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着手,论述将环境成本纳入决策成本估算,即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重要性。就环境成本内部化过程中的企业行为、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决策加以分析,并探讨起源于居民运动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列举了其种种危害,进而提出了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方保护主义是我国当今司法公正的重要敌人之一,也是司法改革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难题.地方保护主义从破坏司法的统一性、权威性、独立性、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执行等方面影响司法公正.应从司法公正的角度思考地方保护主义,分析其对司法公正的危害并探讨防范的对策,从而维护司法公正,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地方保护主义的实质是一种政府经济行为,它的真正主体是地方政府,其本质特征是对中央政令的违背。所以,我们认为地方保护主义是违背中央政令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5.
李冬梅 《科技咨询导报》2012,(6):226-226,228
"地方保护主义"一词最先出现在经济领域中,已经遭到社会的广泛批评和否定。目前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所遇到的"地方保护主义",则是部分政府部门和领导急功近利、一叶障目所形成的。这种以牺牲企业长治久安、稳定发展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眼前利益和政绩的做法,必然会对地方经济发展埋下诸多不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地方保护主义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政府体系实际上表现出竞争性,恶性竞争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地方经济的差异性是使地方政府放弃地方保护、走向合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合作可能更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就必须建立和维持一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竞争规则体系和框架,使恶性竞争向良性竞争转化.  相似文献   

7.
地方保护主义是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协调的政府行为。从政府行为结构来看,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政府职能趋于扩大,并且其政策过程实行着行政性一致同意的规则;从市场结构来看。地方保护主义主要发生在正在脱离短缺状态中的竞争性领域、块块分割式的信息不对称环境以及经济主体存在着一种浓厚的对政治领域的个人渗透倾向。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决定了地方保护主义的特征:短期的地方利益;用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制;过渡经济中特有的策略性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8.
对最近新闻媒体曝光的劣质奶粉事件进行了剖析。指出其原因,从微观角度讲,是个体生产者非法追逐利益造成的;从宏观角度讲,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利造成的。地方政府监管不利的主要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因此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才是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循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国统一市场的最大障碍是地方保护主义,其产生的根源是地方政府利益的驱动,是我国目前税收制度的安排,特别是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和分享方式还不太合理,通过建模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并就此提出税收体制变革的具体建议以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刘成举  张蕊蕊 《科技信息》2011,(7):I0320-I0320
招投标制度的意义在于通过招投标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减少建设市场的行政干预,规范业主行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与其它建设项目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从特点中去寻找相应的对策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及产生原因,如法律责任轻、社会监管及约束薄弱、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等,提出了建立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法律建设、增强防范意识等具体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据某报报道:某县道路管理人员将外地一辆载有农用化肥的货车拦截,说县里有规定,外地的化肥不准地本地销售,双方还发生了争执,这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3.
刘敏 《广东科技》2008,(22):20-21
自实行了招投标制度后,我国的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加快了步伐,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可是,因为监管体制不配套、政出多门、暗箱操作、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也就发生了。所以,在完善招投标市场的监管体制时,我们一定要做到法制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
刘士郡 《科技信息》2013,(15):203-203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出现了诸如皮革奶、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分层、地方保护主义、道德失范等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从法律、道德、监管等多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论研究及高校教学的需要,使构建、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首先,必须理顺中国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以加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地位;其次,需要拓宽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丰富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最后,应加厚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结构。可初步把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分为总论、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法院乱收费问题是近年来老百姓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与司法地方保护主义一样,日益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并直接影响司法权威,导致司法公信力的下降。针对法院乱收费现象,本文从财政体制、收费规则的内容、收费规则制定的主体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学教学中引入实验方法是经济学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内容,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程已成为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然。文中阐述了经济学实验内涵和意义,对经济学实验课程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实验为例,对经济学实验课程的设计进行了探索,并明确指出经济学实验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神经元经济学(Neuroeconomics)是融合了经济学和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是经济学的最新分支和经济学前沿研究的最新领域,它把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神经元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密切相关,对经济学传统理论提出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修正,从而为经济学的发展深化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价值.司法不公是法治的大敌.本文就当前影响我国司法公正的因素从"人治"观念、制度、地方保护主义、"重实体、轻程序"意识、司法队伍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相应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基本概念、学科产生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理论体系等方面讨论了信息经济学和网络经济学的异同,从学科的特点入手讨论了信息经济学和网络经济学的学科关联,提出了认识信息经济学和网络经济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