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知 《科学大观园》2013,(12):68-69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按照目前的计划,2014年将会有一台3D打印机被送往国际空间站,它将有望实现首个在太空生产机械部件的打印工具。一家名为"太空生产"的公司与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合作,开展在零重力环境下的3D打印尝试。这将为未来实现载人  相似文献   

2.
正在太空中利用人类排泄物的方案并不是新鲜事,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已将他们的汗水、洗澡水和尿液转变成饮用水。如今,科学家利用特殊的酵母菌株,使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尿液中的尿素制造成聚酯化合物,并用3D打印机加工成新的塑料部件。同时,其他酵母菌株可以制造基本的欧米加-3脂肪酸,为宇航员提供营养物质。这项研究能够确保长时间太空旅行,使未来实现火星旅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太空旅行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已经不再让人感到意外。但是,这种影响究竟在分子层面上的机制是如何的?科学家们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的答案,对18名曾经长期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任务的宇航员血液样本中的蛋白质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期的太空环境会让人体的免疫系统在面临不熟悉威胁时"开启了所有可能的防御机制",这导致了人体多方面的改变——从器官到组织,  相似文献   

4.
文文 《科学大观园》2014,(20):74-74
<正>很多人都很好奇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如何使用抽水马桶呢?美国蒙大拿州的科学家汉克一格林解释说,宇航员用一个吸入系统进行小解和大解,国际空间站上的一些排泄物经过处理后,会被生活所必需的系统重新利用。格林在视频里说:"地球上我们使用的是直径30—45厘米的马桶座圈,但太空中宇航员在  相似文献   

5.
正空旷的太空极度寒冷,但"寒冷之最"的桂冠可能很快就将让位于国际空间站。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冷原子实验室,科学家们计划在空间站上创造出温度几乎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环境,从而使他们可以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开展量子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冷原子实验室的项目科学家,美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人类准备向其他星球扩张,一些重要的问题必须予以考虑,比如:我们能在太空中酿酒吗?如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植物生产系统团队的一名科学家称,只要技术得当、耐心等候,我们或许可以在太空中栽种酿酒用的葡萄。该植物生产系统团队已经在国际空间站上种植了各种用来做沙拉的作物,供宇航员享用。人类的酿酒史已有数千年之久,迁入太空后也难以改变饮酒的习惯。虽然太空中环境严苛、地方有限,使葡萄酒酿造难上加难,但植  相似文献   

7.
比利时的16名工程师利用3D打印机制造了一辆全尺寸赛车——"阿里翁",时速从零提升至每小时96公里时只需短短4秒钟,最高时速可达到141公里。不久前,这辆3D打印赛车在德国的霍根海姆赛道成功完成测试。来自比利时鲁汶工程联合大学的16名工程师用了3周时间设计和打印"阿里翁"。"阿里翁"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神马。他们使用的3D打印机由比利时3D打印公司Materialise制造的"猛犸",这台"猛犸"3D打印机  相似文献   

8.
在私营太空企业成功让他们的飞船接驳上国际空间站后,美国下一个"私"字头太空项目的出发日期也已敲定.据美国太空网称,一个由非营利性私人组织设计研制、实施发射并操控的太空望远镜将于2017年发射入轨.该望远镜升空旨在发现近地50万颗小行星,并帮助研究人员绘制一张前所未有的详尽、动态的太阳系内部地图.据项目审查小组称该任务在技术上可行且成功几率非常之高.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0,(22):I0002-I0004
<正>不久前,美国宇宙航天局的"亚特兰蒂斯"号在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5月14日下午2点20分发射升空,执行其第32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太空任务。这次任务是美国近期三次太空发射项目中的一项,其目的是把一个集成货舱和一个俄罗斯制造的"黎明"号小型实验舱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上。  相似文献   

10.
进军空间站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迎来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开门红"。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成为国家级的太空科学实验室。网红的"胖五"火箭及其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有哪些"黑科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已在轨运行20余年的国际空间站又是如何建成并运行的?人类在对太空的探索上还在进行哪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20,(11):30-35
正国际空间站作为一个轨道实验室,用于生命、物理、地球和材料科学的实验,这是地面上无法复制、无法替代的特殊科研环境。空间站,通俗叫太空站,是一种可供人类长期居住的航天器,作为一种微重力和太空环境中从事科研的实验室,在这儿进行生物学、人体生命学、物理、天文、气象等科学研究实验,这是地面上无法复制、无法替代的特殊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2.
科技快讯     
世界第一位太空游客蒂托南非富翁马克·沙特尔沃思作为世界上第二位太空旅游者尚未升空,俄罗斯很快又将确定第三位太空游客。俄罗斯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的新闻秘书谢尔盖·戈尔布诺夫透露,这位太空旅游者的候选人大概在2002年秋天随专业宇航员进入国际宇宙空间站,实现太空之旅的梦想。这位太空游客可能是波兰的科学博士。  相似文献   

13.
三维(3D)打印是当今科研界乃至商业界的一大热点,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或制造业的新突破点。人体器官打印已被当作概念股炒作上市,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但器官3D打印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尤其是复杂器官打印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分支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快速构建。清华大学机械系王小红老师负责的团队,2004年由“生物制造中心”更名为“器官制造中心”,在“植入式人工肝组织喷射成形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发表了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收录的研究论文五十多篇。  相似文献   

14.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06,(20):73-75
“神舟”飞船可能被国际空间站租用吗?在探月热潮中,国际航天领域的棋局正在悄然演变。美国转向合作今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将正式访问中国。预计到2006年底,NASA将制定出具体的月球探索战略。5月25日,俄罗斯宣布:宇航员维诺格拉多夫原定6月2日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的“太空高尔夫球”表演推迟  相似文献   

15.
赵洋 《科学大观园》2020,(11):36-39
正作为太空科研基地,现年"22岁"的国际空间站在科研上做出了哪些贡献?又做过哪些有趣的实验?现在的国际空间站拥有美国的"命运号"、欧洲的"哥伦布号"、日本的"希望号"三个大型实验舱。同时,三个节点舱也有一些任务机柜。此外,俄罗斯的"曙光号"和"星尘号"舱段也可以兼职做不少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6.
你不必成为宇航员,就能够体验太空行走。你需要付出的,是3500万美元和敢于以身试险的勇气。美联社的报道说,美国太空冒险公司宣布,花费2000万美元到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太空游客只要再添加1500万美元,就可以享受一次太空行走的美妙感觉。太空游客将行走90分钟负责开展太空旅游业务的太空冒险公司宣布,该公司推出一项太空旅游新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太空行走。太空冒险公司的业务人员说,这一项目已得到其合作者俄罗斯航天局批准,全球首名“太空行走游客”有望一年后“成行”。届时,这名特殊游客将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在那…  相似文献   

17.
美籍伊朗裔女商人阿努谢赫·安萨里随“联盟”号进入空间站不全是为了圆自己的太空梦,她还是欧洲航天局4项重要实验的测试对象。第一个实验:太空辐射对人体的反应——第2号染色体的实验在太空飞行中,机组成员经常暴露在不同类型的辐射中。辐射会损害细胞的DNA,可能会导致染色体的突变,从而增大了致癌的风险。引起的染色体的突变可能需要分析淋巴球(白细胞)。第2号染色体实验的研究是研究染色体变化,以及国际空间站成员的淋巴球对辐射的敏感程度。在地球上无法准确模拟太空的辐射场,因此在空间环境中进行分析很有必要,试验的结论有利于评估…  相似文献   

18.
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 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以天地互动的方式,在中国空间站和设在中国科技馆的地面主课堂,以及设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的地面分课堂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上第一座3D打印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的一座城市公园里正式揭幕。3D打印技术由来已久,从假肢到米其林餐点等都有它的身影。而3D打印建筑被视为建筑业的未来,为此3D打印桥则开创了建筑业的先河。但是,研究人员们为了打造这座3D打印建筑却历经15年的不断试验,终于在建筑家、工程师以及城市代表的合力帮助下,将草图变成现实。由微提纯混凝土打造的该桥长12米,宽1.75米。该桥的整个建造过程是在一台巨  相似文献   

20.
四维打印     
正在三维打印方兴未艾之际,"4D打印"概念已悄然跃入人们的视野。沿袭三维打印的命名方式,"4D打印"(four dimensional printing)应称为"四维打印"。四维打印是在三维打印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个维度——时间,通过软件设定模型和时间,让产品在相应的时间或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形成相应的形状。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借助于3D打印技术,在打印之后对原有物体进行转化,生成了一种强度比钢强10倍而密度只有钢的1/20的新型轻质材料,让4D打印成为打印历史上又一里程碑。4D打印技术除了拥有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