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读往来     
马年刚到,编辑部又收到不少热心读者的来信。以下选登其中两封,并向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自然探索杂志社: 春节好!我是《大自然探索》的忠实读者,非常热爱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在黑龙江有很多湿地、森林,但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这是整个地球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如果我们人类不抓紧保护,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很多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以后只能在这些刊物和照片上看到了,所以我便买或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之类的书刊收藏,《大自然探索》是我收藏之列,我们黑龙江办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自然保护意识的觉醒,人类加大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野生动物数量增加,但伴随而来的是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日益加剧。那么,当人和野生动物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野生动物呢?  相似文献   

3.
任天 《科学之友》2013,(10):54-55
为野生动物拍摄的照片中不乏令人惊叹之作。它们充满了大自然的美丽、自由、野性和优雅。摄影者与我们分享这些图片,是为了唤起人们关心野生动物的保护现状,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事业中来。梦幻般日落下的象群在东开普省一个梦幻般的日落时分,象群的女家长正悠然自得地吃草。这张照片拍摄于南非的卡里埃加。  相似文献   

4.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当今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之一,这里不仅植物种类众多、品种齐全,而且还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墨脱自然保护区内就有国际级保护野生动物Ⅰ级14种、Ⅱ级8种,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Ⅰ级21种、Ⅱ级45种,而在众多被保护的野生动物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藏羚牛。 藏羚牛,学名扭角羚牛,俗称羚牛;主要生活于西藏藏东南地区,属国家一类珍稀保护动物。据说大峡谷内一群羚牛少则几头、多则几十头。因此,寻找它当然就成为我们穿越大峡谷的重要任务之一。此行,我是跟随西藏林业厅组织的专家考察组…  相似文献   

5.
义象救主     
在西双版纳小勐腊地区北部,有一片广袤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这是一片由傣家兄弟岩香罕和岩里特自发建立的动物保护区。岩香罕和岩里特自幼一起长大,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两人情同手足。更为奇特的是,长大成人后,他们分别娶了娈生姐妹玉金和玉银为妻,两场婚礼同时进行。再之后,一直致力于动物保护的岩香罕与岩里特联手建立了这片野生动物保护区,并为它取名为“骚多利野生动物区”,意即希望它永远年轻美丽。  相似文献   

6.
包括对野生动物在内的自然保护工作,不仅对维持自然界合理的生态平衡和开发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经济资源至关重要,而且对科学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民主德国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本国的自然保护工作。而动物园在研究和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他们在这方面的许多好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野生动物及其保护区,不少人都会首先想到深山密林。然而,在都市里其实也生活着不少野生动物。因此。一些生物学家建议在都市也要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近年来.“伦敦野生生物信托”组织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他们已经在伦敦市区建立多个小型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开发生态旅游的初衷是善意的,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现状,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并把旅游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然而,英美科学家的新研究发现,善意的生态旅游正在逐步沦为残害野生动物的“新杀手”。这些研究人员呼吁相关组织制定更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规范,以免野生动物遭受更多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实地研究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发现它们和对它们进行跟踪观察。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这一辈动物学家的梦想和奢望。2003年12月,我们在滇西北老君山上首次运用卫星全球定位技术跟踪滇金丝猴群,进行行为生态学研究。这次尝试将在中国陆生林栖野生动物研究、保护和管理历史上写下新的篇章。--作者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近期的研究报告称,癌症不仅夺走无数人的性命,也成了野生动物的主要威胁。 今天,超过10%的人类死亡是由于癌症造成的。现在科学家意识到,癌症能以同样的速率剥夺野生动物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异地引种驯化是现代拯救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抢救我国高原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经国家林业部批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四上青藏高原。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行程千里追踪和考察野生动物,足迹遍及北起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南至喜马拉雅山的广大地区,其间拍摄了大量野生动物的生态图片,为进一步的引种圈养野生动物收集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青海省境内的昆仑山,海拔在4500-5000米以上,这里雪峰连绵,两侧的荒漠草滩上,湖泊溪流错落有致,水资源相对充沛,是青藏高原珍奇动物的乐园。这…  相似文献   

12.
没有人烟,没有树木,这片被称为“无人区”的地方,却养育和保护了青藏高原众多的珍稀野生动物,野牦牛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冷冻动物园     
使人想在周五制工作日实行后,人们陪伴高堂,携带幼子去动物园游玩的情景与感受。其实,这篇文章告诉读者的却是另一个天地。采用先进的冷冻生物技术保护野生动物,繁殖野生动物。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携家带小去参观冷冻动物园,或在现在的动物园中观赏到早已在大自然灭绝若干年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冬季,陕西省平均气温达到了10的来的最低点,对于野生动物来说,严冬的确是一场灾难,鸟类频频死亡,兽类纷纷下山御寒、觅食。据陕西省野生动物抢救中心的统计数显示,自2002年12月以来,抢救中心共抢救各类野生动物30余只,这比往年多一倍。其中又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伤人事件为多发。由此,在人与动物的周旋中产生了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15.
城市野生动物,即是指能够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并繁衍的野生动物。有些城市野生动物,例如家鼠,其种群在生态上与人类息息相关。不同的城市区域支撑着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生存。从鸟类来看,其显著的特征是:适应城市生活的鸟类种群大多倾向于拥有更大的大脑,这或许会让它们在对付变幻莫测的城市环境时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6.
本旨在通过回顾全球范围内对两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结合对狐狸与寄生虫病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成果,探讨狐狸与两型包虫病传播之间的关系。全总结了世界各重要地区两型包虫病的流行与狐狸之间的关系,叙述了我国对于两型包虫病的生态学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分布的三种狐狸均为该病的终末宿主,同时强调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狐狸的野生动物包虫病生态学研究几乎空白,本指出,犬科等野生动物以及一些家善对于寄生虫病,尤其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就寄生虫病和其他疾病导致濒危物种受到严重威胁的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关于对包虫病易感的珍稀物种的保护的生物学的研究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7.
长鼻猴新探     
长鼻猴(Nasalis larvatus)又名大鼻猴、天狗猴,属灵长目(Primates)疣猴科(Colobidae),是婆罗洲的特产动物,也是世界著名的珍贵、稀有猴种。为了保护这种濒于绝灭的猴子,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林业部的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办公室,纽约动物学会国际野生动物保护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成千上万年中,多刺的非洲洋槐一直在为攻击性蚂蚁提供食物和庇护;与此同时,蚂蚁攻击企图吃洋槐叶子的动物,从而也保护了洋槐。这是一种典型的互利联盟。随着非洲野生动物数量的下降,科学家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假如动物不再吃洋槐叶子,会发生什么呢?为了迅速得到答案,他们用篱笆把一些野生洋槐围起来,这样一来,大象、长颈鹿及其他动物就无法吃到洋槐叶。  相似文献   

19.
植物的骗术     
在人们的认识中,自然界的植物似乎向来都是温文尔雅,不动声色。但科学家们发现,其实植物和人类一样有时候也要玩一下骗术,这是它们生存所必需的技巧或方式;一骗术大师兰花属植物是植物世界里最大的植物属,有20000多个品种遍及全世界。但它们的生存方式却各有不同,有些兰花属植物是靠散发的芬芳来吸引昆虫为它们传花授粉,而另一些兰花属植物则靠鲜艳的颜色或奇异的形状来招引昆虫。构兰生长在中国、日本、欧洲。蒙古和北美,目前,在一些地区构兰仍是野生植物。但由于人们大量的采集,这种极为美丽的植物正变得越来越少,在有些国家…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DNA指纹在野外数量调查中的应用冯文和(四川联合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4)大熊猫是我国特有、古老的珍稀野生动物,1984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列为世界上十种濒危动物之一。为了保护大熊猫物种,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管理规划,1974—197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