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希德,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固体能谱和表面物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是这些学科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她和黄昆教授合编的<半导体物理>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科的奠基之作;20世纪80年代,她和同事们一起,取得了"半导体表面电子态理论研究"、"镍硅化合物和硅界面理论研究"、"金属在半导体表面吸附及界面电子特性研究"、"Si/Ge超晶格几何结构、生长及声子态的理论研究"等项科技成果.1 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历任复旦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及固体物理教研室、半导体物理教研室主任兼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校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第三届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七届上海市政协主席.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20,(19):48-53
正风雨如晦,爱国之心不改;家国多难,报国之志弥坚。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批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科学家毅然归国,为祖国建设鞠躬尽瘁。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大批怀着科学救国抱负的海外留学生,冲破艰难险阻,回到祖国怀抱。他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至今鼓舞着海内外华夏儿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就非常清楚地看到,知识分子不仅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及其传统的移植、构建与传承对于后发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昆作为一名"庚款"留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开创了半导体物理学科,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业人才,并形成了清晰的学术谱系。文章在考察该学术传承谱系的基础上,分析并归纳了他们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形成的学术传统,即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半导体超晶格研究为主要方向、善于运用简化模型方法以及坚持严谨的科研作风。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暗中团结科技工作者,并筹备成立科协。累积了新中国第一批,也是奠定我国科学发展基础的"元老级"科学家。与此同时,一批年轻有为、留学海外的学子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排除万难纷纷回国,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科研力量。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学科,并以丰富的内涵铺垫了该学科的核心架构;自然辩证法学科建制化发端于新中国成立后,大体历经归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归属哲学的科技哲学以及谋求自立的科学技术学等学科范式;展望未来,自然辩证法学科仍可坚守自身的独特禀赋,直面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境遇而大有作为。大力繁荣自然辩证法学科,掀起自然辩证法事业发展新高潮,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百废待兴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有这样一群爱国者,他们心系家国,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垦荒";有这样一群开拓者,他们不惧险阻,在最艰苦的环境里,做出令举世侧目的成绩。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今日中国之底气。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1,(5):38-43
她一生未曾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袁隆平院士.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并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她就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21,(15):22-23
1993年10月23日,杨浦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大桥是上海市区继南浦大桥之后建成的第二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也是当时世界上主跨径最大的斜拉桥.新中国成立后,当一座座如虹似练的长桥横架在祖国的大江大河之上时,人们多次发问:上海的黄浦江怎么没有一座桥呢?在常人看来,长江、黄河上能架桥,宽不过数百米的黄浦江应该更不在话下.殊不知,在黄浦江上造桥难倒了一代又一代桥梁专家.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1,(14):50-51
他生于旧中国风雨如磐的岁月,在战乱中辗转求学,远渡重洋出国深造;他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他在年近花甲重返科研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殚精竭虑.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惯性导航及空间飞行器控制专家、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陆元九.  相似文献   

10.
刘仙洲(1890~1975)是中国机械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文章从学术史角度对刘仙洲在清华大学开拓中国机械史的研究工作和推动机械史学科发展的贡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考察。内容包括他早期对中国机械史研究的开拓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机械史的系统整理与研究、他的治学方法及其特色和他的学术工作的传承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高分子化合物委员会成立于1955年,最初是作为学科研究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机构而酝酿建立;到成立时,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咨询、指导学术发展的职责.该委员会的成立与运行,是在新的科研体制建立过程中,对如何建立有效的跨部门的科学管理机制的一个尝试,是计划体制的产物.本文追溯了高分子化合物委员会的作用,并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科学活动的运行方式,分析了科学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济南麻风疗养院成立于1926年,是民国时期唯一一所集医疗、科研、教育培训为一体的麻风病救治机构,知名传教医生海贝殖、司美礼先后担任院长。该院依托于齐鲁大学医学院,经多年实践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医疗体系,在诊治手段及实验中西方各类药品方面始终处于全国前列,对中国近现代的麻风防治事业起到关键引领作用,其培养出的尤家骏等优秀医学家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麻风防治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次科技规划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中国成立后已有过7个科技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作用,已有对这些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和<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文章从科技政策史的取向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规划的个案研究、规划的演变研究和其他专题研究三方面尚待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裴文中,河北丰南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成就:中国考古学奠基者之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者如果不是裴文中的坚持,那块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或许还要在地下沉睡多年。  相似文献   

15.
吴莉 《科学大观园》2021,(19):42-4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依靠"洋油"到成为炼油技术强国,中国石化从名不见经传到成为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陈俊武等老一辈炼油化工科学家功不可没,他带领团队创造了炼油化工技术领域的多项"共和国第一",为我国流化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授予陈俊武"时代楷模"称号.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冉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展开百年波澜壮阔画卷,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是鲜明底色;回望艰辛创业历程,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初心历久弥坚.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创建于1957年,是当时学习苏联工科大学教育模式的产物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半导体专业具备了一定规模.在此基础上,1980年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成立,该所成为直属学校领导、具有较大规模的教学科研单位,在国内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结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文章依据档案、访谈等资料对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微电子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情况做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星星之火     
<正>在五四运动发生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爱国科学家们凭着一腔热忱,在动荡的局势中,带领着中国实现了零的突破,极个别领域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星星之火,即将燎原。  相似文献   

19.
<正>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怀揣着"工业救国"的理想,梁思礼寒窗苦读,于1949年在辛辛那提大学拿到了自动控制专业的博士学位。1949年9月,梁思礼登上邮轮动身回国。他随身携带了一个业余无线电收音机,竟然在轮船上听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新闻广播。他把这个消息告知船上的同胞,进步学生们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的两个比喻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已经成立25周年了.记得那年我是在家乡重庆街头从广播里获得她成立的消息的,也算是一个"第一时间"的历史见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