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继发性癫痫217例,梗死灶主要位于脑叶,提示痫性活动与皮层梗死密切相关,早发性痫性发作(发生于脑梗死2周内)为短暂性痫性发作,可能为脑代谢异常所致,一般仅临时用安定,预后好,晚发性痫性发作(发生于脑梗死2周后)可能为癫痫灶所致,半数病例需服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对象系在吉林省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除外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应用TCD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取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12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依据头部CT或头部MRI的表现,分为症状性梗死组、无症状性梗死组、单纯血管狭窄组、高血压不合并血管狭窄组(单纯高血压组)、健康对照组,利用CO2屏气试验监测脑血管反应性,计数资料间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明显降低(P<0.05),在高血压组中,梗死组脑血管反应性降低的更为显著(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反应性明显降低,高血压合并颅内血管狭窄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进一步降低,更易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3.
傅信东  王丽玲 《江西科学》2009,27(6):902-905,908
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I)对脑梗死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对32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6h内行CT平扫、CTPI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缺血区的脑灌注参数值。结果为32例患者中8例头颅CT平扫发现早期梗死征象,所有患者CTPI均发现脑灌注异常。脑梗死中心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对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半暗带区脑血流量、达峰时间与对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脑血容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TPI能够在脑梗死发病的超早期发现病变,明确梗死灶存在及其范围、位置,预测半暗带区域,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是2011年提出的一个新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头颅MRI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的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稍高信号,DWI高信号,根据其受累部位可分为2种类型,1型多见,表现为仅有胼胝体压部受累;2型少见,除胼胝体压部受累外,其他部位脑白质也可累及[1,2,3]。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视觉障碍等,症状持续12h以上可以诊断为伴轻型脑炎/脑病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MERS),而临床症状持续小于12h的则诊断为无脑炎/脑病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non-MERS)[4]。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脑梗死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31例经CT、MRI证实的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和结论:上伤性脑梗死多为颅脑外伤导致的血管痉挛、血管损伤、血栓形成、颅内压增高及脑灌注压降低等原因引起,好发于基底节区,临床表现依梗死灶的部位和范围的大小而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分析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认识。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收住的2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syndrome,RESLES)的临床及影像资料。2例患者均为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有发热、头痛、视物模糊、精神行为异常及肢体无力。2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MRI可见胼胝体压部孤立性可逆性高信号病灶。分别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及激素治疗。分别于发病10天、15天时完善头颅MRI可见病变部位影像学表现消失;分别于发病15天、20天时患者临床的症状完全缓解。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可逆性的非特异性脑炎,临床少见且表现多样,发病原因不明,核磁是其诊断关键,诊断明确后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腔隙性脑梗死是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病变和闭塞,主要的病变部位在豆状核、尾状核、丘脑、放射冠、内囊、大脑白质、脑桥等。临床表现有21个综合征。CT及MRI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临床应与小量脑出血、出血性梗死、脑栓塞等鉴别。  相似文献   

8.
探讨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老年男性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一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报道1例首发表现为急性脑梗死的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老年男性抗磷脂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该患者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同时伴重度血小板减少,入院CT头颈部血管成像:左侧颈外动脉闭塞,右侧大脑前动脉A3段局部闭塞。经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小板升高,但脑梗死症状加重,联合抗血小板及他汀治疗后症状好转,病情平稳。抗磷脂综合征可累及人体所有脏器和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表现不典型时易延误诊断及治疗,老年男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要考虑到APS可能。  相似文献   

9.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C反应蛋白及梗死面积影响。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第1、3、7天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MRI梗死面积及NIHSS评分的变化;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均可降低低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p0.05),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均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MRI梗死面积及NIHSS评分,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CRP水平并降低脑梗死面积和NIHSS评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特点及对母婴预后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总结7例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特征性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母儿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6例(85.7%)患者有发热,5例(71.4%)有不同形式的出血.(2)辅助检查:7例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APTT与TT延长、肝酶升高、低血钾及EHF-IgM抗体阳性.(3)预后情况:孕妇4例痊愈、2例遗留肾功异常、死亡1例.而胎儿-新生儿预后:2例新生儿健康,1例早产儿合并先心病、坏死性小肠炎,3例胚胎-胎儿死亡;1例胎心好孕22周患者失访.结论:妊娠合并EHF母儿病死率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特征性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肝酶升高及低血钾,确诊的依据为EHF-IgM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