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龙江流域的古喀斯特地貌及形成时代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凯 《科学通报》1992,37(15):1405-1405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的白龙江流域,介于32°30′—34°30′N、102°—104°E之间。1989—1990年作者首次发现海拔2000m以上的山地存在有形态清晰可辨的古喀斯特地貌。本文旨就其类型及形成时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伴月 《科学通报》1990,35(8):607-607
乌尔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首府巴彦浩特镇北西约50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6′—105°30′,北纬39°10′—39°14′。乌尔图及其附近出露有大面积的红层。因为在邻近的乌兰塔塔尔地区和豪斯布尔都盆地的查干布拉格地区都曾发现过渐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宁夏区测三分队(1979)、敬万林等、黄学诗和杜文臣等都认为乌尔图地区红层的时代也为  相似文献   

3.
李柏青 《科学通报》1990,35(23):1802-1802
关于三元体系La(No_3)_3-CH_3CONH_2-H_2O溶度的研究,文献中至今未见报道。为了解其物理化学行为,为稀土的生产和科研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填补基础理论数据,本文测定了该体系在0°、30℃时的溶度和30℃时饱和溶液的折光率,并绘制了溶度图和折光率曲线图。体系在0°、30℃时溶度图上均有七个相区和两个共饱和点。  相似文献   

4.
朱镛 《科学通报》1992,37(21):1938-1938
为了提高光折变性能,研究和使用了45°切割的BaTiO_3晶体。理论上,当光栅的波矢K_g和晶体的C轴成45°角时,BaTiO_3晶体的两波混频增益具有极大值。然而,对厚样品而言,由于扇形散射的缘故,其有效增益通常是被降低了。在稳态情况下,45°切割样品的有效两波混频增益往往低于具有相同尺寸的0°切割的样品。利用其扇形散射的特性,45°  相似文献   

5.
平流层中部甲烷的赤道反对称输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彬  施春华  陈月娟 《科学通报》2006,51(4):455-458
利用卤素掩星试验(HALOE)的资料研究平流层中部甲烷混合比的准两年变率. EOF分析结果表明, 准两年周期是平流层中部甲烷混合比年际变化的主要周期, 而其中关于赤道的反对称性又是平流层中部甲烷准两年变化最主要的分量, 解释了年际时间尺度变化59.3%的方差, 而对称性只解释了约30%的方差. 这种反对称在10°~20°的纬度比10°之内更显著. 对平流层中部垂直运动的异常分析表明, 年循环的异常是造成这种赤道反对称输送的主要因素; 而在南北纬10°之间, 纬向风的准两年变化依然是最重要的动力输送因子.  相似文献   

6.
怀志萍 《科学通报》1988,33(12):959-959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隶属薯蓣科薯蓣属根状茎组,分布在东径98°53′—112°50′,北纬23°42′—34°10′的范围内,为中国特有。盾叶薯蓣为现阶段工业生产薯蓣皂素的最好原料,根茎皂甙元含量最高达16.15%,居全属之冠。然而近年来过  相似文献   

7.
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及其黄土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隆瑞 《科学通报》1988,33(9):690-690
中国黄土高原分布于北纬34°—38°与东经102°—112°之间,地质构造上属于鄂尔多斯台拗的南部。 早在元古代-太古代时,鄂尔多斯台拗的基底已经固结,成为长期隆起的古陆。古生代时,该区经历了多次下沉和抬升。中生代时,受印支运动影响,形成大型内陆盆地。早白垩世晚  相似文献   

8.
梅世蓉 《科学通报》1964,9(4):350-350
Pt、St就是指正常P、S波之后若干秒内出现的两种震相。其形状为波列,周期常为8—10秒,通常比P、S强。在震中距离6°—30°间为地震图上引人注目的震相。该震相在文献中虽然曾被片断地提到过,但是尚未见到过系统的研究,至今人们还不知道它们的性质是什么。本文是对该震相性质进行解释的初步尝试。考察的重点是它们的运动学特征。依据80多个地震的资料,其震中均分布在中国的台湾,日本的琉球、本州这个地震带上。  相似文献   

9.
东海沉积物的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丽蓉 《科学通报》1979,24(15):709-709
六十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东海进行了海洋地质方面的研究,其中有些对矿物特征作了一般性的阐述。本文对东海230个表层样品的矿物组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范围为:东经121°—129°,北纬26°30′—32°00′。每个样品选用0.25—0.1毫米和0.1—0.05毫米  相似文献   

10.
汤懋苍 《科学通报》1957,2(11):342-342
作者把在500毫巴图上约在100°E以东180°E以西地区适合于下列条件的称为东亚的阻塞形势,这些条件是:(1)西风带分为两支,分支点与汇合点间相距最少为30°经度;(2)向东运行的速度平均每天小于5个经度;(3)维持时间在5天以以上。我们统计了1951—1956年6年中各月的阻塞形势出现的次数、维持天数(见表1)和每一次的持久  相似文献   

11.
东海高镁方解石结核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而勤 《科学通报》1986,31(9):689-689
1983年作者在东海陆坡(29°08′N,127°30′E,水深240m)采到了碳酸盐结核多枚,它们的形态、矿物成分及结构与东海近岸海域产出的钙质结核明显不同。后者系陆相成因,而前者属海相自生成因。在我国沿岸海区以前未曾发现过这种海相自生碳酸盐结核。研究它,对阐明碳酸盐的胶结作用、成岩过程中的迁移、变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黎黄 《科学通报》1954,(3):86-86
雲南省地勢北高南低,加以境內山地與山間盆地錯雜,高山與深谷相間,氣候情况是比較複雜的,本文所及均爲1500公尺以下的地區,約當北緯22—24°間,就中一部分爲雲南高原南部的山間盆地,即蒙自專區,一部分是滇西縱谷中的壩子,即普洱專區。蒙自區河口、猛拉等地,在北緯23.5°以南與東經103—104°之間,一般高度約拔海130—930米,所用記錄爲猛拉區普洱寨;普洱區車里等地,約在北緯22.5°以南的瀾滄江河谷地區,一般高度約拔海510—620米,氣候狀况與河口、猛拉等地相似。普洱區(車里)爲熱帶植物與  相似文献   

13.
白垩纪同褶皱重磁化组分揭示中扬子褶皱带构造旋转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辉  谈晓冬  韩玉林 《科学通报》2007,52(17):2049-2056
为研究中扬子褶皱带的变形过程, 对重庆万州地区中三叠世灰岩和中晚侏罗世砂岩进行了古地磁研究. 系统热退磁表明, 侏罗纪样品受现代地磁场重磁化严重, 三叠纪样品分离出3个重磁化组分: 低温(0~200℃)、中温(200~360℃)和高温(400~460℃)组分. 低温组分分布于现代地磁场方向附近, 可能为黏滞剩磁. 逐步展平褶皱检验显示: 中温组分在褶皱展平至 33%±8%时获得, 相应古地磁方向为 Dec = 11.2°, Inc = 45.2° (α95 = 4.5°, N = 34), 对应古地磁极位置79.3°N, 219.5°E (dp = 3.6°, dm = 5.7°); 高温组分在褶皱展平至50%±27%时获得, 在95%置信范围内取褶皱展平至 70%, 相应古地磁方向为Dec = 24.2°, Inc = 49.0° (α95 = 3.6°, N = 23), 对应古地磁极位置为69.2°N, 195.5°E (dp = 3.1°, dm =4.8°). 与白垩纪参考古地磁方向或极位置比较, 上述重磁化组分揭示该地区在褶皱变形的中期经历了12.8°±3.5°的顺时针旋转, 而变形后期以来没有发生旋转. 结合前人数据, 认为中扬子褶皱带万州-香溪段部分弯曲是由弯山构造引起的; 湖北蒲圻地区在褶皱变形末期以来经历了27.5°±5.8°的顺时针旋转, 因此至少50%的构造旋转是由于弯山构造导致的. 中扬子褶皱带发生于侏罗纪末期和早白垩纪的褶皱造山事件也揭示了华南-华北地块碰撞可能一直持续到早白垩纪早期.  相似文献   

14.
西藏东部地质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李璞 《科学通报》1955,(7):62-62
本文是根据前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西藏工作队地质组的初步总结报告写出。西藏工作队(1951年9月至1953年8月)的调查范围如下:东起金沙江,西至定日及班戈错,南至波密河谷及雅鲁藏布江南岸,北至丁青及聶隆宗;大致包括:东经89°10′—90°10′至98°30′、北纬27°40′至32°之间。由於地区太大,工作只限於粗略的路線观察。本文只想把这一地区所见到的地质现象作一概略的叙述,并希望大家提出指正和批评。  相似文献   

15.
翻开世界地图册,你会看到意大利的国土是南北走向的一个“长靴”形。它的国土总面积为3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约90%是山地和山前丘陵。国土中央是全长为1350千米的亚平宁山脉。首都罗马位于意大利的中部,全城被从北向西南呈大S字形绵延的台伯河一分为二。 意大利的南北纬度相差11°,所以地区的温差很大。夏天多是晴天,7~8月时,气温往往超过30℃,但由于气候干燥,并不使人感觉难受。秋天至冬天时,进入雨季,多是雨天。  相似文献   

16.
王润鹿 《科学通报》1989,34(24):1877-1877
我国建立的北京上甸子(40°39′N)和浙江临安(30°18′N)两个大气本底污染区域监测站,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网的组成部分。目前开展的监测项目有:大气浑浊度、大气悬浮微粒、降水化学。本文将上述三个项目现有资料作初步分析,以供了解区域范围有关污染物质的现有本底水准和动态。  相似文献   

17.
南海东北部障碍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东北部(16°~25°N, 112°~124°E)存在显著的障碍层分布. 障碍层发生概率秋季最大(45.7%), 夏季次之(31.1%), 春季最小(23.3%). 吕宋海峡及其以西的南海东北部中心海域(18°~22°N, 112°~120°E)障碍层年发生几率约为40.0%, 中国台湾海峡南端、台湾岛南端东西两侧、台湾岛以东(22°~24°N, 122°~124°E)和吕宋岛东北海域(18°~20°N, 122°~124°E)障碍层年发生几率分别为19.0%, 61.1%, 33.3%和80.0%; 其他海域障碍层年发生几率偏小. 层结机制和降水机制分别是南海东北部春季(特别是冬末春初)和夏、秋季障碍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TRMM卫星观测为后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SAR差分干涉测量的张北-尚义地震震源参数反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红  王超  单新建  马瑾  汤益先  郭子祺 《科学通报》2001,46(21):1837-1840
基于欧洲遥感卫星(ERS)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获取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地震形变图,通过弹性半空间位移模型模拟形变场,由最佳参数解得到张北-尚义地震的震源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张北-尚义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走向95°,倾向西南,倾角30°的具右族性质逆断层,断层面长12 km,宽14 km,震源(断层面中心)深度7.5km,震中位置为北纬40°58',东经114°21'.断层滑动角105.95°,滑动方向为北西I3.26°,位移量为0.728m,地震矩M0为2.69×1018N·m.根据震源参数和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断裂活动可能与张家口-蓬莱断裂北西端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西赤道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良彪 《科学通报》1986,31(6):449-449
近二十年来,不少作者对大洋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大洋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研究得更为详细,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所谓大洋粘土矿物分布是按纬度分带的观点就是其中一例。本文将根据西赤道太平洋(150°E—165°W,25°N—15°S)30余个表层沉积样和部分岩芯样的粘土矿物分析,着重讨论该区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同时,对本区蒙脱石的形成机理及其地质意义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杏珍 《科学通报》1988,33(6):458-458
洞庭湖水系主要有湘江、资水、沅江和澧水组成,位于东经1070°—114°,北纬24°—30°之间。流域面积为27000km~2主要在湖南省内,约有92%的流域地区是由沉积岩组成,其余8%的地区以火成岩为主。本水系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冷热明显;雨量充沛,分布不匀。研究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可为研究水系的元素分布和分配以及迁移转化提供重要的依据,也为判断水系水体遭受污染程度及评价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