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然界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动物,人们关注它们,不是因为它们长得奇怪,而是因为它们的生活习性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一些动物界非凡的杀手,它们或暗藏杀机,或公然掠夺,但目的只有一个──生存。  相似文献   

2.
武夫 《科学之友》2004,(6):52-53
人和其他动物都来自自然界,但是因为进化程度不同,二者就产生了分歧,道德范畴就只存在于人类世界。例如“偷情”。受人类道德的影响,这种行为被冠以“偷”式的不光彩,而在其他动物那里,偷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它们选择更多基因确保后代生存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虽然我们常见,但并不真了解它们,因为毕竟很少有人全天候地追踪某个动物从生到死.因此,有许多动物的奇特行为是意外发现的.  相似文献   

4.
正动物的迁徙是一场严酷的考验,它们要经历各种艰难险阻,还可能客死他乡。尽管如此,每到迁徙的时候,动物们还是前赴后继地进行着这场浩浩荡荡的旅程。动物翻山越岭地迁徙,大自然有什么精心安排?国际特快专递很多动物在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时,都会带走一些东西。它们携带的东西对其他动植物来说可能很重要,这就使迁徙成为自然界里最重要的传递系统中心。比如以水果为食物的鸟类总是把种子带到离果树很远的地方,这就传播了种子。新的果树在不同的地方生长,为那里的动物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5.
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的,然而,在奇妙的自然界中,有些植物会专门结交一些固定的动物朋友,它们生活在一起,团结互助,相依为命,建立起了牢固的友谊.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穴居动物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们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再循环,若没有它们的辛勤劳动,地球的土壤就不会那么肥沃.  相似文献   

7.
邹林 《科学之友》2007,(8A):50-50
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穴居动物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们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再循环,若没有它们的辛勤劳动,地球的土壤就不会那么肥沃。  相似文献   

8.
有一首流行歌曲名为《老鼠爱上猫》。当然,在自然界中,并没有老鼠和猫相爱而且交配的事件发生.因为两种动物实在是差得太远了,没有多少亲缘关系。然而,同一科不同种的亲缘关系较近的动物却有可能交配.比如我们常见的骡子就是马和驴相互交配的结果。现在,我们假设一头老虎遇到了一头狮子.它们相爱了,然后有了“爱情的结晶”。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吗?  相似文献   

9.
海洋世界是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海洋植物、海洋动物、深海、冰山都给人无穷的想象,即使海洋里的声音也对人类充满了诱惑,因为在海洋深处,常常可以听到一些神秘声音,有的声音出现一次可持续几年,有的则稍现即逝。当然,这些神秘声音并不是轻易就能听到的,必须借助特殊声学仪器才能听到,因为它们的频率通常很低。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自古以来,人们就想方设法驯服它们,让它们为人类服务.这些经过专门训练的动物,不仅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好帮手,而且还在战争中大显神威、建功立业,为世人所赞颂.  相似文献   

11.
两年内它们就长到和人差不多重。它们的智慧和机敏是海洋动物中少见的。因为美味,人与抹香鲸都对它们穷追不舍;因为好奇,科学家急于揭示它们肌体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界,自主的运动能力是动物的专利,而且不少动物的运动能力超出我们的想象,让它们成为动物世界中的“超人”。最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网站邀请了一些动物学家评价动物的运动能力,评选出了7种运动能力特别惊人的动物,授予它们“超级运动员”的称号。飞行距离最长的超级“运动员”:北极燕鸥北极燕鸥是一种可爱而优雅的海鸟,它们十分喜欢“长征”。人类虽然是万物之灵,已经造出了非常现代化的飞机,但要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决非易事。而北极燕鸥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单程飞行距离大约为19300千米。北极燕鸥的生活中没有四季,它们…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穴居动物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们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再循环,若没有它们的辛勤劳动,地球的土壤就不会那么肥沃。当然,穴居动物在挖洞时是不会考虑到对地球的益处的。那么,它们挖洞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躲避食肉动物的袭击。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动物学家才把挖洞的蜣螂和挖管道把小鸟藏起来的灰沙燕等称作穴居动物。  相似文献   

14.
蔡立英 《世界科学》2012,(12):22-23,17
蜜蜂、绵羊和黑猩猩是我们已知的会进行自我治疗的一些动物,它们能教我们如何保持健康吗?自然界有时是残酷的,但是,所有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应对策略,比如修建庇护所挨过暴风雨,或是结成联盟凭着数量众多提供安全保障,但是一些动物的应对策略远远不止如此。许多动物甚至改变自身的饮食和行为来自保,以免于自然界中那些用显微镜才看得见的威胁——寄生虫。被捕获的黑猩猩常常受到寄生虫的感染,这有可能导致致命的肠道堵塞或继发性细菌感染。但野生的黑猩猩却很少受到这些感染。30多年前,在京都大学研究社会系统进化的  相似文献   

15.
正屎壳郎的学名是蜣螂。一些种类的屎壳郎一夜间可埋藏相当于自身体重250倍的粪便。许多屎壳郎把动物粪便推成球状,作为食物或繁殖场所。另有一些屎壳郎把粪便埋在自己能找到的任何地方。还有一些屎壳郎干脆就生活在粪堆中,它们通常受穴鸮(打洞猫头鹰)收集的粪堆吸引。世界上最大的屎壳郎是10厘米长的巨蜣螂。大多数屎壳郎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屎壳郎在生态系统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绿色植物依靠自己的绿叶、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养料,以维持生命。因此,绿色植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而动物是消费者,因为它不能自己制造养料。不过,植物世界也有奇事,一些特殊的植物虽然有绿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除此以外,它们还要靠吃部分功能性食物——昆虫,以增加所缺的营养,因而被称为食虫植物。 根据植物学家统计,全世界共有食虫植物500多种,隶属于几个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所面临的生存难题,自然界的动物们拥有许多让我们人类也叹为观止的手段。"携播"行为就是其中之一。在自然界中,所有动物都面临着寻找栖息环境、获取生存资源的难题。许多物种可以通过"飞行"这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或者其他一些自我扩散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栖息环境和生存资源。可是,自然界中也不乏个体较小且无法飞行的物种,其中一些甚至都无法自行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那么,它们又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生存难题的呢?这些相对"孱弱"的动物们寻找到了另外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搭乘"免费巴士"进行"免费旅行"。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人类为了生存、繁衍,每天必须摄取营养,补充消耗以增加"能源",保证人的机体各"部件"正常运转。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野生动物,为了生存和哺育后代,同样必须猎取食物。然而野生动物比不上家饲动物无"缺食"之忧,它们猎食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有些动物练就了一些高超的猎食本领,一般的方法是"伪装隐蔽"、"引诱上钩"、"突然袭击"……等,说来也十分有趣。如生活在我国东北草原丘陵地带的狼,它们就利用伪装来猎食野鸭。每到秋天,当地草木开始枯  相似文献   

19.
本能和智力给动物以成功地设计住所的本领。它们不需要擅长建筑的基因,因为智力使它们的建筑技术适应十分繁复的环境。本刊上期转载的图片,说明了一种不规则的遗传突变的结果——一种偶然事件。但是低级动物都无意识地为自然界开创了神幻莫测的建筑技术。树顶“公社” 1.群居在非洲热带大草原的文乌科的一种织巢乌(Philelarius socius)的长10呎的  相似文献   

20.
动物中有许多“建筑高手”,它们的“建筑杰作”丝毫不逊于人类。以下是国外媒体评选出的自然界七大动物“建筑”奇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