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甲仑榴莲挥发油成分,为开发利用榴莲资源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榴莲果肉及内果皮中的挥发油,采用GC-MS法和NIST98谱图库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榴莲果肉中鉴定出11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8.86%,其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分别为环十六烷(43.59%),9-十六碳烯酸乙酯(11.17%),十六烷(10.59%),棕榈酸乙酯(9.12%),以烷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从榴莲内果皮中鉴定出11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5.73%,其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分别为十六烷(25.71%),2-十四烯(E)(22.41%),9-十六碳烯酸乙酯(13.56%),苯乙烯(13.45%),以烷类和烯烃类为主.结论:为榴莲挥发油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马桑叶和茎中的挥发油,并采用气-质联用(GC-MS)方法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了马桑叶和茎中的挥发油成分中的20及26种化合物,马桑叶挥发油中所鉴定出的主要成分为二苯胺和邻苯二甲酸异丁酯,含量分别为10.22%和10.07%.马桑茎挥发油中鉴定出的主要成分也为二苯胺和邻苯二甲酸异丁酯,但含量与马桑叶中不同,分别为1.61%和1.05%.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SFE-CO_2)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枸骨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离和分析这两种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从SFE-CO_2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检出80个成分,鉴定出其中的47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2.32%,含量最高的组分为蒲公英甾醇;从SD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检出48个成分,鉴定出其中的15个,占挥发油总量的78.91%,含量最高的组分为β-桉叶醇。两种方法提取枸骨叶挥发油的化学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因此可根据生产需要,选用不同方法提取枸骨叶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草果中的挥发油,GC-MS分析不同产地草果挥发油的成分.抑菌实验采用K-B法(标准滤纸片法),对白色念珠菌标准株SC5314、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耐药株23#、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从草果中共鉴定出73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12个,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60%以上.4...  相似文献   

5.
红花香雪兰挥发油提取方法及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萃取以及微波萃取方法提取红花香雪兰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共鉴定出9类78种化学成分.其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沉香醇(30.511%)、二甲基亚砜(24.191%)和α-松油醇(18.701%);有机溶剂萃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主要是烃类化合物(68.656%),沉香醇、二甲基亚砜和α-松油醇也具有较高的相对含量;而微波萃取方法获得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脂肪酸(51.369%),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分别是18.691%,17.387%和15.291%.这说明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成分各不相同,它们的联合运用可以相对全面地分析香雪兰挥发油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光皮木瓜鲜果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重庆光皮木瓜鲜果挥发油中分析和鉴定出101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43%,其中以酯类、烃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65.8%、11.29%和7.22%.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三种唇形科植物紫苏叶、荆芥及广藿香用不同方法提取所得挥发油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差异,为其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提取法、冷浸法分别对紫苏叶、荆芥、广藿香挥发油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紫苏叶挥发油中共鉴定44种成分,其中7种为共有成分,主要包括石竹烯、细辛脑、芹菜脑、叶绿醇等,且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三种方法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62%,2.7%,3.03%;从荆芥中共鉴定出50种成分,其中9种为共有成分,主要包括L-薄荷酮、胡薄荷酮、植醋酸等,三种方法挥发油的率分别为0.42%、2.47%和2.5%;从广藿香挥发油中共鉴定30中化合物,其中9种共有成分,三种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12%,1.48%,2.56%。不同方法提取的三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得率的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主成分含量及微量组分组成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水蒸馏法提取野生植物红蓼茎叶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鉴定了其化学成分,采用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得到结果为:检出18个色谱峰,鉴定出13种化合物,丙烯基苯甲醚为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3.66%,其他成分占总含量的17.34%.  相似文献   

9.
黔产黑骨藤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黔产黑骨藤全株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并结合标准谱库的检索,从得到的44个化合物中鉴定了27种成分,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93.2%.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45.6%.明确了黔产黑骨藤挥发油成分及其含量,为提高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楚雄杜仲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楚雄杜仲叶挥发油,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99个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定量测定了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7.80%.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超声辅助浸提法和索氏提取法三种方式提取藏红花花瓣及雄蕊中的挥发油,用GC-MS分离鉴定成分并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化合物49种,水蒸汽蒸馏法、超声辅助浸提法和索氏提取法分别分离鉴定出43、27、21种组分,且共有6种相同成分.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组分中含有如芳樟醇、优葛缕酮、柏木脑等独有成分,且藏红花醛含量可达40.31%,索氏提取法挥发油提取率最高,为6.04%.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水蒸汽提取挥发油在280μg/mL时清除率效果表现最佳为44.17%.还原力测定实验及总抗氧化能力实验中,索氏提取物表现出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桂南山姜茎叶和毛红豆蔻茎叶的挥发油,以不同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桂南山姜茎叶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了65个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成分的95.40%;从毛红豆蔻茎叶的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出了71个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成分的92.38%.  相似文献   

13.
  比较分析喉咽灵口服液与方中野菊花和威灵仙的挥发性成分。取喉咽灵口服液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野菊花和威灵仙挥发油,用GC-MS对其分析鉴定和比较,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喉咽灵口服液全方共鉴定出24个成分,野菊花挥发油鉴定出34个成分,威灵仙挥发油鉴定出27个成分,其中喉咽灵口服液全方鉴定出的成分占其挥发油样品总含量的98.14%;野菊花为81.95%;威灵仙为93.64%。喉咽灵口服液、野菊花和威灵仙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复方玉屏风与单味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复方玉屏风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与单味药材挥发油成分进行对比.从复方玉屏风挥发油中分离出124个峰,确认了其中6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0.51%,其组成不同于单味药材挥发油.复方挥发油成分并非构成复方的单味药材挥发油成分的简单加和.  相似文献   

15.
中药枳实与枳壳挥发油成分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实与枳壳挥发油,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对比分析.鉴定出枳实挥发油成分中的15个化合物,占提取所得挥发油总量的93.81%.主要成分为柠檬烯(41.20%)、芳樟醇 (26.10%)、异松香烯 (7.32%)、1,3,3-三甲基-2-乙烯基-环己烯 (5.56%).鉴定出枳壳挥发油成分中的51个化合物,占提取所得挥发油总量的99.87%,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40.90%)、芳樟醇 (13.13%)、2-十一烷酮 (10.80%)、γ-松油烯 (8.66%).研究结果表明枳实与枳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大部分相似,柠檬烯是枳实、枳壳具有理气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暗紫贝母超临界CO2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暗紫贝母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NIST谱库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对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GC-MS分析显示,从暗紫贝母挥发油中共分离得到39个组分,并鉴定其中32种成分,包括酯类化合物(26%)、醇类化合物(21%)、烷烃类化合物(20%),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有1-二十三醇(3.61%),七氟丁酸三十四烷基酯(3..59%)和反式-(2,3-二苯基环丙基)甲基苯基亚砜(3.24%)等.[结论]本研究完善了暗紫贝母挥发油的成分及其相关含量,为暗紫贝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猪肚木叶中的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出27个峰,鉴定出2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85%.猪肚木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6.08%)、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3.82%)、正十六碳酸(8.32%)、(Z,Z,Z)-9,12,15-十八碳三烯-1-醇(9.61%)等.  相似文献   

18.
尝试快速分析吴茱萸果实中的挥发油组分,为后续的吴茱萸功效-毒性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吴茱萸挥发油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和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一共含有48种化合物,占吴茱萸挥发油含量的93.99%,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Z)-罗勒烯(60.57%)、(E)-罗勒烯(9.11%)、月桂烯(5.94%)、石竹烯(1.78%)、β-榄香烯(2.04%).吴茱萸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使用GC-MS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鉴别它的有效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分析中药白鲜皮中挥发油类成分组成,探讨其潜在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鲜皮中挥发油类成分,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类成分进行分离和分析鉴定。从白鲜皮挥发油中分离出36个化学成分,通过质谱数据库鉴定出其中匹配度高于90%的25个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是烯类成分(37. 84%)、醇类成分(4. 06%)、芳香醚类成分(2. 25%)和芳香烃类成分(2. 03%)。通过与文献报道比较,不同产地白鲜皮挥发油成分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抗菌活性可能与α-蒎烯、β-蒎烯、茴香脑、麝香草酚甲醚和榄香醇等成分有关。白鲜皮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复杂,以烯类成分类成分为主,研究结果为中药白鲜皮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质量控制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苦瓜挥发油,蒸馏物用乙醚萃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三维荧光光谱法进行分析.GC-MS鉴定出25种活性成分,三维荧光光谱确证了苦瓜挥发油的荧光指纹性.提供了一种研究天然产物中挥发油成分的新方法,对于天然产物中挥发油的提取和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