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贝壳的秘密     
你去过海边看海吗?一望无际的大海曾经带给过你无穷的遐想吗?海边的一切都会诉说,如果你试着去倾听,你会了解很多大海的秘密。 漫步在海岸边,常常会看到许多被冲上岸来的空贝壳,各式各样,美丽动人。海滩边的小贩们出售着用贝壳做成的装饰物,项链,手链之类的,还有贝壳做的工艺品,鸟,孔雀之类……据说很久以前贝壳还可以做成工具,甚至当钱用,17世纪  相似文献   

2.
正其实,贝壳里的海洋之声与大海毫无关系。不光是贝壳,当您用手轻轻捂住耳朵或者用什么别的东西盖住耳朵,也能听到类似的声音。当把贝壳靠近耳朵,一小部分空气无法逃脱,被困贝壳内腔。而我们听见像水流动的声音,就是空气在贝壳内振动后被放大的声音。如果外来的声音频率和贝壳内腔的固有的频率相同,就会发生共振。由于这种共振声音恰巧和海  相似文献   

3.
大海的改变     
正在我读过的书中,大海是蔚蓝蔚蓝的,是宽广无边的。那时的我最大的愿望便是去看看蓝色的大海,在松软的沙滩捡拾贝壳或在清澈的浅水中嬉戏,想想都是件快乐的事!过了几年,我的愿望终于成真了。那是我6岁的时候,随父母乘船去浙江舟山,第一次乘船加上能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但当我踏上船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时,心里  相似文献   

4.
岛屿的故事     
正海与岛唇齿相依,不离不弃。大海托起岛屿,岛屿依偎在大海的怀抱。关于岛屿,它们与大海有着什么样的故事。重新发现岛屿1834年7月,达尔文随比格尔号船考察。考察过程中,各种现象不断刷新着达尔文对地球的认识。在圣地亚哥佛得角,达尔文发现,在一处火山岩峭壁高处,有一条夹有裸露珊瑚和贝壳碎片的白色沉积层,这个发现给达尔文对岛屿地质史的思考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在接下来的旅程中,达尔文不断有着更多的发  相似文献   

5.
在辽阔的海洋中,常常有不少神秘的"怪物"出现.最近,英国研究人员在近海海底发现了大片"燃烧的火焰".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些"火焰"是一种奇特的贝壳. 为何那些贝壳能像杂技演员那样口吐"火焰"?研究人员发现,那并非真正的火焰,而是这些贝壳伸出的红色触手,无论是颜色和形状看上去都像是燃烧的火焰.  相似文献   

6.
贝壳珍珠母是一种典型的无机/有机复合生物材料,通常位于软体动物盔甲的内层来抵御捕食者的捕食和外力的侵扰,体现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实现了强度和韧性的完美结合.它由95%(体积比)的文石碳酸钙和5%(体积比)的生物高聚物规则堆叠而成,呈现出独特的"砖泥"结构,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这种独特的结构有重要联系.因此,贝壳珍珠母常被用来作为仿生材料设计的模板,引起了化学家、材料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强烈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贝壳珍珠母的多尺度微观结构及其增强增韧机制;以仿生复合材料中无机物的种类作为分类依据,系统地总结了仿贝壳珍珠母层状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从仿贝壳珍珠母层状材料的性能出发,探讨了其在轻质高强、阻燃、气障、传感器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简要地总结了现阶段仿贝壳珍珠母层状复合材料的发展优势以及遇到的挑战,为新一代仿贝壳珍珠母材料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观海遐思     
(一) 大海是看不够的,大海的涛声更是百听不厌. 这回去海南,住的旅店面对宽阔无边的大海,从旅店大门横穿一条寂静的马路,穿过海边的渔人餐馆旁的小径,便是汹涌的浪涛拍打的沙滩了.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夏威夷、关岛、塞班岛、巴拿马、牙买加、巴西和智利,在寒冷的阿留申群岛,在炎热的非洲海岸,有一位年轻的贝类学家和他的助手,在地球的三大洋和一些海域穿梭往来.他有时沿着广阔的沙滩寻觅,有时在陡峭的岩岸小心翼翼地攀爬,有时坐着小艇前往珊瑚岛礁,目的都是一个,就是考察、采集各种各样的贝类.他不是专注于美丽贝壳的收藏家,而是通过不同海域的贝壳对比研究,探索贝类的形态与环境的关系,进而从空间与时间的演化,揭示软体动物的贝壳进化的历史.他就是海尔特.j.弗尔迈伊,一位卓越的海洋生态学家、进化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地质系教授.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的微体古生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家声 《科学通报》1984,29(11):682-682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多年来一直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发表的论文络绎不绝。这些论文绝大多数着眼于贝壳堤的形成时代以及分布状况、形态特征、层理结构等宏观的描述及研究,对贝壳堤进行微观分析、研究的文章却很少见,本文研究对象是贝壳堤的微体古生物。通过有孔虫、介形虫、孢粉、藻类的分析,从它们的组合特征,进一步探讨贝壳堤的形成环境和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潮汐是大海的呼吸、海流是大海的血脉、波浪是大海的喧闹,那么涡旋便是大海的舞蹈——狂热旋转大步滑移的探戈!换言之,大海的涡旋正如带着原始野味的探戈,是一股圆柱状水团,恐怖、疯狂地旋转,能量巨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自古以来,卷入旖:涡就被视为灭顶之灾,恐怖之极。  相似文献   

11.
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择优取向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骜  吴文健  王建方 《科学通报》2007,52(17):2089-209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证实了珍珠层由文石晶体与有机基质交错排列而成, 呈现出规整有序的“砖墙”式结构. 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对鲍鱼(Haliotis diverscolor supertexta)贝壳珍珠层中的文石晶体择优取向进行了基于贝龄的动态分析. 发现在幼年贝珍珠层的文石晶体中存在(113), (002)和(012)三种明显取向, 但随着贝壳的生长, (012)和(113)取向逐渐变弱, 在成年贝珍珠层中只有(002)取向, 即文石晶体的结晶学c轴与珍珠层层面垂直, 表明贝壳珍珠层在微米/纳米多尺度范围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西部位于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候极为干旱,以荒漠为主,但在3 400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汪洋大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乌恰县的著名景观“贝壳山”,则是塔里木盆地西部沧海桑田的见证者。文章通过贝壳山的地层及所含化石的详细观察和考证,尝试重现塔里木盆地西部如何从“沧海”变为“桑田”的过程。贝壳山的组成为始新世中期(距今~4 600万年)的浅海相牡蛎化石,表明在始新世中期,塔里木盆地西部还是一片属于新特提斯洋东北缘的海湾,气候温暖,水体清澈,发育了丰富的以牡蛎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堆积了一套厚厚的贝壳层,即卡拉塔尔组。至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海水逐步退出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之后随着天山和昆仑山的不断隆升,原来埋藏在地下的贝壳层逐渐出露,形成如今的贝壳山。  相似文献   

13.
大家可能都吃过蛤蜊吧?可是注意到没有这些蛤蜊的贝壳在烧、煮之前一般都是“紧咬牙关”,而加热后却“笑口大开”,这是为什么?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些实验来观察一下。可去市场买一袋蛤蜊作实验材料。 首先,要认真观察 ·贝肉和贝壳是在哪一部分连在一起的? 用刀把蛤蜊纵向切成两半。可以看到贝肉是由贝柱和外套膜附近的部分与贝壳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在黑暗的大海深处,并非一些人所想象的,是海洋中的荒漠,也非一些人所想象的,是大型怪物的藏匿之地,那里生活着不少鲜为人知的小型海洋生物,它们大多具有艳丽的外表和高雅的姿态,堪称大海深处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15.
Nicol  S 周培文 《世界科学》1991,13(11):16-17,64
甲壳纲动物渔业产生了大量的废弃贝壳,这些贝壳是由称为几丁质的一种坚固的天然高分子构成的.现在,化学家们正设想把这种废物用于人们意想不到的用途. 有几种化学品可净化水,使你能安全地用水洗涤.但只有一种化学品也能帮助你清洁头发和牙齿,保鲜三明治,增加纸的强度和敷裹伤口,却不污染环境.这种化学品就是几丁质,即大家最熟悉的构成甲壳纲动物坚硬外壳的物质.由此似乎不像是真正基于天然物质的来源,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正在成长起来,一些研究者认为它最终将象塑料那样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6.
海之忧思     
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人,是很难想象大海壮阔的气势的。很久以前,大海对我来说也是非常抽象的。说起来请别见笑,当年我在草原考察,有一天和牧民们一起看电影,当银幕上出现波涛汹涌的大海时,那些在星空之下露天里看电影的观众,包括我在内,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惊呼,因为我们那里非常干旱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西岸的贝壳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希涛 《科学通报》1980,25(6):279-279
贝壳堤是渤海湾西岸最引人注目的海岸地貌现象之一。历史、考古、地理与地质工作者对其进行过较为详细的研究。本文着重介绍对本区贝壳堤的分布与特征、形成年代和成因,以及对海岸线变迁和海面变化的反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山期最大海泛事件及洲际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葛铭 《科学通报》1995,40(9):818-818
海泛事件与凝缩层段是当代层序地层学和旋回层序地层学研究热点之一.凝缩层段(Condensed sedion,CS)是厚度很薄的一个海相地层单位,由沉积速率极缓慢的深海相和半深海相沉积物构成,在区域分布上,它们在最大海泛期延伸最为广泛.它是鉴别最大海泛事件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作者在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地层中发现了陆表海盆地中海绿石质凝缩层  相似文献   

19.
扬子鳄盛衰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榕生 《自然杂志》2000,22(1):55-58
中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扬子鳄的分布范围由历史上的18°~44°N、87°~122°E缩小到今天的30.5°~31.5°N、117.5°~120°E,这种盛衰状况受扬子鳄自身特性与气候、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内外因素制约,它们相互印证这一变迁过程.只有注意保护扬子鳄的生态环境,统筹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才是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变化发展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最直接体现,称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发生着明显的或者不太明显的变化.本文从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个方面谈了称谓语的种种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