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俊涛  陈卓 《创新科技》2019,19(7):77-8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河南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创新是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其作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河南省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创新驱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创新能力支撑不足的困境,须通过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开放创新、加快培育引进创新引领型人才、加快建立财政长效投入机制、加快民生领域科技创新等措施为创新驱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20,(4):27-3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发展。本文从吉林省当前实施创新驱动的条件现状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说起,分析吉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存在的明显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7—2018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测度了11个城市的创新驱动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将创新驱动力分解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要素配置优化,实证分析了创新驱动对江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和创新驱动力都能显著促进江西省制造业高质...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当前,中国面临严峻的"创新困境",主要表现为创新质量不高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首先指出从模仿过渡到创新是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随后从科技研发投入增长困境、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缺乏有效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困境、创新环境优化尚需时日、路径依赖难以突破等方面指出突破"创新困境"的主要障碍表现,进而从以强化区域创新活力为目标,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要素;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具有创新优势的产业集群;不断的提高创新效率,建设高水平的创新科技园区等方面分析了实现创新驱动的跨区域协同,最后从创新资金投入机制、集聚人才的培育机制、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等方面探究了优化创新驱动的四大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婧瑗 《创新科技》2019,19(8):32-37
以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体经济改革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整体实力迅速壮大并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与制造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来临,中美贸易摩擦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业创新打开新格局。以构建产业创新模式、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路径,提出加强创新引导、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深化互联网融合、重视人才供给、打造品牌创新和倡导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国内第五大经济体,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基础不厚、起点不高、动力不强、活力不足、借力不够等实践特征,建议从完善创新投入体系、强化科技创新载体、优化科技创新机制、深化开放创新、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提升河南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借鉴灰度过程模型构建创新发展驱动力模型,通过分析创新驱动发展必须是一种均衡的发展,不能够在某一目标上有偏颇,以一个指标的破坏来服务另一个目标。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增强创新驱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程鹤 《科技与经济》2021,34(6):36-40
创新驱动省域高质量发展是从创新产出量的积累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质的飞跃过程,结合创新价值链理论,从创新资源与支撑、创新产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建立创新驱动省域高质量发展能力评价海选指标集,数据可得性初筛指标后,选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18年数据,通过群组G1法-变异系数-秩相关分析三重组合筛选方法筛选指标:基于指标重要度的群组G1法,保留重要性强的指标;基于指标区分度的变异系数法,保留对评价结果影响显著的指标;基于指标相关性的秩相关分析法,保留信息冗余度小的指标.最终构建的创新驱动省域高质量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方面17个指标,反映91.3%的原始信息.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评价模型,分析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我国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帅  姜国新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9):1717-1726
本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科技创新、创业创新、体制机制、人才创新等系统的要素出发,在剖析系统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动力模型;以辽宁省为例,确定了系统模型参数及主要方程,在相关子系统上赋予财政、教育及科技等调控因子,利用Vensim PLE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政策模式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在设定的模式及参数下,创新政策的实施与调整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比于基础模式和渐进发展模式,加大教育及科技投入等财政支出的跳跃发展模式,更有利于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推动企业从创新主体转变为创新主导,对于我国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持续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全球高端资源的汇聚能力至关重要.我国企业的创新主导能力还相对不足,需要尽快从理论指引、顶层设计、能力提升、生态建设、要素配置等方面加大推动力度.本研究在对比分析航天科技、中车、华为、海尔、西门子...  相似文献   

12.
13.
吴艳霞  罗恒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2):1176-1185
我国经济目前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则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增长极,本文将自然界生态安全的概念引入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中,研究区域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发展问题。在综合考虑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及警情评判标准对陕西省2010—2016年的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2017—2020年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安全演化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的用于区域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安全发展预警分析,拟合精度较高;2.2010—2016年,陕西省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整体生态安全预警指数将呈波动趋势,但在未来会达到安全状态;3.根据未来趋势预测结果,陕西省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中产业竞争力子系统预警指数将呈上涨趋势,产业环境子系统安全预警指数呈略微下降状态,系统成长能力子系统安全预警指数呈U型状态,在略微下降后会有较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域范围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支撑区域,推进市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新时期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三明市的制造业为对象,应用动态数列、层级分类和比较分析法,深入解析市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根源和环境影响,就环境要素匹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群建设、政策引导和园区优化等方面提出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学管理研究》2015,(3):115-118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经济一直维持高速增长,创造了著名的"汉江奇迹",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驱动特征较为显著,走的是一条"技术引进模仿-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技术的自主创新"的道路。梳理了韩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演进历程,分析了其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路径和特征,归纳出其对我国制定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6.
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建设,实现两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是北京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双自联动建设,有助于扩大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有助于优势互补,形成1+1>2的叠加效应;有助于发挥示范效应,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是2020年国家新近批复的,需要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加强与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联动建设.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双自联动建设在北京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从实施方案制定、产业联动发展、科技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政策等方面,总结了上海、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市促进双自联动建设的经验做法;结合北京的区域特点并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从顶层设计、产业联动发展、金融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人才环境优化等维度,提出促进北京双自联动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众创空间是新时期我国为满足大众创新创业强烈需求而构建的,以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和全要素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众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是我国几十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践的继承、发展和再创新.梳理了目前学术界对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研究的研究进展,根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的结构化数据分析了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的整体现状,使用DEA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众创空间发展至今存在的主要短板,并在国内首次对欧洲现象级创业孵化载体Station F进行了专门研究,对比我国情况提出了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承担者,探索并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是实现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回顾与梳理相关文献,分析了在双循环背景下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因素;结合资源基础观,基于"资源→能力→战略→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构建了双循环视阈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三维动力模型:基础必要性动力、过程衍生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