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就袁良骏先生指责金庸小说存在若干“痼疾”的论断,提出了反批评。全围绕金庸小说的总体构思、情节设置、与史实的关系、社会影响、是否脱离现实等问题.提出了与袁相反的见解,对金庸小说做了全面的肯定;同时,从不同侧面指出了金庸小说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袁良骏先生指责金庸小说存在若干“痼疾”的论断,提出了反批评.全文围绕金庸小说的总体构思、情节设置、与史实的关系、社会影响、是否脱离现实等问题,提出了与袁文相反的见解,对金庸小说做了全面的肯定;同时,从不同侧面指出了金庸小说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五星级作家:金庸把金庸列为五星级好像有一点委屈了。金庸的武侠格局庞大,人物栩栩如生,情节曲折感人至深,为古今武侠的绝唱。著名的有《大漠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六部小说,没有一部人物情节有雷同的,作品少,质精精。古龙占龙是一个多产型的作家,一  相似文献   

4.
终极地狱     
终极地狱是在“侠客行”的mud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使用了大家熟悉的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名和功夫名,有一些秘密也是根据金庸小说设计的,但是基本上跟金庸小说情节没有什么关系。主要门派“终极地狱”现阶段有以下门派:正派少林派、武当派、华山派、峨嵋派、全真派、邪派有星宿派、雪山派、神龙教、白驼山庄,亦正亦邪有丐帮、灵鹫宫、逍遥派、  相似文献   

5.
诗词对话本小说生发故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一是可以诗为核生发故事,此方式可称为因诗生事式。在这类话本小说里,诗是故事的中心和情节的关键,诗又是故事、情节转换的关捩与契机,也是捏合故事的逻辑与道具,包括因诗得偶、因诗得荐遇、因诗得团圆等类型。其二是可以诗谜设置悬念,此方式可称为诗谶型。带有谶语性质的诗词会推动情节发展,可预言故事人物命运结局,往往与梦境、异形、占卜等相结合。随着情节模式化、基调宿命化、悬念僵化,以诗词为媒介设置情节的手段最终遭到淘汰。  相似文献   

6.
刘铁群 《河池师专学报》2001,21(1):16-19,45
本文将金庸的小说纳入知识分子写作,并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广阔背景下对其作出严肃的解读,指出金庸的小说一直贯穿着他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认为金庸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自我进行审视与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国外对金庸小说,“金庸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刻,但始终没有人就“西方文艺与金庸”做专门的研究,本文从艺术表现手法、人物形象、悲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了西方文艺对金庸创作的影响,并指出金庸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上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这和他对西方文艺的接受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期民俗化的乡土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民俗事象或民俗活动来展开矛盾冲突,在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小说情节、细节的设置,以及典型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和“镜子”意象不仅是小说局部性修饰技巧,还同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联系在一起,发挥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月亮象征了世俗欲望,而镜子则是它的反向复制,在二者的联系对照中表现作品的内涵。在人物形象的设置上,同样也采取了反向对称结构,在人性的挖掘上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白马啸西风》是金庸的一个实验性的小说文本。其实验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跨文体实验和反武侠倾向。在该作中,作者有意无意地融入了影剧、童话、民谣、神话、寓言等多种文体因素,从而使之在总体风貌上,呈现出明显的跨文体性。同时,《白马》还是金庸开始走向“反武侠”进程的一个转折性作品,其反武侠倾向甚至超过历来被公认为他这方面的典范之作《鹿鼎记》。作为一个实验性作品,《白马》虽然在叙事上存在许多缺憾,堪称是金庸所有作品中叙事上最不圆熟的一部,但对金庸此后的小说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察鲁迅的创作文本,现代主义描写是不能忽视的事实存在,分析鲁迅小说和散文诗创作中最为突出的象征主义,荒诞情节和心理刻画,我们发现,正是现代主义描写体现了鲺讯创作的深刻性;按照文学“本质真实”和“心灵真实”的要求,我们阐述了鲁迅创作中“荒诞的深刻”的原因,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为重新解读鲁迅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清代小说中,经常有描写巫术活动害人和恶鬼吃人的情节。其中的巫术活动有独特的操作方式,或借助于巫师的超能力,或通过念咒语来实施。而恶鬼吃人的情节则表现出古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心理,体现了"鬼即邪恶"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3.
顾锡东是浙江当代越剧创作的领军人物。他以现代的眼光关注和表现历史,其剧作将写实和写意风格结合起来,融合了哲理与诗情的美质,具有传奇的情节和精简的构成,达到了越剧创作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比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与《英雄诗系·后生们》,故事情节有众多相似之处的两部作品影响力却全然不同。深入分析发现,荷马在创作过程中的隐含着强烈的政治哲学关怀,荷马的这种实践使得他的诗学原则尤为独特。  相似文献   

15.
品特戏剧的主题是着眼于人类的生存处境,总是处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但又无法逃避的威胁之下。他经常写一些身份和来路不明的人,场景限制在某人房间里,而事实真相总是隐匿的。他试图用这些离奇悖理的情节使人物处于异己的环境之中,彼此聋子似的各自讲些互不沟通的话题来表现人们生存的荒诞。  相似文献   

16.
三维解读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他早期的童话作品却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夜莺与玫瑰》以其深刻的主题、纯美的意象、诗化的语言和戏剧化的情节使它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其作品的艺术美、精神至美和美文思想又使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他对生死和人生的哲理思考也在作品中有深刻的反映。所以,只有从文学、美学和哲学的三维视角才能比较全面地解读王尔德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7.
青年诗人朱山坡的诗,在题材和主题上较多表现生活底层中弱势群体生存的无奈与不幸以及诗人对内心情感的尽情宣泄;在构思上,带情节性的叙事新鲜奇特;语言表达上平易、通俗、形象、随意铺排却又畅快淋漓,读后给人耳目一新、颇具震撼力之感。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主义剧作家易卜生的晚期作品带有明显的象征主义倾向 ,文章分析了《海达·高布乐》一剧中三种看似普通的事物所含的象征含义 ,以及它们对主题、人物、结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解构王小波     
王小波的小说与小说、小说与杂文、他的作品和李银河的著作,存在明显的互文性。已经过时的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造成他的反乌托邦小说的根本缺陷。不但社会批判主题和虐恋主题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矛盾相互消解,即在虐恋问题上也暴露出作家思想的不确定性。他的自由主义在知识结构和思想结构上存在严重的欠缺,其杂文不触及现实生活中最迫切最重大的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明初《录鬼簿续编》记述了罗贯中创作《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部杂剧,却无创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记录,故而许多学者否认罗贯中拥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著作权。但若从杂剧《风云会》的题材选择、思想倾向、人物形象、情节设计、文字语言等方面同《三国演义》、《水浒传》加以对比,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内在关联。在未发现新的文献资料之前,戏曲家罗贯中拥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著作权或部分著作权的观点,仍不失为一种最可信、最合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