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藻酸钠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活性炭、明胶等8种固定化载体筛选的基础上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并对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在催化制备大豆异黄酮活性苷元染料木素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β-葡萄糖苷酶在0.20%戊二醛溶液中交联2 h后再与20 g/L海藻酸钠混合,然后逐滴加到4 g/LCaCl2溶液中,固化1 h后过滤、洗涤得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为83.67%。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以及与底物的亲和力都有所提高,最适pH值基本不变。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6次后其活力仍保持90.94%,染料木苷转化率达60.02%。  相似文献   

2.
以自制的壳聚糖微球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考察了壳聚糖浓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并采用吸附-交联法和交联-吸附法两种方法对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当壳聚糖:2%乙酸溶液=1∶20(w/w)时,最适合制球,成球粒径平均约为1.5mm.(2)采用交联-吸附法时固定率为43%,储存5天后剩余酶活力为67%,10天后剩余酶活力为52%,采用吸附-交联法时固定率为32%,储存5天后剩余酶活力为60%,10天后剩余酶活力为43%.因此,优化的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为交联-吸附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在重组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对重组菌P.pastoris KM71/pPIC9K-bgl1/pPICZ A-pdi进行3.6L罐发酵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当诱导温度28℃,初始诱导菌体浓度50g/L,诱导阶段甲醇体积分数1.0%时,酶活力最高,能达到1452U/mL。同时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法对β-葡萄糖苷酶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当壳聚糖质量浓度0.03g/mL,戊二醛质量浓度0.008g/mL,游离酶添加量400U/g(1g壳聚糖微球加酶量为400U),固定化吸附时间20h时,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最高,达到65.4%。以800g/L葡萄糖为底物,优化的转化条件下连续转化6次,低聚龙胆糖产率仍达到15.2%,显示出该固定化酶具有较好的持续利用性及较高的低聚龙胆糖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真菌α-淀粉酶,首次作为海参饵料添加剂考察了固定化的最适条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质量分数2.5%,加酶量15%,CaCl2质量分数2%,固定化时间1.0 h固定化酶活力最高.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范围在55~60℃,最适pH在5.0~5.5之间.固定化酶在添加量为0.16 mg/g(干饵料),酶解时间25~30 min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微球形固定化α-葡萄糖苷酶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粉末状壳聚糖制备成微球形多孔载体 ,采用吸附 -交联的方法将TGL固定化 .研究表明 ,制备微球形多孔壳聚糖载体的关键取决于壳聚糖原料的分子量分布、壳聚糖的稀酸溶液浓度以及凝结液的组成等因素 ;当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 10 5左右 ,壳聚糖溶液浓度为 2 .5% ,凝结液组成为 2mol/LNaOH∶4 0 %甲醛 =3∶2 (体积比 )或2mol/LNaOH∶甲醇 =3∶1(体积比 )时 ,可制得微球形多孔壳聚糖载体 .最佳固定化条件研究表明 ,对于脱乙酰度为 88%的壳聚糖载体 ,加酶量为 3× 10 5Unit/g时 ,在 pH 6.0条件下 ,室温吸附 8h ,然后用 2 .0 %的戊二醛在 4 5℃交联 9h ,可得到固定化酶的活力为2 .34 2× 10 5Unit/g ,酶活力回收率为 78.1% ,并具有较好的强度 .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固定化酶载体小球的研究及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50×104,100×104,200×104)的成球情况及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对固定化酶活力、酶活性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50×104的壳聚糖为最适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载体. 自设计方法制备了毫米级壳聚糖小球,较传统方法更加简单、快速. 湿润壳聚糖小球直接干燥和采用体积分数为30%的甘油处理后干燥对比实验表明,后者能够保持小球湿态时的结构,既保证了酶的固定化效果,又有利于载体的工业储存.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固定化技术及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明胶作为载体,对壳聚糖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以制成的固定化壳聚糖吸附水中Cu2+和Cr6+。结果表明:分别用2%(质量分数,下同)的海藻酸钠、(1%的聚乙烯醇+1%的海藻酸钠)、(1%的明胶+1%的海藻酸钠)固定壳聚糖,成球性及机械性能理想。比较了壳聚糖质量、pH值、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0.20 g壳聚糖与(1%的聚乙烯醇+1%的海藻酸钠)载体混合,溶液pH值为6.5,吸附时间为8 h,Cu2+去除率达99.89%;0.15 g壳聚糖与(1%的聚乙烯醇+1%的海藻酸钠)载体混合,溶液pH值为4.5,吸附时间为10 h,Cr6+去除率达98.64%。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珠经戊二醛活化,再用甲醛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后,用于固定酪氨酸酶。研究了戊二醛体积分数、甲醛体积分数、pH值以及给酶量对壳聚糖固定化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壳聚糖固定化酪氨酸酶的性能。结果表明:甲醛改性壳聚糖固定化酪氨酸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戊二醛的体积分数为3%,溶液pH=8.0,甲醛体积分数为5%,给酶量为105 U/g载体。载体与戊二醛交联后,载体经甲醛处理再与酶反应,得到的固定化酶显示出很高的使用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片状载体和偶联DEAE的纤维素微球作为固定化载体,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制备固定化胰蛋白酶,研究交联剂浓度、时间、交联温度等条件对交联效果的影响,并对固定化后的胰蛋白酶的效果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在片状载体和纤维素微球上,固定化最适条件大致相同,最适交联剂浓度为2%,胰蛋白酶浓度为3%,最佳交联时间为10h,交联温度和固定化温度均为10℃.纤维素微球和片状载体在相同条件下酶固载量分别达到145mg/g和112.6mg/g,活力回收率分别为17.3%和14%.两种载体相比,纤维素微球作为固定胰蛋白酶的载体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对黑木耳的利用开发,研究新型的固定化载体,以黑木耳凝胶作为载体对碱性蛋白酶进行固定化.选择交联法作为固定化方法,分别以戊二醛质量分数,交联时间,pH值及酶液添加体积为因素对固定碱性蛋白酶工艺进行分析.采用响应面法(RSM)分析得出固定化的最佳条件:戊二醛质量分数为12.865%,交联时间为2.531 4 h,pH值为9.367以及酶液添加体积为4.137 mL.通过试验验证得到酶活保存率为50.89%,为预测值的99.47%,能够建立较好的固定化模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剂热法和改进的St?ber水解法制备了Fe_3O_4@SiO_2磁性纳米粒子,并用透射电镜对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采用聚多巴胺辅助法将β-葡萄糖苷酶固定在磁性纳米粒子上.具体考察了加酶量、多巴胺质量浓度和固定化时间等因素对酶活和酶固定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当加酶量为50,U/g、多巴胺质量浓度为1.6,mg/m L、固定化为24,h时,所制备的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25.01,U/g,明显优于传统戊二醛交联固定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  相似文献   

12.
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构建了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研究了固定化和游离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固定化和游离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pH均为4.5;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为60℃,比游离酶低5℃;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pH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明显高于游离酶,但热稳定性略低于游离酶;固定化和游离β-葡萄糖苷酶的表观米氏常数和米氏常数分别为0.52 mmol/L和2.4 mmol/L;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重复分批酶解10 g/L的纤维二糖,其操作半衰期为31 d左右.  相似文献   

13.
硅藻土强化吸附壳聚糖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针对壳聚糖颗粒机械强度不够和比表面积不大的缺点,用无机多孔材料硅藻土(celite)在低压下强化吸附壳聚糖,再用戊二醛使其活化,以此为载体通过共价结合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以酶活和回收率为指标,讨论了活化、固定化及酶反应的不同条件对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酶活和回收率的影响。当戊二醛溶液质量分数为5%、pH值为8.5;酶固定化温度为27℃,固定化pH值为7.6,固定化时间为12~18h时,为最佳固定化条件。固定化酶的酶活可达10000mol/s左右,回收率约为40%。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载体有良好的强度。  相似文献   

14.
水滑石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研究了阴离子型层状材料—水滑石(LDHs)作为载体,经过戊二醛活化处理后采用共价结合的方法固定化木瓜蛋白酶。讨论了层板电荷密度对固定化酶活的影响,并优化固定化时间、温度、pH值、给酶量和戊二醛质量分数等固定化条件,实验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是给酶量为每0.5 g载体固定16 mL 10 g/L的溶液酶,固定化温度15 ℃,pH7.0,固定化时间12~24 h,与2 mL质量分数为0.5%的戊二醛交联,所得固定化木瓜蛋白酶酶活回收率平均可达55%左右。  相似文献   

15.
微胶囊法和交联法固定化磷脂酶A1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不同固定化磷脂酶A1的方法,即交联法和微胶囊法,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磷脂酶A1.通过考察固定化载体和固定化酶的性质以及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等,比较两种固定化酶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微胶囊包埋法固定化磷脂酶A1工艺较佳.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固定化蚯蚓纤溶酶及其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荆,用吸附交联法固定蚯蚓纤溶酶,对蚯蚓纤溶酶的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酶的各种性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酶固定的最适条件:1 g用pH为6.5的磷酸盐缓冲液浸泡的壳聚糖载体与5 mL体积分数为1%戊二醛在25℃交联8 h,充分洗去戊二醛之后,加入蚯蚓纤溶酶13 U,4℃吸附6 h,充分洗去未交联的游离酶,酶活力回收最高大约为63%,固定化酶的比活为0.082 U/mg.固定化酶,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均为50℃,游离酶的最适pH值为8.5,而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为8.0,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均比游离酶有所提高,游离酶、固定化酶都能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固定化酶不再水解BSA.  相似文献   

17.
乙酰胆碱酯酶壳聚糖膜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鲜母鸡血为材料,30%~70%(V/V)乙醇分步沉淀制备粗酶制剂,再经DEAE-Cellulose与Sephadex G-75 柱层析,部分纯化鸡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AChE),再以壳聚糖制备成膜作为载体,采用吸附-交联法固定AChE制备壳聚糖酶膜,分别考察制备壳聚糖酶膜的壳聚糖浓度(0、0.05、0.1、0.15、0.2g/ml),壳聚糖酶膜的吸附时间(2、4、6、8、10、12h)和吸附温度(0、4、25、30、37℃),以及戊二醛质量浓度(0.2%、0.4%、0.6%、0.8%、1.0%),戊二醛交联时间(40、80、120、160、1200min),戊二醛交联温度(0、4、25、37℃)和给酶量(0~2000U/ml)对壳聚糖酶膜固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鸡红细胞AChE粗酶制剂的部分纯化倍数为12倍时,活力回收34.1%.优化的固定化条件是以0.1g/ml壳聚糖溶液制备载体膜,采用950 U/ml的酶液(蛋白质含量为 0.43 mg/ml),在4℃下吸附10 h,再以质量浓度为0.6%的戊二醛溶液4℃下交联2h.此条件下制备的酶膜活力达11.5 U/cm2,活力回收达 30%.  相似文献   

18.
选用海藻酸钠(CA)和聚乙烯醇(PVA)混合物作为包埋载体,对经富集培养的以反硝化聚磷菌为主的活性污泥固定化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包埋菌体量、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沸石添加量和交联时间对固定化菌除磷效果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包埋菌体量和沸石添加量这2个显著性影响因素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固定化反硝化聚磷菌的最佳包埋条件是:PVA质量分数为8%,CA质量分数为3%,包埋菌质量体积浓度为25g/L,沸石质量体积浓度为20 g/L,固定化小球交联时间为18 h.  相似文献   

19.
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果胶酶进行固定化分析,探讨了温度、pH值、时间、加酶量、戊二醛浓度、交联温度、交联时间对果胶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固定化果胶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温度为40℃,pH值为5.5,固定化6 h,加酶量为0.75 mL/g树脂,戊二醛体积分数为0.1%,交联温度为4℃,交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固定化果胶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到80%以上.酶学特性试验表明,固定化果胶酶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4.0,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和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探讨了固定化条件、固定化漆酶及游离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包埋法和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的最佳条件分别为海藻酸钠浓度3%、CaCl2浓度1.5%和海藻酸钠浓度2%、CaCl2浓度2%、壳聚糖浓度1.5%、戊二醛浓度1%.两种固定化漆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相同,分别为5.0和30℃,游离酶pH为4.6,温度20℃.包埋法固定化漆酶、包埋一交联法固定化漆酶和游离酶的米氏常数分别为3.3,2.8,1.22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