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功能性红米杂交稻611A/R319的稻米性质和微生物发酵转化微量元素的研究,优化功能杂交红米微生物发酵工艺,探讨该红米杂交稻的生物学优势和应用潜力.功能性红米杂交水稻611A/R319、粒长7.0 mm、长宽比3.0、透明度2级、胶稠度68、蛋白质9.9%、Se含量0.05μg/g等.最适发酵工艺为加曲量1.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1 h、功能性红米杂交水稻611A/R319糙米与糯米最适比例33%.结果显示,功能性红米杂交水稻611A/R319与糯米混合发酵生产的组合红米酿在硒、铁、锌等微量元素方面较纯糯米传统发酵产物极显著提高,其中Se和Fe含量分别是纯糯米酿的2.5和2.2倍;并且在口感上大大优于纯红糙米发酵生成的纯红米酿.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国内外第一篇论述红色动物成因的探讨性文章,并且首次提出了红化动物远古遗传下来的红毛动物的概念。文记中述了神农架红行民“野人”、红毛金丝猴、红毛野猪、红毛野马,红毛金角“三不像”奇兽,红毛狐狸、红毛飞鼠、红毛编蝠、红磊鲵,红毛青蛙、红蛇、红色癞蛤蟆或红毛“水怪”等的发现情况,而且对上述红色动物的成因进行了多方面折探究,有助于红色动物的保护利用和继续进行考察研究,力争尽快揭开这一世界新谜。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高浓度酿造啤酒的过程中麦芽制备、啤酒发酵、稀释水处理、酒水混合和啤酒风味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叶涵 《科技信息》2012,(13):263-263
通过对中国民俗色彩的分析,本文短概述了中国对红色的崇拜根源以及红色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黑色啤酒作为啤酒大家族中的一支新秀,因其口味新颖独特,适应了消费者追求高档以及新、奇、异的饮用心理,因而市场销售范围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的众多啤酒生产企业因工艺等原因至今还未能真正酿成黑色啤酒,为此,本文将具有天然色泽与风味的黑啤酿造工艺择要介绍如下.一、工艺流程大米 粉碎 糊化 并醪糖化过滤麦芽 粉碎 糖化麦汁 加酒花 煮沸 回旋沉淀 冷却 通无菌空气加酵母 发酵罐 加单宁 硅藻土过滤 贮存 装酒压盖 杀菌 品验 贴标 成品黑啤二、原料配方混合麦芽(浅色麦芽:浓色麦芽:焦糖麦芽:黑色麦芽=17.5:17.5:4:1)80%、大米20%、酒花1‰.三、操作要求(一)着色麦芽的制取黑色啤酒酿造成败与否的关键之一是着色麦芽的制取,它关系到黑啤酒的外观色调及口感、质量,这也是目前我国众多啤酒生产厂家深感棘手的难题.1. 浓色麦芽的制取先用发芽率在95%以上、蛋白质含量为11%左右的大麦,控制其浸麦度在45%~48%之间,发芽7天~8天,使其充分溶解后置于燥炉中干燥,焙焦温度为105℃  相似文献   

6.
叶林  查春节 《科技信息》2011,(12):I0100-I0100
啤酒酿造工艺学是是酒类酿造工艺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包括酶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工艺原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在授课中的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兴趣引导、课程新颖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这几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饶绍信 《江西科学》2000,18(3):173-175
应用食用菌深层液体发酵技术获得猴头,灵芝菌丝体发酵醪,再经胶体磨使细胞壁破碎后,与啤酒生产原料一起进行啤酒发酵而得猴头啤酒和灵芝啤酒。经检测,酒液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617.6mg.L^-1和1511.5mg.L^-1,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别占20.51%和25.35%。,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干啤酒酿造要求发酵度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特点,综合论述了各种原辅材料、菌种、酿造用水的优选原则;制麦、糖化、发酵工艺的控制;重点对酶制剂在干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各种酶制剂对啤酒酿造的影响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红米/大米半固态酿制米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大米/红米两种原料半固态发酵试验对米酒出酒率和感官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米和大米的原料出酒率、淀粉出酒率分别为52.01%和52.50%、71.65%和70.42%,大米的出酒率比红米略高;红米和大米酒的总酸、总酯分别为0.20 g/L、0.12 g/L,0.27 g/L、0.15 g/L,大米的总酸和总酯...  相似文献   

10.
啤酒酿造是利用麦芽自身酶或外加酶使其原辅料中的高分子不溶物质分解成可溶性低分子物质,经添加酵母发酵得到含有少量酒精、二氧化碳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的过程。正确使用酶制剂,方能使之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挥酶制剂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1.
从黑稻秆中提取黑米色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2的条件下,用乙醇-水作溶剂从黑稻秆中萃取黑米色素.研究了萃取溶剂、温度、萃取时间对黑米色素的萃取效率的影响,并对萃取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用60%的乙醇水溶液萃取60min的萃取效果最好,萃取率为3.59%.这种萃取黑米色素的工艺简单,无毒害,无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啤酒酵母融合株HN31-6的啤酒酿造生产性能,以12.5°Bx麦芽汁为培养基,用500 L发酵罐在12℃下发酵,发酵期间每天取样测定发酵液的发酵度和酒精度以及发酵液的双乙酰、乙醛、高级醇和酯类等挥发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发酵14 d,发酵液的发酵度和酒精度分别为69.9%和4.46%;双乙酰和乙醛的含量分别为0.036 4 mg/L和4.53 mg/L;异戊醇、异丁醇和正丙醇的含量分别为46.47、8.34和9.82 mg/L,总高级醇的含量为64.6mg/L;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异戊酯和己酸乙酯的含量分别为0.132、21.92、0.037、2.22和0.293 mg/L,总酯为24.6 mg/L;该菌株的发酵度以及发酵液的酒精、双乙酰、乙醛、总高级醇和一些酯类等的含量均达到国家优质啤酒的标准,啤酒口感良好.该融合株在啤酒酿造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黑米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米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红色素,研究了常用食品添加剂,糖类和常见金属离子:Na^ 、K^ 、Ca^2 、Fe^2 、Zn^2 、Al^3 对黑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色素的耐碱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耐光耐热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红曲米酒的澄清工艺,以明胶-单宁法、壳聚糖-黄原胶法以及微滤法(0.45μm孔径滤膜)分别对红曲米酒进行澄清处理,并对澄清后的酒进行巴氏杀菌,分析3种方法对红曲米酒色泽、营养品质、感官评价值和澄清稳定性的影响,从而确定对感官和营养品质影响较小的澄清方法和工艺.结果表明,3种处理中微滤法能达到较好的澄清效果且对酒的品质影响小,感官评价值较高,澄清稳定性好;0.1 g/L壳聚糖结合0.3 g/L黄原胶也能起到较好的澄清效果,澄清后酒样的色泽也较为红亮;明胶+单宁法澄清效果不佳,感官评价值最低,澄清后酒体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现代生物技术酿造黄酒改善品质的原因,以糯米为原料的传统工艺酿造干型黄酒与添加糯玉米为辅料的“四酶、二曲、一酵母”现代生物技术酿造干型黄酒为样品,从感官、常规理化指标、酸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多肽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黄酒相比,现代生物技术酿造黄酒的感观质量好,理化指标优,特别是酸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多肽含量分别偏高457.5mg/100mL(P〈0.01)和476.29mg/100mL(P〈0.01).酒质差异的根本原因与酿造所使用的原料、酶制剂、微生物类群和过滤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现代工艺酿造黄酒有利于原料大分子物质的水解和风味代谢产物的形成.该研究为生物技术改造传统黄酒酿造工艺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啤酒厂废弃的啤酒酵母提取甘露聚糖后的残渣为主要原料 ,以米曲霉沪酿3.0 4 2为菌种 ,按常规方法 ,固态低盐发酵生产酱油 ,具有成本低廉 ,工艺简便等优点。酱油的全氮利用率可达 70 % ,氨基酸生成率达 50 %以上。为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 ,为废啤酒酵母的综合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
SBR法处理啤酒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BR法处理啤酒生产废水COD的去除率高于95%,处理后出水COD小于100mg/L,达到了国家GB8978-88规定的排放标准,提出了一套较佳的处理运行方案。并研究了不同进水方式对COD去除率及去除率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保健型枸杞葡萄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葡萄为主要原料,并以蜂蜜取代部分蔗糖来调整混合汁中的含糖量,接种葡萄酒酵母发酵生产出具有保健功能的枸杞葡萄酒,通过试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枸杞添加量15%,蜂蜜添加量8%,酵母接种量0.08%.  相似文献   

19.
黑米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黑稻米糠为原料,用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黑米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色素的某些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