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模拟/数字混合式HFC系统中箝位噪声和高斯噪声的一些特点,以及在此噪声环境下传送接收M-QAM信号的误码性能.提出了计算误码率的公式,给出了仿真结果,证实了误码率对有效光调制指数的限制情况.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逐位比较型数字通信误码测试系统.首先,分析了误码测试系统的基本架构及其各组成功能模块;其次,讨论了误码测试系统中各关键模块的实现方法;最后,利用QuartusII7.2软件平台对设计的数字误码测试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王夏青 《科技信息》2011,(6):246-246,248
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SDH光纤传输误码的因素,阐述SDH光传输设备误码问题处理方法和思路,并结合济南铁路局主干传输网济南至青岛2.5G光设备,处理因误码产生故障的方法,提高光纤通信技术人员在SDH光纤传输误码维护方面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影响光纤通信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很好的测试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光纤通信的质量。本文针对光纤通信外场测试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设计了测试的硬件方案及硬件电路,利用功能强大的FPGA核心板,以及千兆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完成了对误码率测试的硬件实现,利用分光器分出的部分光纤进行光功率测试,设计出了对光功率单独的测试通路。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误码性能参数和指标分配的基础上,推导了误块率与平均比特误码率之间的关系,并用于DSL(数字用户环路)设备的在线误码监视的性能分析,从而确定了智能化数字用户环路倍增系统中误码的维护和告警门限。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低通滤波预箝位处理对模拟/数字混合式HFC系统箝位失真的影响.提出了预箝位系统的箝位脉冲噪声模型,分析了预箝位系统的误码率.通过计算,验证了采用预箝位处理能有效地改善箝位失真引起的不良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7.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各部分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编程实现了丛电发端到电收端整个系统的特性仿真,还建立了一个可用于评估光纤通信系统性能及开展理论研究的实验平台,能够显示信号波形、性能眼图,给出了系统的误码率等,运用该仿真软件对已有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与评估,仿真结果与实际性能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速IM/DD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对光通道色散影响和光源相位噪声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光源相位噪声较大时,系统的误码率-平均接收光功率曲线将出现“饱和”现象。对高速光发射机、光接收机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选择激光器最佳工作状态,设计并完成了2.5Gb/s光发射与光接收模块,并对2.5Gb/s光纤传输实验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实现了109km常规单模光纤的无中继传输,工作波长为1550nm,采用内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方式,误码率为1-10时接收机灵敏度为-31.5dB(以1mW为零电平)。利用EDFA克服光纤的损耗后,无再生中继传输距离达到180km。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模拟/数字混合式HFC系统中箝位噪声和高斯噪声的一些特点,以及在此噪声环境下传送接收M-QAM信号的误码性能。提出了计算误码率的公式,给出了仿真结果,证实了误率对有效光调制指数的限制情况。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光码分多址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误码性能 ,分析了光纤传输导致的光脉冲展宽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 ,提出了计算误码率的修正公式 ,并以数值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主要分析方法 ,对误码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 ,验证了修正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服大气衰减和光强起伏对自由空间光通信性能的影响,信道编码是解决大气湍流信道影响的关键技术.数字喷泉码是一种无固定码率的信道编码方法,其中度分布是数字喷泉码设计的基础,本文采用开关度分布的方法,并给出其开关点最佳值.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分别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弱湍流和强湍流环境条件下,数字喷泉码相比于RS码有较好的编码增益,数字喷泉码中的开关度分布相较于二进制指数度分布、鲁棒孤子度分布,在相同的信噪比条件下,开关度分布的误码率更低,信息速率的下降趋势也最少,同时双开关度分布与单开关度分布相比,对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升更大.因此,双开关度分布数字喷泉码能有效抑制大气湍流的影响,大幅度地提高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小不同域上的RS码用于直接检测数字脉位调制(PPM)系统时的性能;对散弹噪声限下的Poisson和Gauss两种光电子计数模型分别导出了码符和调制符号不同对应关系下的最大似然译码量度、性能限以及硬判决译码时的性能计算公式,为实际设计中码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光传输系统中FEC码型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适用于光传输系统中前向纠错(FEC)码型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分析,提出了光传输系统中FEC码型的主要构造方法, 为光传输系统中FEC码型的构造和仿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光传输系统中带内FEC码型与带外FEC码型的纠错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为了适应光传输系统日益发展的要求而研究具有更强纠错性能的超强FEC码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胡谨贤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8038-8041
以某宽带数字接收机中数据传输方案设计为背景,采用Aurora协议与光纤传输相结合的传输方法弥补了传统光传输方案可扩展性差的特点。通过设计测试程序对该方法的可行性予以验证,并通过实验对协议中所调用高速串口硬核的参数进行合理设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传输带宽、线路误码率以及通道传输时延等方面能够达到预先设计指标,为后续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光正交码是一种具有良好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的(0,1)序列,被广泛的运用于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由于光正交码中所有码字的码重都固定不变,使得码字的容量不大.我们提出了变码重光正交码,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变码重光正交码的系统无论是在可接入用户数还是在系统误码率上都优于采用固定码重光正交码的系统.研究结果对OC-DMA系统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码分复用(OCDM)与波分复用(WDM)相结合的技术可以构成多跳网,其关键技术是波长和地址码的转换,但转换中存在着电子瓶颈.提出了一个全光的地址码转换方案,该方案依赖于光硬限幅器技术,适用于时域编码的OCDM系统.分析了影响该方案工作性能的各项因素,并利用Gaussian近似,得到了码字转换差错率的边界与光硬限幅器的阈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该光码字转换方案对网络端到端误码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光码分多址系统中的远近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典型的直接序列光码分多址系统中的能量损耗,阐明了远近效应产生的原因,在考虑远近效应的情况下,引入光脉冲功率系数,对现有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分析了远近效应对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抑制远近效应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光通信原理教学实验的可视化仿真模型.详细描述了光源、光纤链路、光探测及判决单元的建模原理及求解方法.利用这些模型和方法对40Gb/s单信道传输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演示效果直观形象,所得结果与实验室获得的曲线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光通信原理教学实验的可视化仿真模型。文中详细描述了光源、光纤链路、光探测及判决单元的建模原理和求解方法。利用以上模型和方法对40Gb/s单信道传输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演示效果直观形象,所得结果与实验室获得的曲线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基于P-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中信息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了P_OTDR分布式传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从测得的背向散射信号中提取出偏振态演化信息的方法.通过数字平均和解卷积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和系统分辨率,为P_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实用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