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别采用酸性铬蓝K(ACBK)双波长法和三溴偶氮胂(TB-ASA)法测定原油中的钙含量。结果表明:镁离子的干扰影响了用TB-ASA法测定钙含量的精度,而ACBK法采用双波长原理消除了镁离子的干扰,其最佳条件为:组合波长528、541 nm,缓冲溶液的pH为10.5,显色时间30 min,显色剂为3 mLw=0.000 5的ACBK溶液。在此条件下,钙离子的标准曲线为c=446.07ΔA+0.123 9,R2=0.999。ACBK双波长测试方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比较,其测定结果与ICP-AES的结果一致,ACBK双波长法具有操作简单及准确度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pH=2.68的缓冲溶液中,茜素红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二者主要靠静电作用力结合,且它们的结合符合Pesavento提出的相分配模型.根据相分配模型,推导了有机小分子在蛋白质微相和水相中的分配比D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吸光度A、分配比D、表观结合常数K和热力学参数ΔG、ΔH、ΔS讨论了系列浓度下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该体系的影响,认为SDS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影响茜素红与BS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振Rayleigh散射并结合平衡透析法研究了I-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serumalbumin,简称HSA)或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简称BSA)结合平衡.观测到I-对HSA和BSA的共振Rayleigh散射、倍频散射有增强效应,却导致荧光猝灭.平衡透析结果表明I-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平衡不符合Scatchard模型,却能较好地符合相平衡分配规律,表观相分配常数受pH影响,其数量级为104.Cl-和其他阴离子很可能是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影响I-的结合.根据不同的pH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推测I-是与白蛋白上质子化的碱性氨基酸残基结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 U(Ⅵ)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与 HCI—乙醇、HCl—丙酮混合质介之间的分配进行了研究,测定了 U(Ⅳ)的分配比及 HCl 的非交换吸入;测定了达到交换平衡后树脂相及溶液相的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分配比随着溶液中有机溶剂的含量及 HCl 的浓度增加而增加,随着 U(Ⅳ)的浓度增加而减小:HCl 的非交换吸入随着溶液中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溶液中有机溶剂的含量及 U(Ⅳ)的浓度增加而减少;证明,在此混合介质中.U(Ⅳ)在溶液相和树脂相中的化学状态,与其在纯的 HCl 水溶液介质条件下的相同.  相似文献   

5.
碱性介质中茜素黄R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条件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茜素黄R(Alizarin Yellow 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研究表明,AYR—BSA二元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86 nm,比AYR紫移约108 nm;建立了碱性条件下以AYR测定蛋白质的光谱分析法,对样品分析表明,回收率为96.4%~106.6%,相对标准偏差为0.28%~1.13%;采用双波长法、平衡透析法和单波长法对AYR与BSA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386 nm处,AYR—BSA配合物的结合比为nAYR:nBSA=5 1,摩尔吸光系数ε=9.12×103L.mol-1.cm-1,相互作用的条件平衡常数K=8.13×105。  相似文献   

6.
以三苯甲烷类阳离子染料碱性品红(RL)为荧光探针建立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方法.在近中性范围内,碱性品红与蛋白质有较强的结合,该产物的荧光强度与蛋白质的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响应范围为0~5.0μg/mL,最低检出限可达19.6μg/L,用于实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研究了R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模型,发现结合反应符合Pesavento提出的相分配模型,求得不同温度下RL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依据热力学常数确定了RL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测定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AS的常规分析方法是亚甲蓝萃取光度法,该法灵敏度低,且需使用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反复萃取,操作麻烦.近年来,人们开展了许多AS的水相光度法研究工作[1,2],这些方法大多基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酸性染料结合,然后利用AS将其中的酸性染料置换而进行.实际上,由于碱性染料具有R+结构,在适当条件下,碱性染料可直接与AS缔合生成有色缔合物,可建立相应的离子缔合分光光度法[3.4].我们对碱性染料中的丁基罗丹明B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与AS直接缔合显色的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利用丁基罗丹明B与AS缔合显色的光度测定法.本方法应用于合成水样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一定条件下,二温80的磷酸盐水溶液可分成聚合物固相和盐水相。酶、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实验结果表明,吐温80浓度和溶液pH的变化,以及提高盐浓度均会改变生物酶及蛋白质在两相中的分配。选择合适的条件,酶和蛋白质可获得分离,酶活力也得到纯化。研究了吐温80浓度、盐浓度和溶液pH对啤酒酵母粗提液中葡糖-6-磷酸脱氢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吐温80浓度15%,总盐浓度3.0g(K2  相似文献   

9.
将剩余活性污泥消化产物用作污水脱氮除磷的碳源,可以在污泥减量化的同时,解决碳源不足的问题,将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并举.本研究考察了微氧曝气条件下p H值对污泥水解酸化溶出物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污泥微氧水解酸化溶出物中VFAs(Volatile fatty acids)、可溶性COD、蛋白质和多糖浓度均高于酸性条件,最佳p H值为10.0,TVFA(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浓度最高达到4 156.4mg COD/L,乙酸是主要产物,占TVFA的52%,蛋白质浓度是多糖浓度的3~4倍;碱性及微曝气条件下,氨氮的溶出浓度远小于酸性条件.研究结果证实了污泥微氧消化开发内碳源的可行性,原污泥和p H值4.0的酸性条件下,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优势菌种,分别占59.9%和38.6%;p H10.0的碱性条件下,厚壁菌门(Firmicutes)转变为为优势菌种,占70.9%,其中隶属于Firmicutes的梭菌纲(Clostridia)所占比例最大,约为63.4%.不同酸碱条件下,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优势菌种的改变导致不同的污泥消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pH 2.21~4.35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脱氧核糖核酸(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引起较DNA或蛋白质单独存在时的共振光散射(RLS)信号的强烈增强.用于分析蛋白质与DNA结合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DNA与蛋白质之间存在较强的静电相互作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波长315...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物理教学应充分重视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用实例剖析了如何将物理教学与物理科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结合船体的一些基本计算,较详细的介绍了数值积分的梯形法、辛浦生法(其中包括辛浦生第一法和辛浦生第二法)、乞贝雪夫法等数值积分法的推导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用WYD方法获取子结构的保留主模态,推导了3个子结构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计算了某车辆模型的固有频率,并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WYD方法的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不仅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率,且计算算精度也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多变量线性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描述,并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计算基础、计算方式、计算过程的不同,可将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为成因法、统计法、类比法3大类,并且这3类评价方法可进一步细分。通过对不同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实质与关键问题分析,认为成因法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法",不同成因法的计算侧重点有所不同,计算过程可看做"递减"模式;统计法通过分析各种统计数据来计算油气资源量,实质上是一种"数据法",计算过程可看做"递增"模式;类比法通过与刻度区的相似性来确定预测区中油气资源的富集程度,其计算结果往往会受一些敏感参数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主观认识法",计算过程可看做"中值"模式。对不同评价对象与不同勘探程度地区需要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以提高可靠程度。本文还讨论了一种新的资源量结果综合法,即结果区间法,可更直观地分析资源量计算结果的分布范围,提高最终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C方法非正交曲线坐标变换的思路,对瑞利方法(RFM)的边界条件进行了简化,同时用本征模式场解的线性叠加表述电磁场,使RFM的理论更具简洁性、规范性和普适性.简化后的方法物理概念清晰,公式简洁,数值计算稳定收敛。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相对熵算法的一般性质,并给出了特征根法、梯度特征向量法、改进梯度特征向量法同相对熵算法等价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广义牛顿迭代程序,作为特例,它包含了通常的车贝谢夫程序、切双曲线程序和最速下降程序。  相似文献   

20.
应用Chebyshev Tau方法和Chebyshev Galerkin方法数值求解了二维Poisson方程边值问题,得到了该问题的高精度逼近解.同时分析了数值逼近误差,说明了谱方法的高精度性和快速收敛性,并验证了谱方法的逼近效果与未知函数的正则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