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用WLC网络模型对七鳃鳗神经系统进行建模,提出一种计算最大李亚普诺夫指数的新方法——改进的小数据量法,典型非线性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同Wolf方法相比,新算法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基于新算法的数值仿真表明,当没有外界刺激时,七鳃神经系统处于稳定状态,随着外界刺激的不断增加,七鳃鳗神经系统逐渐进入混沌状态,但是,当外部刺激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七鳃神经系统又回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中随机共振现象的研究对于分析大脑系统的行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模拟大脑系统中检测信号的机制,提出使用信噪比、互相关系数、互信息率对比评价方法,对EEG动力学模型中随机共振现象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EEG动力学模型不但存在着周期随机共振现象,同时也存在着非周期随机共振现象.此研究为大脑系统中存在着随机共振现象的观点提供了一种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新混沌现象及其产生机制,从而便于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混沌。通过混沌理论对一类新型混沌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发现它具有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利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和数值仿真技术,研究了这类混沌系统的混沌吸引子及其维数、李雅普诺夫指数、初值敏感性、耗散性、分岔图和全局吸引域等性质,丰富和发展了混沌理论。此混沌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可以用于保护数据安全和图像加密。  相似文献   

4.
模型间歇振荡器的混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雷达发射机中的间歇振荡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相空间图、功率谱分析法、平均位移法和Lyapunov指数对该模型仿真产生的时间序列和实测信号进行了分析,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间歇振荡器所产生的高频脉冲序列具有混沌特性,所推导的数学模型和分析结果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混沌系统的改进函数投影同步一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混沌系统的改进函数投影同步问题,该种同步可使两个混沌系统渐近同步于一个期望的比例函数矩阵。对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混沌系统,给出改进函数投影同步控制器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分别以混沌Chen和混沌Newton-Leipnik系统及超混沌Chen和超混沌Henon-Heiles系统为例证实所提算法。理论分析及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Buck变换器仿真模型及分岔与混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芳  王开艳  李强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4):5824-5826,5831
对工作于电流连续模式下的电压控制型Buck变换器,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建立了一个对其非线性现象进行研究的仿真模型。根据其结构、电路参数及不同的工作条件,该模型可分别从时域与相图的角度对Buck变换器中的分岔与混沌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仿真,观察到了以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容作为分岔参数的混沌现象及系统输出特性,在V-I相图中观察到了系统由稳定到混沌的演化过程。所有仿真结果均与以往的理论分析相符,因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该建模方法也适用于其它DC/DC变换器。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近提出的临界混沌系统,在其相应的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基础上,通过给每个模糊规则后件施加一类扰动并调节这些扰动,深入研究了该混沌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除了具有已经发现的由镜相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复合结构外,该混沌系统仍然具有尚未发现的由压缩和拉伸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其他复杂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沌神经网络模型的模糊预测控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窦春霞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0):1372-1375
由于混沌时间序列内部确定的规律性,其重构出混沌吸引子的相空间具有高精度短期预测性,为此,本文根据非线性,大时滞系统的时间序列及所得的Lyapunov指数规律,计算出系统的饱和嵌入维数和可预报尺度,并以此为指导,采用混沌神经网络重构混沌时间序列相空间,该混沌神经网络即便在网络输入不完整或发生变异的情况下,仍能对系统作高精度预测,在此基础上,又将预测模型与模糊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预测控制决策,实现了非线性,大时滞系统高精度的自适应控制,将该控制应用在单元机组负荷控制中,仿真表明该控制具有实时性,容错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个新的三维连续自治混沌系统.该系统含有4个控制参数,2个不同的非线性乘积项,并且方程式中含有指数形式的非线性项e(dz).利用理论推导、数值仿真对系统的基本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岔图、Lyapunov指数图、Poincaré映射和相图等分析了控制参数变化时,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新系统不但和Lorenz系统族有类似的性质,而且又呈现不同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应用混沌动力学方法分析和计算了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混沌特征参数,包括关联维,Lyapunov指教及局部可预测性.证明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具有有限的关联维,正的Lyapunov指数及短期可预测和长期不可预测的特点.运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具有混沌特性,这一结论为激光雷迭的目标检测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类具有物种流动时特定区域内的种群增长差分方程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给出了Lyapunov指数随参数变化的图形,验证了混沌现象的存在.采取OGY参数微扰法进行混沌控制,使种群稳定到不动点和周期2轨道,消除了种群的混沌现象.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动态模型的Chua混沌系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hua混沌系统的稳定控制问题。采用模糊动态模型逼近非线性混沌系统 ,将非线性混沌系统模糊化为局部线性模型。采用隶属函数最大法设计控制器 ,克服了并行分配补偿法求解公共正定矩阵P的困难 ,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出确保模糊动态模型全局渐近稳定的新型控制器。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模糊控制器简单 ,规则少。此方案也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混沌系统中 ,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将参数扰动直线控制法引入到双寡头有限理性广告博弈模型中,建立了双寡头广告直线控制模型。研究两种不同情况下企业对系统进行控制,一是在NASH均衡点附近时引入直线控制,另一种是在较远的点时引入直线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发现,初期控制成本和控制效果依赖于企业控制点的选择和增益矩阵k的取值,在同一个控制点,控制效果与k值密切相关。同时指出对于处于混沌状态的企业,应选择在两企业的广告投入量位于NASH均衡点附近或两侧时,进行控制,将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混沌理论的上海股市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资本市场的非线性动力学方法,使用重构相空间技术重构了上海股市的相空间,描述了其二、三维演化趋势图,并分别计算了关联维数,得到了它的饱和嵌入维数,说明上海股市是具有分数维结构的低自由度混沌系统,计算了最大Lyapunov指数。通过计算表明,上海股市是混沌系统,进一步解释了上海股市非线性复杂性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孙艳霞  王增会  陈增强  齐国元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1):5920-5923,5928
通过分析了经典的粒子群优化中单个粒子模型,发现其具有混沌Hopfield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粒子群优化模型,该模型不像以往的粒子群算法那样包含随机参数,而是一个确定性的混沌Hopfield神经网络群,其搜索轨道展现了从混沌到周期分岔再到汇的逆周期分岔演化过程.初始混沌式搜索模式展宽了搜索范围,逆周期分岔演化过程决定了搜索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另外,理论上给出了新的粒子群优化的收敛性结论.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与经典的粒子群优化结果的不同点,并且说明了混沌粒子群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消噪的混沌多元回归日径流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小波消噪理论对水文序列中的噪声进行了处理,然后利用混沌理论中的相空间重构技术计算出饱和嵌入维数作为多元回归模型的可控变量个数,将小波、混沌和多元回归方法结合起来对日径流进行了预测。与消噪前相比,消噪处理后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有了明显提高:预测合格率提高8%,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9.53%。因此在对水文时间序列进行混沌分析和预测之前,对其进行小波消噪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一类基于遗传算法无限种群模型的协同进化系统,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一类新的协同进化系统,并推导出了它在单基因位情况下的动力方程.对新系统在稳态情况下的复杂动力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图、分岔图和Lyapunov指数谱图,严格地证明了该系统具有混沌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