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化的进展,经济生活中的公共部分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具有不断扩大的“瓦格纳趋势”,从而导致政府规模不断增长。这种增长适应了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化的要求,又推动了公共产品市场的发育和发展。但是,政府规模的增长是有界限的,如果失去控制,反而将破坏公共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如何科学地确定政府规模的界限,这是我国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必须认真研究解决重大现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共管理作为产生于西方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共管理在政府的角色、公共管理主体等方面有很大的理论创新,研究这一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按照政治学的视角,从公共管理主体多样化这种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活动所引发的政治民主和体制革新,管理主体责任分担机制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及其对健全和完善公共政治文化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公共管理主体多样化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持三农绩效分析的核心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中的目标与结果及其结果有效性的关系,即财政三农的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绩效管理目的实质为形成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提高政府的资金使用效益和服务水平.从操作层面上讲,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不仅仅是对财政支出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它的根本意义是以财政支出效果为最终目标考核政府的职能实现程度,也就是考核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布坎南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代表,他应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政治过程,把"经济人"假设拓展到政治领域,建立了政府失败理论.对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与改革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建设》2005,(C00):8-9
为适应“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提高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和有关专项应急预案规定,加快形成为应急管理提供技术设施、物资装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长效保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考虑“十一五”专项规划时,专列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建设规划”项目(简称应急响应体系建设规划),2005年4月该项目正式列入2005年专项规划编制计划(发改规划[2005]537号),目前已开始着手组织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浅论费改税     
“费改税”是税费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将影响财政、金融、交通、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是一项涉及面广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一、费改税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政府收入机制 政府收入体系包括税收和收费。税收是国家依靠公共权力,根据法律和法规,对纳税人征收,纳税人依法纳税,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公共物品的需要。它体现国家主权,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的。收费是由于提供某种价值交换或直接服务而收取的报酬,它是以交换或提供服务为基础的。税收是政府收入的基本来源,被纳入国家预算内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公共管理的不断深入,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不同;改革是否能够得到贯彻实施,以及改革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究其改革难闻以成功的原因,基于政治层面主要由于新公共管理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官僚制政府效率低下等弊端的原因。面对新公共管理没有解决的政治层面的问题,新公共服务、公民参与、整体政府等后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改革模式,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官僚制政府弊端的成因,因而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危机是对政府危机管理的一大考验,也是对政府危机管理制度创新的一大推动。危机来临时,作为处理危机主导的政府需要制定出一系列及时有效的公共政策,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出对付危机的巨大能量。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具体表现。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的作为选择,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公共危机的缓解和解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公共危机管理中政策方案的规划,并对当前公共危机管理中政策方案规划的困境进行了探讨,最后还分析了我国突发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种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以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决策的主要参与者——官僚,同私人经济中的个人一样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政治活动不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途径.官僚理论从理论上解释了官僚部门缺乏效率的原因,并从不同角度提供了改革思路,这对我国现阶段政府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