道树土壤有效钙含量普遍远高于上海市绿化种植标准最高水平。研究区行道树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较低,空间分布整体表现出中间低、周边高的趋势。土壤肥力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硫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和有效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上海市行道树土壤综合肥力普遍较低,各区域土壤肥力差异显著且关联不明显,土壤肥力分布的随机性较强。行道树土壤管理和改良需要结合空间分布特征,因地制宜地采取降低土壤pH、增加有机质等措施提高城市行道树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
克隆植物构型不仅受植物本身生物学的限制,对不同环境条件或干扰作用也会产生形态可塑性反应。笔者调查了不同营林模式下毛竹根茎克隆构型(分枝强度、分枝角度、根茎长度、节间长、根茎直径和节数等)的可塑性响应,同时对地下根茎和地上分株生物量的分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营林模式下,根茎的分枝强度与裂断数量均表现为笋用毛竹林>笋材两用林>材用林,根茎裂断显著增加了毛竹地下根茎分枝强度(P<0.05);根茎分枝角度在不同营林模式下存在频率分布上的差异,毛竹通过改变分枝角度对土壤的异质状况产生可塑性适应。连续施肥12~14 a的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的根茎总长度较施肥1 a材用林的分别增长了11.09%和15.78%;根茎节间长和直径的表现与不同营林模式下的养分状况、土壤异质性或根茎裂断情况不一致,而与地上分株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养分较贫瘠(施肥1 a)的材用毛竹林相对有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下根茎,而连续施肥显著增加了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地上竹笋(新分株)生物量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改良盐碱土壤的肥力状况,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堆肥还田以及不同投加量对盐碱土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和小麦植株的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堆肥还田,盐碱土壤的p H降低了0.30~0.85个单位,秸秆直接还田,盐碱土壤的p H降低了0.05~0.49个单位,秸秆堆肥还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比秸秆直接还田改良效果显著,且秸秆堆肥以1:12(质量比)覆土,更利于小麦生长和盐碱土的改良.  相似文献   

13.
毛竹种下等级的RAPD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毛竹(Ph.edulis)种下的7个变型或栽培型及其同属的2个近缘种进行遗传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RAPD技术能将7个毛竹的变型或栽培型同属的两个近缘种明区别开来,在毛竹(Ph.edulis)种下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其中圣音竹(Ph.edulis f.ubaefromis.)与其他毛竹的亲缘关系较远;(2)RAPD分子标记可以成为研究竹子种内遗传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井冈山不同经营类型毛竹种群胸径概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纯林毛竹径级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密度函数曲线呈对称钟形,略有左偏;混交毛竹径级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曲线呈对称钟形,略向右偏;且混交林平均胸径大于纯林平均胸径。这对研究毛竹林分结构规律以及对毛竹林进行科学经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3种入侵菊科植物对入侵域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研究了黄顶菊、三叶鬼针草、豚草3种菊科植物与本地不同植物(狗尾草、藜、草木樨)竞争,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显示:1)3种入侵植物对可利用氮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本地植物,且三叶鬼针草、豚草单种对氮素的利用能力要强于黄顶菊;3种入侵植物所需速效钾的含量较低;2)入侵植物对土壤生态的影响还与入侵域本地植物种类密切相关:3种入侵植物与狗尾草竞争过程中脲酶活性显著升高,入侵植物利用铵态氮的能力要强于硝态氮,3种入侵植物与藜竞争,入侵植物利用硝态氮的能力要强于铵态氮,有机碳含量呈上升趋势.3种入侵植物与草木樨竞争,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黄顶菊、三叶鬼针草、豚草入侵可以改变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创造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土壤环境,并借此增强其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毛竹枯梢病的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毛竹枯梢病的发生要展规律和发病竹林的立地条件,采取以养活侵染来源的基础,结合锄草松土,根据施氮磷复合肥等营林防治措施,以及采取挖除大年竹春冬笋破坏其侵染循环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山地不同人工林土壤特性差异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贵州喀斯特山地不同人工林土壤特性的差异及影响因子,选择12个能反映土壤肥力质量的定量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滇柏、桤木、杜仲、刺槐和冰脆李共5种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种人工林土壤理化及酶活性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也存在明显差异;(2)采用PCA综合评判法可知,提取的3个主成分能反映土壤全部指标信息的93.44%;(3)不同林分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桤木林、刺槐林、杜仲林、冰脆李林、滇柏林。  相似文献   

18.
毛竹枯梢病病原菌竹喙球菌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称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潜在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危害性、定殖与扩散的可能性、风险管理难度以及毛竹的经济、生态、社会重要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毛竹枯梢病病原菌竹喙球菌的风险性作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竹喙球菌是接近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对我国竹林资源与竹业发展具有潜在的严重.威胁,应加强风险性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