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单锚泊船走锚机理的分析,提出一种利用测力传感器测定锚链张力的,对锚泊船进行走锚预报,并可连续监测抛锚和起锚全过程锚链的受力情况,以判断锚是否抓底或离地,可大大提高锚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分别给出三种锚泊状态,即船体运动比较平缓、大风浪和走锚下求解锚链对船体作用力的方法.对于有铺底锚链时的静态锚链作用力的计算,着重介绍了两种新的方法——迭代法和优选法.最后通过计算实例,得出了若干结论.为实现完整的锚泊仿真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船舶撞击锚泊防撞系统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关系,根据动能定理和锚链力求解方程,计算船舶正面撞击锚泊拦阻系统时锚泊系统的动能和力做的功,主要考虑船的动能、锚与海底的摩擦力做的功以及锚链力做的功.在模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船舶的动能变化量基本上等于摩擦力和锚链力做功之和.说明摩擦力和锚链力做功抵消船舶动能可以作为拦阻系统初步设计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依据水流作用下锚链的数值分析模型,提出了应用Chebyshev多项式拟合建立锚链张力与锚链顶端位置函数关系的近似方法,该锚链函数多项式可方便地用于波浪与锚泊结构物相互作用的实时模拟中。计算中按静水和有流两种情况,应用二维和三维Chebyshev多项式,建立了锚链顶端水平和垂向拉力与锚链顶端水平、垂向位置,及水流速度的函数关系。锚链分析模型采用分段外推-校正方法计算,在无流、均质锚链情况下,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5.
对渔船锚泊时的锚链动力负荷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考虑风、浪、流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锚链动力变形方程,着重分析了二阶波浪力导致的相当高的系泊张力.针对钢丝绳及有档电焊锚链,分别计算了其在特定海况下的最大拉力,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锚链振动频率检测技术是为解决舰船走锚预警问题而研究的。利用模拟实验装置,初步研究锚链质量对锚泊时锚链振动频率的影响,对质量为155 g、325 g和475 g的锚链进行振动频率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锚泊环境相同的情况下,锚链质量会明显影响锚链的振动频率;锚链越重,其振动频率越大,振动频率平均极大值与平均频率的比值、最小极大值与平均频率的比值越小,两个比值均可结合舰船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作为走锚预警的频率阈值。结论可为基于锚链振动频率变化的舰船走锚预警技术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风浪冲击下锚泊渔船的锚链动力负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渔船锚泊时的锚链动力负荷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考虑风,浪,流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锚链动力变形方程,着重分析了二阶波浪力导致的相当高的系泊张力,针对钢丝绳及有档电焊锚链,分别计算了其在特定海况下的最大拉力,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结合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开发,建立了船舶锚泊操纵运动数学模型,以预报分析船舶在锚泊操纵全过程中各种动态运动响应.提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锚抓底力的数学计算模型,并计入抓底走锚等影响,给出了具体的数值计算方法.整个模型包括:水面船舶采用MMG模型来进行建模,并计入低速时水动力的影响;水下锚链因其运动是一种三维动态运动,采用针对海洋缆索系统的集中质量法来描述其运动;锚自身因其尺度很小,在确定其抓力的基础上将其视为锚链的一个节点,溶入到锚链的运动控制方程中去.最后,应用该模型对一水面船舶进行了锚泊操纵运动计算,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锚泊操纵性能,给出了一些规律性的定性结论.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大风期间船舶的锚泊安全,根据天津港锚地的具体情况,计算大风条件下天津港各锚地的安全出链长度和船舶之间的安全距离,制定天津港锚地大风条件下的锚泊船预警标准,建立可用于上述条件下的锚泊船实用安全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制天津港锚地大风条件下的锚泊船安全评估系统软件.该软件可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大风风速预报,提前若干小时动态直观地给出天津港各锚地在未来大风条件下的预警等级,使得海事管理部门在大风来临前能够对锚泊船的锚泊状态进行安全确认,以减少大风来临时走锚和碰撞事故的发生,达到保障船运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海洋潮流能是一种利用价值高、潜力巨大的新能源.漂浮式潮流电站是潮流能开发的一种典型方式,发电装置运输至目标海域之后,需要依靠系泊系统长期停泊,故必须计算分析其在各种外载荷作用下的运动性能,合理设计锚泊系统,避免漂浮式电站发生倾覆的可能性.对2×100 kW潮流发电装置进行锚泊系统设计,并尝试在系泊线中加入非线弹性拉伸材料(高弹性索).根据装置的特点设计了3种不同的锚线布置方案,利用AQWA软件对整个系泊系统进行时域耦合分析,并对不同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加入高弹性索可以有效的降低锚泊链的最大拉力,同时高弹性索具有质量轻的优点,加入高弹性索可以降低普通锚链的用量,减轻系泊系统重量.经过多次试算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给出了最终的锚线设计形式,证明了加入高弹性索的锚线设计形式适用于漂浮式潮流电站,能够满足潮流电站在强流、大载荷等特殊条件下对锚泊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报告鸡法氏囊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症状,剖检情况及诊断,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