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光倏忽,卢鹤绂教授离开我们已整整十个年头。在缅怀恩师的同时,重读他的一部论述当代物理学之前沿进展的著作《高能粒子物理学漫谈》(以下简称《漫谈》),似有新的感悟。限于篇幅,上面选载了该书中最短的第二章,其章题原为“范畴和目的”。全书篇幅虽不长(12万字),却充分展示了先生关于粒子物理发展的状况、趋势及其对当代科技之可能影响的“科学预言”性的精湛见解。  相似文献   

2.
3.
江世亮 《世界科学》1999,(12):40-40
在亚原子粒子和力的世界里,一幅好的图像会大有助益。如弱电理论就是粒子物理学家手中重要的理论图,正是这一理论导引他们去认识新的粒子直至拿到诺贝尔奖。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授予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两位荷兰物理学家特霍夫特和维尔特曼因在弱电理论重整化方面的工作——以使得该理论能更精确地计量粒子的质量和行为——而荣膺199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历史上(1860年),麦克斯韦揭示出电和磁具有相同的电磁力;以后科学家根据力的配对特性,在本世纪60年代创建了弱电理论,这种力在原子核中作用,并导致某种类型的辐射衰变。根…  相似文献   

4.
有鉴于按照流行的粒子物理学模型难于将四个主要的自然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和引力结合成一个单一的力场,多年来从事于"四力合一"研究的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家Howard Georgi于2007年3月推出了全新的非粒子(unparticles)学说,并想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2008年启动后出现的新鲜事件来验证此创见.  相似文献   

5.
6.
中微子质量对粒子物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6月,日、美国际合作组的超神冈地下实验证实:中微子有质量和振荡,最轻中微子质量的实验下限为mνe=(0.07±004)eV,从而否定了中微子质量为零的传统认识。这是一项十多年来的重大物理学发现,对宇宙学中银河系的形成、演变以及宇宙最终命运的理论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粒子物理学家倾向于把自然界视为具体化的数学 ;而固体物理学家则认为 ,从超导体和超流体等奇异形态到晶体和金属等常见形态 ,物质的许多形式都不能用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来描述  相似文献   

8.
介观物理学     
蒋平 《科学》1992,44(6):21-24
  相似文献   

9.
<正>欧洲核子中心7月4日宣布了一种质量约为125~126GeV的"疑似"希格斯玻色子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两个子探测器ATLAS和CMS中被发现,并达到了5σ的标准差。  相似文献   

10.
宇宙从大的方面看来是无限的,宇宙从小的方面看来也是无限的,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便是从宏观物体深入到原子,从原子深入到原子核,之后又从原子核深入到基本粒子,产生了高能物理学,根据量子力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Bohr  T 姚时宗 《世界科学》1990,(3):7-8,16
格温(E.G.Gwinn)和韦斯特韦恃(R·M·Westervelt)在他们最近的一篇论文(Phys Rev Lett 59 157—160,1987)中探讨了冷却P型锗的电子迁移从规则行为向紊乱行为过渡的一条途径。在此以前,利谢贝尔(A.Iibchaber)和他的合作者用很不相同的物理系统(水银的对流)找到了一条同一性质的途径。这个新实验作为半导体物理学的一项研究是很有趣的,并由于它的许多技术结果:这两个实验都显示了很高的精确度,因此,现在能被实验家们用于检验向紊乱过渡的理论。紊乱已成为物理学的一门活跃分枝的一个总括的名称,它描述在大部分决定性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出  相似文献   

12.
13.
宇宙线的发现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段时间里,它对高能物理的研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历史的贡献人们早就注意到宇宙线粒子的能量比天然放射性粒子的能量高得多,因而最初的高能物理实验都是在宇宙线中进行的.1932年,安德逊(Anderson)在宇宙线中发现了正电子,这可以说是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开端.这以后的宇宙线实验推动了量子辐射理论的建立,对电子辐射光子、光子转换为电子对和在能量足够高时形成的级联簇射现象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发现了一种辐射特性比电子弱得多而又不是质子的带电粒子,后来测出它的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200倍,即μ介子.最初人们以为这就是汤川所预言的传递核力的介子,但随后的实验表明μ介子与原子核的作用是很弱的,它不可能是传递核力的介子;1947年,  相似文献   

14.
足球中的物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卓  徐凤 《科学》2006,58(3):57-59
四年一度的足球界最大的盛会——世界杯足球赛,于今年6月7日到7月9日在德国举行.这是全世界球迷的盛会。  相似文献   

15.
<正>当有新成员冲击古老的目标之时,尼吉尔·洛克耶(Nigel Lockyer,费米实验室主任)呼吁下一代粒子物理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开展。2013年是粒子物理学的一个分水岭。旨在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长达数十年的探索基本完成。尽管诺贝尔奖颁发给希格斯的预测之后仍然存在杂音,但粒子物理学界感觉满意。该是暂停下来,进行反思并考虑下一步怎么走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6.
刘道军 《世界科学》2003,(3):15-15,14
从观看偶然性游戏中的成功涨落到简单的布朗扩散以及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研究,随机行走到处可见。与20世纪物理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一样,随机行走于1905年从爱因斯坦那儿得到了推进(当时爱因斯坦的注意力集中在布朗运动上)。1785年,简·英根赫兹(Jan Ingenhauz)把木炭粉末放在酒精薄膜上发现木炭颗粒在随机地进行运动;1828年,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发现,静止液体中的小颗粒在作无确定路线的跳动。爱因斯坦认为这些液体都是由离散的分子组成的,分子与布朗粒子的多次碰撞导致了后者随机地朝着某个方向跳动,布朗粒子的运动是一种随机行走。爱因斯坦的分析不但解释了布朗运动,而且还支持了原子的存在性(原子的存在性在当时还没有被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7.
1.引言鲍威尔·狄拉克,量子力学的伟大先驱与英雄人物之一,相信在数学与物理学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他更是坚信探索数学结构本身可导致新的和真正的物理发现。和在许多其它方面一样,在这方面狄拉克也是一个先驱。理论物理的追求,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符合于狄拉克关于数学与基础物理学问有着深刻而富有成果的联系的观点。因此,我感到今天,在接受狄拉  相似文献   

18.
19.
统计物理学和生物学GiorgioParisi著朱鋐雄编译生物学和物理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十分密切的,而且有时还是令人不安的。本世纪内,许多物理学家转到生物学上开展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弗朗西斯·克里克──他曾和沃森一起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20.
宋晓丽 《科学之友》2009,(8):130-131
物理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为了充分挖掘自然科学中的人文思想,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联系,文章从唯物辩证法、美学、科学道德3个方面剖析了物理学中的人文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