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西 《科学之友》2006,(7):20-20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颗小行星正风驰电掣奔向地球。为此,科学家决定发起一项离奇的末日救地球任务——“劫持”另一颗无害小行星,撞向这颗杀手小行星,从而使它偏离地球轨道!科学家设计“末日救地球”新法科学家相信,直径100m左右的小行星每隔几百年就会撞击一次地球,  相似文献   

2.
看起来太空石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比科学家想像的要大的多。这种太空石叫做小行星.美国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群小行星在地球与月亮之间的空间围绕太阳运转。他们认为这就增加了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数量.不过多数小行星都很小,不会给地面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3.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展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月球探测已进展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新阶段。 月球探测的重要意义 人们进行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目的在于研究和了解月球,利用月球上特有的环境,建立天文观测台和多学科实验室,进行天体观测、生物医学和有关月球物理、化学与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2月15日,美国科学家发现地球多了一颗天然卫星——虽然在巡天望远镜的视野里,这个绕地球运转的小行星只是一个像素点。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天文台都开始寻找这颗小行星。全球众多天文台的持续观测都证实了这颗小行星在围绕地球运转。轨道计算结果更让人哑然。原来这颗小行星早在2015~2016年就进入了绕地轨道,而我  相似文献   

5.
动态点击     
<正>钻石小行星飞掠地球宇宙中存在着一些钻石小行星,它们的体积通常不大,但内核却是白金等贵金属,密度极高,价值连城。不久前,一颗编号为2011 UW-158的小行星在地球附近飞过,最近时仅距地球240万千米。据估算,它的"身价"超过了5.4万亿美元。科学家认为,这些小行星是早期已经分化出核幔结构的原始星子破  相似文献   

6.
研究小行星的航天器美国航天局最近宣布,计划发射第一个绕小行星运转的航天器。它将对一个叫做“爱神星”(小行星432号)的巨型太空石进行研究,这是很多有时经过地球的小行星中的一个。科学家认为,通过“爱神星”对小行星进行研究,有助于说明行星(地球)是怎样形...  相似文献   

7.
资讯     
小行星阿波菲斯2029年可能撞地球尽管小行星飞驰撞向地球的情景还只是存在于科幻电影里,但这一幕可能在2029年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8.
<正>莫斯科国立大学天文研究所于近日宣布,他们发现一颗直径约为15米的小行星掠过地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仅为11.3万千米。弗拉基米尔·利普诺夫教授宣称,这颗小行星是由他们设在俄罗斯贝加尔湖的观测站发现的,当时它正从地球与月球之间掠过。这颗小行星与今年2月俄  相似文献   

9.
欧阳自远 《科学》2007,59(2):1-6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要脱贫致富,西部要大开发,东北要振兴,中部要崛起,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在地球上的事情都做不完,为什么还要去探测月球?探测月球究竟有什么意义?中国该如何去探测月球?这些问题都需要作出严肃而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有科学家设想。用太阳帆、太空镜聚焦太阳光至近地小行星。使其表面物质蒸发,并让小行星改变轨道,从而消除近地小行星对地球构成的潜在威胁。同样的方法可以用于移动太阳系外围的冰质天体以帮助地球“搬家”。  相似文献   

11.
景明 《大自然探索》2003,(10):75-75
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幅高清晰度的照片。此照片被认为是科学家终于找到了历史上地球曾遭受一颗巨大彗星或小行星撞击的证据。据说,那次撞击在地球上留下一个180千米宽、900米深的大坑。科学家早在1980年就已经注意到这个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大陨石坑。但由于它藏在石灰石岩层下,即使人走在上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4,(3):39-39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人选均已确定,总指挥由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担任。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由我国著名航天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担任。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担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增进公众对小行星、流星等近地星体获取过程的了解,美国宇航局(NASA)近期在其网站上以动画形式披露了小行星登陆项目——"小行星再定向"——的具体细节;捕获小行星、宇航员降临其上、采集样本后返回地球三个步骤。分析称,除了科研用途,NASA这项在科研项目也有着现实的目的。因为,迄今人们还无法预判来袭地球的小行星其精确坠落点,也无从知晓改变一  相似文献   

14.
人类发展航天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包括到小行星上去采矿.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虽然拥有巨量此类大小不一的岩质天体,但因距离地球遥远,故而科学家将目标首先瞄向了近地小行星.后者的轨道远日点和近日点分别位于地球轨道外侧和内侧,能够近距离的飞掠地球,航天器较为容易抵达.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一颗编号为2000QWT 的小行星在2000年9月1日险撞地球,及美国天文学家发现至少还有900颗小天体可能危及地球的消息之后,引起了许多人对生存家园和自己命运的关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行星专家为此发表文章认为900颗小行星威胁地球确有其事,但这绝不能说明地球受到的危险几事会增加。相反,这更说明了人类已经逐步掌握了小行星的运行规律和行踪。在科技日新月异的  相似文献   

16.
也许将来某一天,一颗较大的小行星将会撞击地球,引发全球灾难。我们有能运载足够大的炸弹以避免小行星碰撞威胁的火箭吗?伊利诺斯大学航天工程师布鲁斯·康韦一直在研究使地球免受1991RB 号小行星撞击的方法。对于康韦来说,在计算机模  相似文献   

17.
月球不但具有独特的天然环境,如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无磁场、弱重力和高洁净的环境,而且蕴藏着大量的有用元素,如月壤中的氦3、月海玄武岩中的钛铁矿,以及月陆区克里普岩中的铀、钾、磷和稀土元素等,这些特定环境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地球资源逐渐匮乏,开发月球资源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一度流行于科幻小说中的行星相撞、地球毁灭等有关人类末日的描述,随着最近对小行星报道的增多正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话题。1992年国外传闻某小行星正向我们的地球飞来,一场不可避免的灾难似乎近在眼前,可是小行星并未光临,地球还是我们这个地球。前不久又有消息说,今年夏天将有一颗彗星冲撞木星,作为其近邻的地球居民,刚刚平息的杞人之忧再度袭来。于是对将来有可能闯入地球的行星等天体的监视及如何迎击等问题,空间大国的科学家纷纷着手研究对策,美国为此专门成立了地球  相似文献   

19.
感谢大碰撞     
不要认为彗星或小行星对地球的大碰撞就意味着所谓“世界末日”。古往今来,宇宙碰撞一直在刻划着我们的行星及栖息于其上的生命。如果没有小行星的冲击,就没有天体──既无地球,也无月亮,更无生命和今天的人类。 地球的原材料 大约46亿年前,在开始发光的太阳四周包围着圆盘状的气体和微尘。一般认为这个气体和微尘层不久即分裂,产生了10兆个左右的小行星。根据推测,当时在地球的轨道附近大约存在着100亿个直径约10公里、重量约1兆吨的小行星。 小行星在不断的撞击中合为一体并逐渐成长,在体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加速成长,…  相似文献   

20.
谢懿 《世界科学》2009,(5):19-21
当去年10月发现的一颗名为2008TC3小行星正迎头撞向地球豹时候,科学家们便有了第一次从头到尾研究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