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中原经济区城市职能结构特征和分类进行了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科技制造物流和文教社保城市综合因子、居民服务和餐饮零售业因子、租赁建筑房地产业因子、信息金融业因子和能源设施因子5个影响中原经济区城市职能的主因子,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原经济区城市职能划分为5个主类、9个亚类.分析发现,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表现为整体职能层次不高,城市职能结构趋同明显,应有的优势职能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在对中原经济区整体功能定位与城市分工宏观层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城市职能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职能强度模型和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对城市群内各城市空间联系强度及结构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显示:(1)中原城市群各城市职能强度、综合发展质量及城市空间关联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核心-边缘”特征明显,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和断层现象;(2)中心城市存在单极化发展、职能弱化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的问题;(3)城市联系强度表现出强烈的城市发展质量水平特征、交通可达性与空间集聚性.  相似文献   

3.
以中原城市群的30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将19个国民经济行业归分为11个城市职能类型.基于各省辖市分行业的从业人员数据,运用最小需求量法、纳尔逊城市职能分类和城市专业化指数等方法,从优势职能、突出主导职能以及专业化指数3个维度对中原城市群2006-2018年的城市职能结构演化进行分析,并从城市性质、区域分工和社会联系等层面探讨了职能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职能演化体现出空间聚集性与地区差异性.城市职能主要以工业、建筑业、商业、金融和其他服务职能为主,其中郑州、驻马店和商丘等城市表现最为突出,体现出区域及门户型城市的独特发展优势.(2)职能结构演化的变动性不强.大多数城市职能变化不大,仅有郑州和洛阳等城市变化明显,表现了区域中心性城市的地位与优势.(3)突出与主导职能以商业、公共事业和交通邮电为主.郑州、洛阳的商业和科教职能较为突出,商丘和信阳以交通邮电职能突出,显示核心区和外围区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层次差异.(4)影响因素包含区域定位、城市发展阶段、城市规模及地理区位等方面,其中区域分工与城市定位起主导作用,城市发展阶段与经济水平决定着演进的方向,城市规模与地理区位强化或者减弱城市职能强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职能正经历着一场快速而深刻的变革。笔者依据城市职能三要素理论,运用区位商法、纳尔逊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城市职能规模、城市专业化部门、城市职能强度三个方面研究了我国地级以上的287个城市职能的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城市产业结构层次整体较高,部分城市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城市职能体系尚不完善、职能过于单一;城市规模分布不均衡,地域职能分工不明显;城市职能与城市规模存在密切关系,城市职能强度随城市规模变化而变化,城市职能体系随城市规模扩大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5.
运用区位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九个城市进行了统一的职能分类,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统计年鉴数据资料,以城市基本经济活动为基础,运用Morre回归分析和多变量聚类分析方法,对广西14个主要城市进行职能分类,共分出5个大类,4个亚类.在此基础上,采用纳尔逊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城市职能强度指数,对各个类型城市职能进行分析.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广西主要城市职能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7.
根据城市化的内涵,在建立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原城市群中9个城市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对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做出基本判断,将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化划分为3种梯度类型,并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8.
城市职能是以城市基本经济活动为基础的.采用2005年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以及劳动力与就业人口的统计资料,以城市基本经济活动为出发点,在多变量聚类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对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进行综合职能分类,共分出6个大类,然后进行简单的分析.最后提出河南省城市职能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形理论的中原城市群规模序列和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志伟  刘静玉  刘勇 《河南科学》2010,28(3):346-350
运用分形的有关理论对中原城市群的城镇体系的规模序列与空间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认为:在城镇规模序列结构方面,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的首位度相当突出,但中等序列的城市较多,中原城市群离成熟状态具有一定距离,且偏离程度较大,尚未形成完整的规模序列结构.在空间结构方面,城镇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空间相互作用一般,空间布局较分散.据此,进一步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金融等别城市及其空间运动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城市职能分类一直以专业化部门为基准,侧重于揭示城市职能的结构属性,却抽离了其空间属性.尝试采用产业识别方法,系统地研究城市金融职能问题.包括:根据金融产业成长阶段与金融职能特征两个条件,将城市划分为金融支点、金融增长极和金融中心三种金融级别类型;金融等别结构反映了三种类型城市的空间组合关系;金融等别城市通过各自的外部主导效应引发金融地域运动,造就了金融等别城市的空间运动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对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研究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的结果分析得出,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镇化进程缓慢、政策机制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建设政府主导的新型体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就业结构变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就业结构的分析,揭示出我国中部城市就业结构的一般变动规律.目前城市群地区的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较低,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还占据较大比重.各中心城市的就业结构表现为第一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逐步上升.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性行业的就业比重趋于下降而新兴行业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分形理论对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的优化对策,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长株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群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碎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和面积均匀度指数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集聚—碎化程度进行测度,结果发现:长株潭城市群及其核心区集聚与碎化均在同时进行,但主要以集聚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空间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城市联系愈来愈密切,并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选择城市主要外向服务部门从业人员指标,根据城市流强度计算公式,探讨其在城市联系定量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影响城市联系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加强城市联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尚  王发曾 《河南科学》2007,25(5):849-852
利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的测算,得出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探索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基于这两方面得到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沪宁杭地区城市群为例,阐明发挥城市群体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作用和机制,据此分析了鄂湘赣毗邻地区发展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并提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原城市群和郑汴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了城市综合竟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开封市2002年和2007年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并以中原城市群其他7个地级市作为比较.数据显示,5年间开封市的城市综合竟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中原城市群中排名还是比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还需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论文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以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为限制性因素,选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三大城市群的平均水平作为目标城市群,分别计算中原城市群相应指标的虚拟值和各个虚拟值占目标城市群相应指标的比重,经过分析认为:中原城市群经济是不整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