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包括水角属(Hydrocera Bl.)和凤仙花属(Impatiens L.)两个属,其中凤仙花属植物超过1 000种[1],亚洲东南部是凤仙花属植物5个多样性中心之一[2]。陈艺林在《中国植物志》中记载了国产凤仙花属植物220种[3];加上近些年来不断出现的新种报道,国产凤仙花种类已超过270种[1]。凤仙花属植物在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湖北省新分布的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8种,分别是:紫花凤仙花(Impatiens purpurea HandelMazzetti)、封怀凤仙花(Impatiens fenghwaiana Y.L.Chen)、块节凤仙花(Impatiens piufanensis J.D.Hooker)、包氏凤仙花(Impatiens bodinieri J.D.Hooker)、贵州凤仙花(Impatiens guizhouensis Y.L.Chen)、泰顺凤仙花(Impatiens taishunensis Y.L.Chen&Y.L.Xu)、太子凤仙花(Impatiens alpicola Y.L.Chen&Y.Q.Lu)和畸形凤仙花(Impatiens paradoxa C.S.Zhu&H.W.Yang).8种凤仙花属植物新分布的发现丰富了湖北省植物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罗勒属植物为1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可作药用或观赏。其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具有良好的抗癌、抗糖尿病、抗微生物、抗炎、抗抑郁和遗忘、抗胃肠疾病、镇痛等药理作用。本文对罗勒属主要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罗勒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红景天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红景天属植物的药用历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并对红景天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苦苣菜属(Sonchs)植物全世界约有50种,在民间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使用.本文对我国该属8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该属植物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荨麻科艾麻属植物在治疗风湿类疾病方面效果显著,近年来渐受关注。现代的药理研究显示该属植物具有治疗糖尿病、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及镇痛等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整理,对艾麻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特别是珠芽艾麻进一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悬钩子属植物有抗癌抗肿瘤、保护神经、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对悬钩子属中不同植物的药理作用进行概述,以期为其开发利用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委陵菜属(Potentilla)植物全世界约有500多种,我国有86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对近年来国内20种委陵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该属植物的深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萝肇科(Asclepiadanceae)牛奶菜属(Marsdenia)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总结出萝摩科牛奶菜属合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有孕甾烷类、糖类、三萜类、甾醇类等,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癌、抗生育等方面,为萝蘑科牛奶菜属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瘤胃体外培养物甲烷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体外瘤胃培养技术,研究凤仙花、青蒿等植物提取物的降甲烷效果.比较培养瓶中甲烷浓度,4种植物提取物与对照比较均可以显著降低甲烷生成,培养30 h时,青蒿、蒲公英、麻黄和凤仙花处理的甲烷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24.0%、30.9%、41.7%和46.21%.凤仙花效果最明显,与莫能菌素效果接近.比较凤仙花提取物不同添加量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武陵山地区南方山荷叶、多蕊蛇菰、七叶一枝花、川东獐牙菜、雪里见、大叶三七、湖北凤仙花、朱砂藤等几种民族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人工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石蒜科(Amaryllidaceae)植物的主要药用种属和其所含生物碱的多种药理作用.石蒜科植物含有多种独特的生物活性或药理活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最新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白血病、抗菌抗病毒以及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药理活性.通过对其生物碱药理作用的归纳,为石蒜科植物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洋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很多海洋植物所含成分都具有特异的化学结构及广泛的药理活性,临床开发应用前景广阔。海洋植物含有许多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类、萜类、生物碱、黄酮类、甾醇等成分。这些物质大多数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等功效。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对海洋植物类中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介绍海洋植物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开发中药新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珍珠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大戟科地构叶属药用植物珍珠透骨草化学成分和临床药理作用,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展望.方法: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综述.结果:该植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有机酸等、甾醇、嘧啶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抗炎镇痛作用、治疗瘢痕疙瘩、治疗足跟痛等临床药理作用.结论:药用植物珍珠透骨草作为传统的民间药,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对海南热带石灰岩特有植物海南大戟、海南凤仙花和海南十大功劳叶表皮进行微形态观察,比较这3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构并分析其对热带石灰岩生境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适应热带强光干旱的石灰岩生境中,均表现出细胞面积小、细胞结构紧密、气孔器集中于叶下表皮、气孔指数小等典型旱生结构.同时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适应性结构,海南凤仙花气孔具有独特的“T”型加厚现象; 海南十大功劳气孔体积最小,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均最低; 海南大戟叶的下表皮气孔周围环绕着乳突和间隙覆盖蜂窝状和鳞片状蜡质层.  相似文献   

16.
航天诱变凤仙花院3突变株后代小孢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凤仙花种子经神舟4号飞船搭载后发现的院,突变株,从SP1代到SP3代小孢子的染色体数目和小孢子的大小进行了追踪研究,发现该突变株SP1代小孢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大,从仅含1条染色体,到最多含28条染色体,小孢子之间的大小差异也大;SP2代小孢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缩小,仅在4—9条之间;小孢子大小之间的差距也变小.在秋播条件下SP3代的变化趋势与SP2代基本一致,并对院,突变株后代小孢子内染色体数目及小孢子大小的变化趋势,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凤仙花种子经"神舟"4号卫星搭载后,在SP1代中发现一个减数分裂异常和小孢子内染色体数目非减半突变株,本文对其后代的花色变化和染色体数目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粉红花和红花突变系小孢子染色体在7条左右,而蓝紫色突变系则平均在10以上,二者有较大差异。在花粉粒大小方面则有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凤仙花离体培养再生植株并试管内开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凤仙花无菌苗胚芽段作为外植体,经过不含任何激素的MS(0)培养基预培养、MS+6-BA3mg/L+NAA0.5mg/L培养基的诱导芽和根分化、MS+6-BA1mg/L+NAA0.1mg/L培养基的诱导开花,在60d左右实现了凤仙花离体培养再生植株并在试管内开花.凤仙花离体培养试管内开花不仅具有一定的商业开发价值,而且为深入研究外界条件对植物离体开花的调控提供了一个简便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19.
报导了产于江西省铜鼓县大沩山的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凤仙花属(Impatiens L.),该种及其生境,为江西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