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4):116-121
沃尔夫冈·霍夫基希纳提出了一套十分深远的理论。他希望建立统一的信息范式为他设想的信息大统一理论提供本体论支持,而信息大统一理论则可以成为建设全球可持续性信息社会的理论支持。遗憾的是他最终并没有统一众多信息科学学科的旧理论,无法给出一个兼容并包的信息概念。他只能做到设计出整个体系中最初的一个环节。他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式尝试提出了一套复杂系统演化的本体论思想作为基础,以支撑他所提出的超学科研究计划,而他认为只有超学科研究才有望建立统一的信息范式。沃尔夫冈的复杂系统演化本体论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总结出了6点,而这些问题正是中国信息哲学演化本体论可以回答的。 相似文献
4.
5.
系统演化与归纳必然性--兼与王军风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的自组织演化使事物具有相对稳定性,一定范围内的事物具有同一性或同构性,这为归纳正确提供了客观根据.人在系统发展中形成的能力,尤其是实践-理性分析-修正能力,可以使人具体地实现正确归纳.随机性、不确定性只是相对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人的能力而言才有意义.在人类的无限发展中,人可以对事物做出正确归纳. 相似文献
6.
海河流域是我国各类水问题最为突出的流域,其主要原因是流域水循环的驱动力、循环结构、循环参数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二元演变效应,并导致了各种不良后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5)课题“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与水资源演变机理”(2006CB405401)主要从流域二元水循环理论、不同时间尺度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与机理、强人类活动作用下流域四水转化关系这三点关键科学问题出发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变化环境下水循环的基本认知模式、区域性水文极值事件频发机理、现代环境下水资源衰减规律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8.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学、生物学、资源与环境科学有特色的优势研究领域和难得的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研究对解决岩石圈地球动力学和全球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对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选择青藏高原的典型地区为重点,特别注意从高原与毗邻地区的联系,以至从全球尺度探讨高原的各种过程,目标集中在大陆碰撞过程和高原隆升过程,以过程为主线贯通碰撞机制、环境变化和资源分布规律的研究;时间上着重新生代以来,在不同精细时间尺度上定量地描述碰撞和隆升的动态过程及环境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大陆岩石圈碰撞过程及其成矿效应;高原隆升过程与东亚气候环境变化;青藏高原现代表生过程及相互作用机理;青藏高原区域系统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项目的实施紧密围绕预期目标,深入分析,加强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限;青藏高原南北缘山盆岩石圈尺度的构造关系;新生代高原北部重大的构造变形隆升事件序列;高分辨率气候动态过程及变化趋势;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发展变化的影响;高原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温室气体吸收与排放.同时,本文也论述了项目的实施在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前沿及区域发展的国家需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并展望了青藏高原研究重要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9.
冗余与复杂系统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复杂系统演化中的分叉与不可逆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冗余之于系统演化的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即冗余是系统演化实现其多样性的基本前提,也是人们把握系统演化全貌的认识论条件。本文还进一步说明了系统演化中的优劣问题等,以期给系统演化问题的研究带来一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高原是研究陆陆碰撞的关键地区,高原在晚新生代以来的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我国有特色的优势研究领域,在上竞争激烈。根据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前沿领域,本文概述了大陆碰撞变形与过程,高原岩石圈结构特征,高原形成演化模工,高原隆升过程的争论,高原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以及2000年气候环境变化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论技术的三种形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技术的历时性演化过程中,存在着三种不同形态的技术,即技术发明、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从形态构成上看,在共时性层面,每一种形态的技术都包含着三种构成要素,即实体性技术、规范性技术和过程性技术。把技术的历时性演化与技术的共时性构成统一起来看,由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的演化,包含着实体性技术由原型转变为产品,规范性技术走向成熟、完善和体系化,过程性技术的作用“场景”转变;产业技术作为技术的终极形态,由生产技术演化而来,必须经过系统整合、经济核算和制度规约。 相似文献
14.
从工程演化的哲学视角看,我国制造业工程的演化趋势将由生产型制造工程向服务型制造工程转化,这种演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工程创新意义和文化创新意义。当前,加快我国制造业工程的演化进程,企业需要在工程理念的更新、价值导向的定位和外部环境的优化等方面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制造业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工程演化的哲学视角看,我国制造业工程的演化趋势将由生产型制造工程向服务型制造工程转化,这种演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工程创新意义和文化创新意义。当前,加快我国制造业工程的演化进程,企业需要在工程理念的更新、价值导向的定位和外部环境的优化等方面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制造业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16.
流域是一个在水文学、地貌学等学科中普遍使用的概念,然而在不同学科甚至同一学科中都呈现出术语使用混乱的问题。通过梳理"流域"及其相关术语,弄清楚各术语的具体含义及其对应英文术语;针对现行流域概念所存在的两个关键问题——适用性和落脚点,提出狭义流域、广义流域和地貌学流域的概念区分,并厘定流域及其相关概念术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工程演化过程理解为一种双重双螺旋过程,即由技术链和非技术链(经济-社会链)共同构成的双螺旋。演化过程则由技术发明-工程创新-产业扩散三个环节组成。其中,工程双重双螺旋中技术链的演化,其基本内容是技术硬件(机器)和技术软件(知识和制度)双螺旋的演化。选择与建构机制是工程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选择机制使得在技术-经济进化过程中,技术创新成果经过市场的选优汰劣,保证了工程活动和市场经济的健康演进。建构机制则体现为技术链与经济-社会链的双重双螺旋变革,形成新类型的双重双螺旋等形式。 相似文献
18.
19.
20.
企业演化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演化观是战略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但目前为止有关研究还显得零乱、不成体系。实际上,企业演化观遵循着一些相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它们包含三个方面的生态学理论、两个基本研究问题和两个层面的研究假设。明确了这些,不仅可以把握企业演化观的;研究范围和内在研究脉络,而且可为企业演化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较为清晰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