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等名论断。  相似文献   

2.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十年之后,小平同志进一步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科技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1988年9月5日、9月12日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及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两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的发展.马克思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科学科技水平落后的情况下,由于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受到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预见到科学技术成为重要的生产力构成因素,只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生产力下发达的条件下,科学技术对生产…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实事求是”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了生产力的理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开放与独立自主”补充了世界历史 的整体性和多元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发表十周年。这一英明论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十多年来,他始终指导着我国科技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举世共认的真理,依靠科学技术是...  相似文献   

6.
张晋 《太原科技》2004,(4):18-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伟大思想理论的结晶。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室主任张晋同志结合自身体会,从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性、实践性,以及对我们现实工作的指导性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其学习体会获得省城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优秀论文三等奖。当前重温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对我们主动地、自动地贯彻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年初视察我国南方时,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推动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所提出的著名论断。在新的改革大潮下,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从更高层次上思考和认识改革的历史地位、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的步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就应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首先,要进一步启动、加速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促进生产力内部矛盾向有利于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方向转化。其次,调节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和条件。由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反作用,因此要巩固、发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克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其中,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发表十周年。十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目标指引下,全面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全省形成了一个实施科教兴晋战略的热潮,为促进我省经济...  相似文献   

11.
刘勇 《汕头科技》2004,(4):17-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9月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时提出来的。当前,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十周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平同志生产力理论的核心。当前,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疑会作为理论基础,指导我们把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同志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纲领.从其内涵和实质来说,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生产力标准是一脉相承的,把生产力标准从实践抽象到理论的高度,是党建工作与生产力标准的高度统一.生产力标准的系统性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生产力标准的多样性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生产力标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要求党员干部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4.
2月1日,《科技日报》在北京举行纪念“科学的春天”30周年座谈会,原国家科委副主任吴明瑜、原中国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平、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中国科协原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高潮等大会亲历者参加了座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于景元指出,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实际上是解放了科技生产力,为改革奠定了基础;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使中国进入了发展生产力的阶段:现在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型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5.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管理是企业当前的薄弱环节。必须把企业改革与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改革是动力,管理是基础。管理和科学技术一样也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则可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管理是企业当前的薄弱环节。必须把改革与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改革是动力,管理是基础。管理和科学技术一样出也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则可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将取代传统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然而面临着科技体制的改革也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完善,科技体制要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速度与低下劳动生产率的矛盾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吸取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精华,将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起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需要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深化我国人事制度改...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认识的科学浓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论断对推动我国科技、乃至整个改革开放事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08,(23):18-19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同志在讲话中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