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教师,能否在课堂中提高学生注意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敏捷、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所以,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上,无疑就能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青年科学》2003,(2):43-43
①灰暗:对事物和他人总是持否定态度的人;讲话方式和神态让他人感到压抑的人;总让人觉得他有所隐瞒的人。  相似文献   

3.
闫青 《奇闻怪事》2006,(10):9-9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一节有趣的观察活动课,能让同学们有持久的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真知。  相似文献   

4.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该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不仅是为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更睿智。因此,他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所以,我认为在科学教学中创设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让教育游戏开发技术走入第一课堂已经不是新奇的事物,研究需要进入更深入的阶段。通过闽台小学阶段教育游戏教学的比较,我们提出教育游戏开发技术走入小学信息技术IT选修校本模块,作为教学的常态出现,同时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让学生通过游戏开发学到综合性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指出诗人象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是一种摹仿者,他“必然在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事物: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按照事物为人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摹仿,或是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摹仿”·这段话揭示了诗与生活的三种关系,即:如实再现生活原样;理想化地表现生活的模样,揭示生活真谛,表现生活应该是怎样。如海明威所说:“艺术创造的不是生活的逼真,而是某种确实真实的东西有时甚至是比其实本身更真实的东西”①.若是用创作方法来认定,第一种被人视为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第二种被人视为浪漫主义的…  相似文献   

7.
禹燕飞 《科技信息》2009,(12):258-258
兴趣是人对事物特征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经常地感知思考某一事物,他就能积极热情、兴高采烈、富有创造性地做出成绩来,而对某种活动倘若毫无兴趣,即使是一般的完成任务也是困难的,就更谈不上高效率创造性了。  相似文献   

8.
王晓莉 《科技信息》2011,(17):154-154,121
哲学家们对“哲学的含义”“人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得出多种答案。笔者认为哲学是一种存在方式,对于物,人们侧重追求它存在的真理,对于人,则更注重其价值追求。然而对于事物真理的追求,也是人的行为,是人价值追求的一种情况。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主要蕴含于人自己创造的文化中,因此对人的认识,就是对文化的认识,就是对人的价值变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欧有志 《科技信息》2012,(14):303-303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特征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经常地感知思考某一事物,他就能积极热情、兴高采烈、富有创造性地做出成绩来,而对某种活动倘若毫无兴趣,即使是一般的完成任务也是困难的,就更谈不上高效率创造性了。  相似文献   

10.
云贵高原的险山险水让那些立足事业的人胆战心惊,新疆大漠的风沙漫天更是让内陆的人望而却步,也更不必说西藏、内蒙古地区的神秘令其深不可测。然而,就在这些条件艰苦的地区仍然有一群直销的拓荒者。本期我们以贵州、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四个地区为代表,特别深入到边远地区。尽管这些地方条件艰苦,但从中我们发现一些共同的地域特征:当地人淳朴,但由于交通不便使得消息闭塞,当地人接受新鲜事物不强:同时,本地的人十分勤勉,一旦认定一件事物便比别人花更多的心思去努力,且更懂得珍惜。在我们所接触的大批边远地区的直销人中,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群,以期从他们身上找到直销的地域特征,同时也能从中看到,在边远地区的直销事业值得也是需要更多的人去推动。  相似文献   

11.
胸中无剑     
30岁之后,生活变得湍急,人也就逐渐适应了随波逐流。翻翻这两三年写的文章,一样是不务正业,一样是毫无成绩,但却浑然没有了心惊的感觉。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你就会发现,放弃比得到更重要,忘记比记得更重要。忘记之后我们才能有更宽阔的胸怀去接受新的事物,领悟新的境界。首先要放弃的是对名利的追逐。名利会妨碍我们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虚荣心,但追求名气会带来浮躁和华而不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其实,追求美好的名声同样会带来误导。追逐利益会让人变得贪婪,而贪婪会毁掉人的理性。但是,放弃对名利的追逐是否意味着既…  相似文献   

12.
刘凤仙 《海峡科学》2006,(9):134-134,136
《凡尔赛宫》属于事物说明文中说明建筑事物的文章,其语言优美,词汇丰富。面对美文,该如何教学呢?或许有人会说:如今是电脑时代,运用多媒体教学,从视觉感官出发,让学生对说明对象获得感知,而后归纳一下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即可。这种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是常用。难道新课标理念下还能畅通无阻的用下去吗?非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要求。这些要求比《大纲》的“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体裁的特点阅读课文”更具体更明确更有针对性也更具操作性。从这些出发,教学《凡尔赛宫》时,分四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3.
张少春 《科技信息》2009,(19):246-246
态度的转变实质上就是一种新的态度的形成,既需要思维倾向的引导,更需要有利益和利害结果昭示,要转变一个人已经形成了的对事物的观点与看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本文针对态度的转变及转变态度的方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雷晓梅 《科技资讯》2007,(10):205-206
学习与人的五官有关的英语词语,可以帮助你更生动形象的描述事物,表达感情,更自如地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15.
情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智力活动的动力之一。在审美活动中,美的事物的生动与奇妙,富有情趣和灵性,以及它带给人的惊奇与激动,都可以激发人的智力情绪和求知欲,唤起人们追求和探索的热情,成为智慧活动的趋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自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6.
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倒底什么是个性呢?个性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哲学上的解释:个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事物都有个性和共性,个性就是事物的特殊性,共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种是心理学的解释:是指人的个性,人也有个性和共性。人的个性就是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性,人的共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一个具体的人,既有人的共同性又有其本人的独特性。所以个性就是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动机心理特征、性格心理特征、气质心理特征、能力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有复杂的特征结构。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提升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余东武 《科技信息》2009,(8):260-260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改善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学得活,理解得深,并且从学习中学会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在感知兴趣的事物面前,才可以保持稳定、集中的精力去攻读、去设想、去探索获知事物的真实,语文教师如何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语文学科,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广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广告英语脱颖而出。为了使广告内容生动活泼,让产品显得更加形象感性化,修辞的运用为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而隐喻的运用可以使广告更富有感情色彩和感染力,使描绘的事物形象生动令广告受众联想无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其宣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代玉  戚序 《科技信息》2008,(2):222-222
为狗的产品设计,其本质在于提高狗的生活质量,让狗更好的与人在社会中和睦相处。专门为狗的设计,人对狗的关注是宠物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谈及宠物文化,重点已经超越了宠物这个概念本身,而是去挖掘其中人与动物关系中人的意义。为狗设计就是在人与狗交流的过程中,更多的去深入了解对象。也只有在理解人与事物间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理性的看待人处在自然这个广阔大空间的位置,也就不会局限在仅为了满住眼前的利益而去破坏人与周边事物的关系。那为狗的设计就不单单是针对狗了,而是在为人类自身生存的大环境设计,在为生命设计,为‘人’的全面化设计。本文着重就关于狗的设计简要介绍和探讨其现象背后的宠物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