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波形板汽水分离器汽水两相分离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离流动模型模拟了波形板汽车分离器内的汽水两相流动,对波形板内液滴的运动轨迹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波形汽水分离器内流动的压力损失随通道结构参数和流动参数的变化 情况。  相似文献   

2.
单钩波形板分离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钩波形板汽水分离器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验证了二次携带现象的存在,测量了单钩波形板汽水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分析了挡板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导得了计算单钩波形板分离效率的经验公式,为波形板分离器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PWR蒸汽发生器所采用的蒸汽干燥器——带钩波形板汽水分离器作了改进,并将三种具有不同波形板间距、波形板节距和波形板波数的改进型波形板汽水分离器和两腔式改进型疏水槽在水-空气试验台架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对PWR蒸汽发生器所采用的蒸汽干燥器-带钩波形板汽水分离器作了改进,并将三种具有不同波形板间距、波形板节距和波形板波数的改进型波形板汽水分离器和两腔式改进型疏水槽在水-空气试验台架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用液滴碰壁模型对波形板汽水分离器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参数的液滴碰壁后各参数的变化,应用液滴碰壁模型对波形分离器内进行了二维数模拟,计算出不同液滴直径在同一入口条件下的分离效率,得出液滴开始发生沉积和完全沉积的临界速度,并计算出发生飞溅的液滴比例,计算结果表明,发生飞溅现象时,液滴的直径已不在波形板内液滴直径分布的主区域内。  相似文献   

6.
波形板分离器的冷态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研究波形板内的液滴分离和二次携带现象的机理,优化波形板结构,针对波形板汽-水分离器展开了冷态实验分析.实验采用空气与雾化水混合而成的汽水混合物模拟湿蒸汽,分别对无钩、单钩和双钩这三种板型在不同速度下的分离效率进行了测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得了可以指导设计的波形板分离效率的无量纲经验公式.实验表明:双钩波形板的分离效果最好;在入口流速较低时,提高流速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但在流速超过临界破膜速度6.7 m/s后,二次携带现象明显,导致分离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内螺纹管高压汽水两相流摩擦阻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内螺纹管两相流摩擦阻力在高压汽水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用管为我国600MW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所采用的Φ28mm×5.41mm的12CrIMoV四头内螺纹管,试验压力为:13~22MPa,质量流达为:400~1800ks/m2s,蒸汽干度为:0~1.0.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内螺纹管摩擦压降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8.
在高压汽水试验回路上进行了立式螺旋管圈内水动力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在较宽的试验参数范围内就系统压力、质量流速、入口过冷度、热负荷、进口和出口节流对于立式螺旋管圈内水动力不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此类管圈中存在压力降型、密度波型和热力型脉动,同时建立了描述系统极限状态下各参数相互关系的极限状态方程式,得出了预测极限热负荷的经验公式。为该类型装置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流体力学理论,对气固(或气液)两相流动分离器进行了设计。并计算了流道内的流动状态,对几种不同形式分离器的流动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t双参数曲线波形板分离叶片不仅分离效率高,而且流动损失小。  相似文献   

10.
波形板分离器中液滴二次携带碰壁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波形板气水分离器内二次液滴携带现象的机理,得出波形板内二次液滴主要来源于气流剪切液膜和液滴撞击液膜的结论,基于此建立了考虑二次携带现象的新的碰壁模型.新模型可以求出反弹后液滴的速度、液滴碰壁飞溅后所产生的二次液滴群的直径、数目、速度和角度。为建立波形板分离的数值模拟和进一步获得分离效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低密度差油水两相旋流分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液-液旋流分离器。对影响旋流分离效率的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入口含油浓度,回流率和流量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旋流分离方法适用于低密度差液-液两相的分离。现场试验的分离结果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12.
折流式气液分离器内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新型折流式柱形气液分离器,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了折流式柱形分离器和普通柱形分离器的内部流场,对比了两种分离器流场的速度矢量分布、液相体积分数分布和湍流耗散速率分布,并通过冷模实验对两种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与CFD模拟结果吻合很好,验证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气液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折流式柱形分离器的压降略大于普通柱形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弹性范围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在线式可视化图象技术,对管网中的特征结构元件--等直径水平T形分叉管(D=35mm)的空气-水泡状流,弹状流,分层流的相分离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并定义了“新型完全相分离现象”,即在特定工况下,入流的气相流体将完全从直管出口流出,另外通过可视化研究对“压力波反馈效应”及“分叉管中气相重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将入口质量流量、入口干度及支管质量抽走率对两相分离率的影响作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PWR蒸汽发生器中一次汽水分离器的汽水两相充分分层高度、三种改进型二次汽水分离器及一、二次汽水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在水-空气试验台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并对二次汽水分离器作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Most previous studies on helical tube two-phase flow stability[1] have used electrical heatingand large diameterhelical ( helicaldiameter>1 m)tubes.The small helicaltube combined structure wasselected for the design of the 1 0 MW HighTemperature Gas Cooled Reactor ( HTR- 1 0 ) once-through steam generator. Once- through steamgenerators with small helical tube units have manyadvantages. The steam generator ( SG) can bebuiltin parts,which can be maintained orreplacedseparately a…  相似文献   

16.
用分离流动模型模拟了重力分离空间内的汽水两相流动,对重力分离空间内水滴的运动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重力分离高度和蒸汽上升速度对重力分离效率的影响以及各种尺寸水滴的跟随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泵系统由于突然失电出现的两相瞬变流的计算,提出了含有气体释放的蒸汽穴模型,以计算释放气体分布整个管线且波速是变化的情况,并用该模型对某火电厂循环水系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稠油热采井下蒸汽干度测试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注饱和蒸汽汽水两相流的原理 ,可在井下任意深度利用 KZQ- I型蒸汽取样器进行重力分离 ,取出液态水样 ,进行离子分析 ,测出相应深度的蒸汽干度 ,以解决浅层稠油井下蒸汽干度的直接监测 ,执行最佳蒸汽干度的热力采油工艺 .结果证明自行设计的 KZQ- I型井下取样器取样较准确 ,误差≤ 5% ;对吞吐井、面积驱含三种不同井下管柱进行直接监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井下蒸汽干度监测真实、可靠、方便 ,经常监测井下蒸汽干度对执行最佳蒸汽干度的采油工艺 ,选择合理的井下管柱有重要意义 .对提高原油采收率、合理开发油藏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相似文献   

19.
孔板在两相流中的相分离效应与两相流湿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相流流过孔板产生相分离。文中用假设的理想化相分离模型和孔板两相流分相模型,论证了孔板的相分离效应产生两相流测量中的孔板差压脉动噪音,孔板差压方根的脉动幅度正比于液相流量。根据这一论证推导了孔板差压噪音法测量两相流质量含液量(湿度)的理论公式。在相比份(干度或湿度)已知的条件下,使用孔板测量两相流的流量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文中论述的用孔板差压噪音测量湿度的方法与孔板测量两相流量的方法相结合就有可能用单一孔板实现两相流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