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为了研究大气中羟基自由基(·OH)氧化降解典型苯系物的反应机理.本文采用MPWB1K计算方法,理论上预测·OH与3种苯系物(苯、甲苯和对二甲苯)的反应过程,并全面地考虑了苯与·OH反应生成的加成和脱氢产物在大气中可能进行的后续反应机理及氧化降解产物.结果表明:·OH与苯、甲苯及对二甲苯的加成反应均比氢原子提取过程更容易...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研究了水液相下OH自由基与两性Lys分子的反应机理。研究发现:水液相下·OH抽取Lys分子不同位置的H原子、·OH加成到羧基C和电子从Lys分子向·OH转移3个途径均可诱导Lys分子损伤。势能面计算表明:·OH抽取不同位置的H原子的自由能垒在29.1至46.5 kJ·mol-1之间,·OH加成到羧基C是无势垒过程,电子从Lys分子向·OH转移的自由能垒是42.2 kJ·mol-1。结果表明,水液相下OH自由基可导致Lys分子损伤,Lys具有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该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在水液相下依达拉奉(Eda)消除羟自由基(OH)的反应机理.反应通道研究发现:Eda可通过给OH提供H原子、OH与其加成以及给OH提供单电子等3个途径消除OH.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Eda给OH提供H原子的能垒为16.1~77.9 kJ·mol-1;OH加成反应的能垒为2.8~26.8 kJ·mol-1;Eda给OH提供单电子的能垒为32.1 kJ·mol-1.在水液相下Eda容易与OH发生反应,依达拉奉是极好的羟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4.
采用Gaussian 09程序,在CCSD(T)/aug-cc-pVTZ//M06-2X/6-311+G(2df,2p)理论水平下模拟了CH3ONO+OH自由基的反应机理,并计算了各通道的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CH3ONO与OH自由基反应共有六条反应路径,其中有四条反应路径分两步反应完成。从反应势垒来看,cis-CH3ONO+OH自由基反应比trans-CH3ONO+OH自由基反应更容易在大气中反应,而且氢提取路径优于OH自由基加成路径。在298 K时H提取路径和OH自由基加成路径的反应速率常数比为kH/kOH=218.68,氢提取机制是CH3ONO与OH自由基反应的主要机制,反应主产物为CH2O、NO和H2O。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简化的单分子反应速率理论计算了低压下碱金属原子Na、K、Rb、Cs与OH 自由基反应(A+OH+M→AOH+M)的三级速率常数(200—2000K),并给出了该速率常数与温度关系的简化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CH2CO + OH的多通道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密度泛函B3LYP/6-311 G**方法和G2(MP2)、G3B3理论研究了CH2CO与OH自由基反应的微观机理,揭示了该反应的加成-消除机理,结果表明直接吸氢机理不存在.并发现生成CH2OH CO的反应是主反应通道.理论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实验观察到的主要产物和副产物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CBS-QB3的理论方法对ClONO2和OH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存在一个直接抽取的反应机理;共研究了5个产物通道,其中通过反应路径ClONO2 +OH→TS1/TS2→P1得到的产物HOCl+ NO3 (P1)为反应体系的主要产物;在CBS-QB3水平上得到的TS2的相对能量要比TS1的高74.24 kJ/mol,因此该反应体系的主要反应路径为ClONO2 +OH→TS1→P1.用过渡态理论对该主要反应路径的速率常数进行计算,计算得到的速率常数与已有的实验值接近.  相似文献   

8.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C l与CH2OH自由基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3LYP/6-311 G(d,p)水平上计算了各驻点物种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通过振动分析的虚频数和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确认了每个过渡态.结果表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总焓变为-289.6KJ.mol-1.  相似文献   

9.
为了认识氢气生物学效应的分子机制,采用量子化学的M06-2X/6-311+G(d,p)和CCSD(t)/augcc-pVTZ方法模拟了人体条件下(310 K、液相)氢分子与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机理,计算发现该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值为-56.9 kJ/mol,活化自由能垒为20.9 kJ/mol,从热动力学角度氢分子均容易消除羟基自由基.然后从电子结构和轨道作用层面对氢分子清除·OH的微观机制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反应活化能的来源:氢分子的一个氢原子作用于·OH的氧原子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从反应物变为过渡态过程中,第5号α占据轨道在组成上失去了·OH片段4号轨道的贡献,导致能级显著升高,并且·OH片段向氢分子片段转移的电子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在电化学条件下进行亚硝基苯与缺电子炔烃的偶联反应,实现了碳碳三键的断裂并生成α-羰基芳酰胺。反应在阴极单电子还原产生亚硝基自由基,随后对炔烃进行自由基加成并通过分子内重排断键一步合成α-羰基芳酰胺。通过对反应机理进行研究,表明α-羰基芳酰胺的氧来自于氧气。反应过程中使用氧气球提供氧气,10 mA恒定电流进行电解。该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无需添加金属催化剂和额外的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和从头算的MP2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汽环境下羟自由基致2种构象的布洛芬分子损伤及水溶剂化效应。研究发现:羟自由基致布洛芬损伤有羟自由基(水分子簇)抽α-氢和羟自由基加成到苯环两种机理。势能面计算表明:对于布洛芬分子构象1,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α-氢的反应通道具有优势,抽氢反应能垒是34.68 kJ/mol;对于布洛芬分子构象2,羟自由基抽α-氢的反应通道具有优势,抽氢反应能垒是34.81 kJ/mol;羟自由基加成到苯环的能垒大约是26.00 kJ/mol;损伤的布洛芬分子难以修复。水溶剂化效应对羟自由基(水分子簇)抽α-氢和羟自由基加成到苯环致布洛芬损伤反应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 G(d,p)基组水平下研究了CO与OH自由基反应的微观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振动分析结果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IRC计算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过渡态的真实性.在G3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OH自由基与CO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显示:OH自由基与CO反应为双通道反应过程,分别为(1)CO OH→IM1→TS1→CO2 H;(2)CO OH→IM1→TS2→IM2→TS3→CO2 H.其中通道(2)的活化能较低,为主要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方法和G2(MP2)、G383理论研究了CH2CO与OH自由基反应的微观机理,揭示了该反应的加成-消除机理,结果表明直接吸氢机理不存在.并发现生成CH2OH+CO的反应是主反应通道.理论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实验观察到的主要产物和副产物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对O(3P)原子与CHBr2自由基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在UMP2/6-31G 的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并在QCISD(T)/6-311G 水平上计算了各驻点的单点能量.通过内禀坐标(IRC)计算和振动分析,对反应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并确定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CH3与HO2自由基反应途径及位垒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中的QCISD方法,在cc-pvdz和cc-pvtz基组水平上对CH3 HO2反应机理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CH3与HO2双分子自由基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反应可以在不同的电子态下经数个产物通道进行.在HOz自由基上的H直接转移到甲基自由基生成CH4 O2的反应途径上,存在一个低于反应物能量8.49kJ/mol的分子复合物.直接氢转移反应的计算位垒为3.07kJ/mol。与实验值零位垒相近.由CH3OOH生成CH2O和H2O反应的过渡态呈四元环构型,且具有Cs对称性,基于IRC计算,证明了该过渡态引导CH3OOH生成CH2O和H2O的反应机理是一个分子内氢迁移和H2O消除的协同过程.对由反应物生成CH3O和OH自由基的反应,除存在协同机理外,还提出了另一可能的通道,即反应物沿单线态位能面经过一个分步反应完成.也即反应物先经无位垒过程产生CH3OOH及其异构体CH3(O)OH,其中CH3(O)OH发生解离反应生成CH3OH和单线态原子氧,然后原子氧转化为三线态再与CH3OH进行反应生成CH3O和OH.  相似文献   

16.
2—氯酚水溶液的氧化降解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脉冲辐解技术对2-氯酚稀水溶液在多种条件下的脉冲辐解进行了详细研究。对瞬态光谱中的主要吸收作了归属,并初步考察了这些瞬态粒子的生长、衰减动力学。实验表明2-氯酚与·OH的反应符合假一级动力学,2-氯酚与·OH自由基的反应途径与pH值有关:在中性条件下·OH与2-氯酚主要生成较为稳定的羟基加成物;在酸性条件下,同时生成了羟基加成物和氢加成物,且羟基加成物可发生H~+催化的脱H_2O反应,生成氯酚氧基;在碱性条件,2-氯酚阴离子的羟基加成物不稳定,可进一步脱HCI和OH-而生成氯代酚氧基阴离子和半醌自由基阴离子,同时2-氯酚阴离子与·OH还可直接发生电子转移,形成氯代酚氧基阴离子。  相似文献   

17.
对丙烯气相氯化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丙烯气相自由基氯化反应中加成和取代两类反应的竞争,反应趋势及反应速率两方面的竞争结果都表明低温时自由基加成占优势,高温时的热氯化则主要是自由基取代.  相似文献   

18.
COS与OH自由基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zr)和G3方法,对COS与OH自由基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在UB3LYP/6-31G^*,UB3LYP/6-311^++G^**和G3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在UB3LYP/6-31G^*水平上通过内禀反应坐标(mc)计算和振动分析,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并确定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主要产物为CO和SOH.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杂化泛函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极化连续介质模型(SMD模型),研究了水液相环境下依达拉奉(Eda)消除过氧化氢自由基(HO2)的反应机理.考察了HO2抽H原子、HO2加成到不饱和C和单电子从Eda向HO2转移3个反应通道.势能面研究表明:HO2抽H的自由能垒在0.0-153.9 kJ/mol之间;HO2加成的自由能垒在68.9-90.3 k J/mol之间;单电子从Eda向HO2转移的自由能垒是143.7 kJ/mol.结果表明,水液相下Eda可通过抽H和加成反应消除HO2,依达拉奉可作为HO2自由基的清除剂.  相似文献   

20.
用量子化学方法PM3结构参数全优化方法对吡啶光氯化反应所涉及的分子、自由基进行了能量计算,得到键解离能,并对反应活化能与动力学进行分析. 对吡啶光氯化反应,提出了氯自由基直接进攻吡啶环的碳原子和氯自由基首先夺取与吡啶环键链的氢原子两种不同的反应机理. 量化计算结果表明: 吡啶光氯化反应中夺氢反应机理所需的反应活化能较低 ,不同产物以生成2-氯吡啶的活化能最低,为174.08 kJ/mol,总反应级数为1.5级,对吡啶的分级数为1级.对氯气的分级数为0.5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