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LOM的社区型P2P远程教学资源共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放环境中远程教学系统的资源共享,提出社区型P2P资源共享模型,以更加自然的社区型交流方式实现大规模远程教学系统中的学习资源共享.模型基于LOM规范描述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结构化纯P2P模式下采样分布式元数据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分布于远程教学环境中的存储、计算、带宽等资源.文章给出了社区的形成、社区内部的学习资源信息发布及检索方法,并简要介绍模型实现.  相似文献   

2.
基于P2P持久存储技术的P2P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认证方式的安全性、易用性和代价,认为在P2P系统中引入基于密码的认证方式是必要的.利用持久存储技术、可信计算思想和虚拟系统思想,通过构造存储用户信息的分布式的用户数据库和用于认证的可信实体,解决基于密码的身份认证中的两个关键问题:用户的个人信息无法存储及缺乏客观可信的认证实体执行认证,实现基于密码的认证方式.理论分析和原型系统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对于完善P2P的认证方式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视频点播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网络编码的P2P视频点播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包括服务器中流媒体数据的预处理,数据块的网络编码和解码过程,Peer节点数据调度算法,Peer节点数据块缓存的设计,以及数据块的处理流程等部分.分析表明,相对于纯P2P视频点播系统,该方案增强了系统鲁棒性,提高了Peer节点下载速度和下载成功率.仿真实验中该方案相对于纯P2P视频点播将Peer节点的数据下载速度提高了约5%.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P2P几种身份认证方案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现有的P2P网络接入身份认证方案的优缺点,根据现在P2P系统的需求,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指纹技术的应用于远程访问P2P的身份鉴别方案,该方案在传统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应用K认证协议并将指纹特征融入其中,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双向认证,最后还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P2P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简要介绍了P2P及流媒体技术,重点叙述基于P2P流媒体的远程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解决方案.研究表明P2P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当前网络带宽瓶颈并提高音视频的播放质量,可满足现代远程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苏曦 《科技信息》2008,(12):40-41
本文首先介绍了P2P技术的特点以及P2P模型,然后基于发现和查找服务器的P2P模型,在Microsoft的Visual Studio.Net和SQL SERVER2000平台上设计和开发了一个P2P应用的实验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点到点的文件共享,基于浏览器的远程文件打印等功能。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对P2P计算技术的一次体验和尝试。通过对该实验系统的功能扩展与完善,在整合目前优秀的P2P计算思想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成熟和有价值的P2P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P2P网络的聊天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基于P2P网络的聊天系统的设计原理与体系结构,并且根据研究的结果开发出了界面友好、方便易用的即时通讯聊天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件开发技术基础,其次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构成与体系结构,然后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的网络通信功能设计、界面设计、UDP数据包通过NAT网关、文件传输模块的设计等问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另外,由于本系统传输层采用不可靠的UDP协议,还设计了在UDP环境下进行可靠通信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流媒体服务器作为P2P数字机顶盒系统的一部分,为了充分利用P2P网络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将P2P网络中的激励机制引入到流媒体服务器中,由流媒体服务器实现对P2P网络中的数字机顶盒节点激励的方案,并且使用军备竞赛模型探讨了这种方案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证明本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P2P应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P2P应用在推动Internet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占用可用带宽和网络安全等问题.由于P2P采用了动态端口等技术,使得传统的端口映射的方法对P2P流量的识别不再有效.如何有效地监测和控制P2P流量是网络测量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与C/S(客户/服务器)网络结构不同,在P2P网络系统中,每个节点扮演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双重角色:既向别的节点主动发起连接,又提供监听端口让别的节点连接;既从其它节点下载数据,又向它们提供着上传.基于上述事实,从五元组的流信息中提取出联入连接和联出连接,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两个特征.根据这两个特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实时的P2P流量检测方案.在方案的设计中,解决了主动连接和被动连接判定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拍卖信息共享,增强应用程序的可缩放性、可靠性、安全性、健壮性,对现有Internet上的拍卖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的不足,设计了一个基于JXTA的拍卖系统方案,将P2P技术和Web服务的特征提取结合,从而实现信息交换,是对现有Internet上的拍卖系统方案的补充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基于P2P流媒体视频直播教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视频教学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用P2P流媒体技术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使用异地教学方式的特征更加明显化.本文首先分析了P2P网络的结构,然后介绍了应用P2P网络技术所设计的视频直播教学系统,主要包括其界面构成、功能以及开发此系统所用的技术,最后说明了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移动设备远程控制方案在覆盖范围、网络承载能力和控制信令标准化方面的不足,结合P2P网络高数据承载能力和SIP协议在3G网络标准化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SIP和P2P的层叠网络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移动设备远程控制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了一个简单但完整的原型系统.该方案具有覆盖范围广、承载能力高和标准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P2P 存储系统具有自治性、容错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但由于节点的高度动态特性导致P2P存储系统的应用面临巨大挑战.数据分发和拓扑结构的设计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结合动态故障检测机制设计了一种分层的节点管理策略.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能高效的对节点进行管理,减少了网络中由于故障检测而导致的大量的心跳数据包,提高P2P存储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的网络视频教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介绍了P2P流媒体技术,介绍了如何构建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的网络视频教学系统,例如系统结构、应用层组播树模型的选择、激励机制的选择等.最后讨论了系统值得改进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流媒体播放方式基于C/S集中式网络模式,对于高带宽、实时性和突发流量这三大困难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P2P技术采用分布式网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网络带宽瓶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系统架构应用模型,该应用模型融合了P2P技术和C/S技术的优点,可以在网络带宽效率、延时和可靠性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分析了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刘刈 《实验室科学》2011,14(4):133-135
P2P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互联网应用的热点,如何有效地运用P2P技术对高校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述了P2P基本概念及三种结构模式和基于P2P技术的校园网络应用.P2P技术的大量应用给校园网带来了网络拥塞、安全风险等问题,结合该技术的特点,设计了流量控制模型,并对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会议初始化协议(SIP)凭借其简单,易于扩展等优点,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应用协议.它采用Client/Server(C/S)的结构体系,当系统业务量增大时,系统容易达到性能瓶颈,成为其技术发展的障碍.基于分布式点对点(P2P)网络的去中心化特征,正好弥补了SIP的这一缺陷.因此,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网络架构的SIP视频会议系统模型,将现有SIP视频会议系统的C/S架构改进成为P2P的混合网络体系结构.这既发挥了P2P无中心的优越性,又体现了SIP的C/S模式的优点.其次,阐述了该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以及相关程序设计.最后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信令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8.
P2P信息检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资源搜索机制,而P2P存储系统是一个多结构数据存储系统,系统中有多个数据源,数据有各种表示形式,不同的用户对相同的现实世界的实体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描述数据,有不同的表示,这样必然会产生语义异构的问题.首次将体裁互文性概念拓展到信息空间,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体裁互文性的P2P信息检索模型,探讨了基本概念和性质,并以原型系统的数据为样本,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方法在Bpref信息检索典型评价指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沿用以运动技术为主的教学体系,既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技能与习惯,因而高校体育应建立健身教育体系.文章阐述了建立健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健身教育体系的立足点,以及改革旧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流媒体播放方式基于C/S集中式网络模式,对于高带宽、实时性和突发流量这三大困难很难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P2P技术采用分布式网络模式,很好的解决了网络带宽瓶颈等问题。在流媒体技术中融入P2P技术,用户可以提高节目播放质量。本文介绍了几个典型的P2P流媒体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