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利用人工诱导滞育的方法,对不同氰戊菊酯抗性水平的棉铃虫越冬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氰戊菊酯抗性较高的棉铃虫滞育率低,越冬蛹期长,越冬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该文比较研究了泉州湾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期、蛹期、成虫期机体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羟自由基抑制能力以及丙二醛含量,结果显示,桐花树毛颚小卷蛾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与丙二醛含量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都表现为蛹期的含量最低,成虫期含量最高,幼虫期居中.而在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上,蛹期表现出最强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破蛹之后的成虫期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最低.  相似文献   

3.
戈壁琵甲(鞘翅目:拟步甲科)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壁琵甲2年发生1代,世代不整齐,以成虫和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成虫4月上旬至9月下旬产卵,卵期为8~12d.幼虫一般为12龄.幼虫期为1~1.5a.越冬幼虫于次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化蛹.蛹前期为40~45d,蛹期为12~20d.羽化成虫后经280~300d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戈壁琵甲食性杂.不喜光.活动有明显的节律性.成虫具有利用防御腺进行自卫的特性,其防御腺分泌物可成为医学上的天然药物,该幼虫各项营养成分较高,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昆虫资源。  相似文献   

4.
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期(包括预蛹期)的发育历期(Y)与温度(X)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温度越高,发育历期越短,其方程式是:卵:Y=3330.777X~(-09864);幼虫:Y=1/(0.2669-3.971/X);蛹:Y=1/(0.3262-5.6273/X)。各虫期的发育速率(Y′)与温度(X)呈对数函数关系,即温度越高,发育速率越快,其方程式是:卵:Y′=0.37251nX-1.0146;幼虫:Y′=0.13811nX-0.3355;蛹:Y′=0.20671nX-0.5664.成虫期与温度和性别有关,雌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卵前期在1.5-5.0天之间,产卵期11.5-116.0天之间。  相似文献   

5.
昆虫精巢是产生精子并为精子发育提供营养和保护的重要器官.昆虫雄虫在幼虫期通常有左右对称的2个精巢.但是,部分昆虫如农业害虫斜纹夜蛾在从幼虫向蛹变态发育的过程中,2个精巢发生融合,合二为一,在蛹期最终完全融合成单个精巢;有些昆虫如经济昆虫家蚕的2个精巢并不融合,在成虫期仍保持分离.精巢融合显然是昆虫长期自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繁殖方式,有利于种群的繁殖和扩大.本文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对鳞翅目昆虫精巢的类型和结构、精子产生的过程、精巢融合的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以及在农业害虫防治上的潜在应用意义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6.
樟缀叶虫是樟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叶苞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羽化。卵期3—4天,幼虫共5龄,幼虫期18~36天,蛹期8~16天,越冬蛹期148~166天。成虫寿命3~7天。每雌产卵量96~274粒。3~4月期间施放白僵菌粉炮以及喷洒80%敌敌畏、90%氰戊菊酯或90%敌百虫对该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变色夜蛾幼虫主要危害观赏树木合欢,其成虫颜色有浅有深,前翅有黑棕色斑点1~5个,同一数量的斑点有斑点分离型、斑点愈合型、斑点镶嵌型和白斑镶嵌型的变化。经研究发现有41种斑点排列,有的成虫左右翅斑点排列也不一样,这在鳞翅目昆虫中实属罕见。该虫在河北冀东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蛹越冬,蛹期269d。翌年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7月产第1代卵,6月中旬~7月下旬幼虫作害。幼虫经7龄,第1代蛹期15~17d,7月下旬出现成虫,7月下旬~9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8月中旬幼虫作害,9月上旬陆续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8.
变色夜蛾幼虫主要危害观赏树木合欢,其成虫颜色有浅有深,前翅有黑棕色斑点1~5个,同一数量的斑点有斑点分离型、斑点愈合型、斑点镶嵌型和白斑镶嵌型的变化.经研究发现有41种斑点排列,有的成虫左右翅斑点排列也不一样,这在鳞翅目昆虫中实属罕见.该虫在河北冀东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蛹越冬,蛹期269 d.翌年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7月产第1代卵,6月中旬~7月下旬幼虫作害.幼虫经7龄,第1代蛹期15~17 d,7月下旬出现成虫,7月下旬~9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8月中旬幼虫作害,9月上旬陆续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9.
瘦直扁足甲(Blindus strigosus)成虫喜阴湿,性激敏,受刺激后防御腺会分泌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成虫产卵期长,印发育期7~12 d,幼虫7龄,4月中旬至8月下旬化蛹,蛹期6~17d,以成虫和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10.
桑蚕蛹甲壳素及壳聚糖的提取与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以提蛹油和蛹蛋白后的蚕蛹壳杂物为原料,采用改进工艺提取蛹甲壳素和制备蛹壳聚糖.研究了脱乙酰基时碱液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制备蛹壳聚糖的理化性质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工艺不仅生产周期短,蛹甲壳素得率高,而且蛹壳聚糖的粘度高、分子量大,比虾、蟹壳的壳聚糖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The banana moth Opogona sacchari (Bojer) of the family Hieroxestidae is a new invasive alien pest in China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moist tropical and sub- tropical areas of Africa[1]. So far, the pest has dispersed to many area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  相似文献   

12.
以丝带风蝶北京种群和武汉种群为材料,测定其取食马兜铃和北马兜铃后的幼虫及蛹的存活率、发育历期.研究结果表明,在25℃和28℃配合光周期16 L:8D h条件下,各处理幼虫和蛹存活率差异不显著.丝带凤蝶幼虫发育历期受温度、种群、寄主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蛹发育历期显著受温度、种群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寄主仅与种群问存在交...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靖远松叶蜂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种类.结果表明:1998年,成虫有2个明显的羽化高峰,分别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的繁殖力没有显著差异;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92±2.3 ℃,自然变温下有效积温为81.93±33.3 d·℃;幼雌虫共有7个虫龄;低虫口密度下,幼虫群团为聚集分布;雌蛹历期显著长于雄蛹;各虫态天敌种类较多,以幼虫期NPV病毒控制靖远松叶蜂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贵州5种蝾螈几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 ,分析了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 ,无斑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若干种组织的LDH同工酶 ,结果表明 5种蝾螈种属差异明显 :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的LDH为 5谱带型 ,而无班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的LDH则为非五谱带型 ,各种的LDH亚基构成和迁移率均有所不同。依据 5个种的LDH同工酶的种属差异 ,对它们的系统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984~1985年在福建省沙县和三明市郊调查了杉梢小卷蛾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用比较频次法和几种聚集度指标进行分布型的测定。结果表明,幼虫和蛹多数样地都符合聚集分布。估计了最适抽样数,比较了五种抽样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幼虫和蛹的最佳抽样方法。求得的有虫(蛹)株率与百株虫(蛹)量的回归式,可供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家蝇蛹血淋巴抗菌活性的诱导及相关蛋白/多肽的表达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家蝇蛹血淋巴的抗菌活性进行了诱导,并用统计学逐步回归的方法和多项式回归的方法确定了抗菌相关蛋白/多肽,研究了其表达规律。结果表明,针刺、带菌针刺和超声波均能诱导家蝇蛹产生抗G^ 球菌的物质,而对G^-杆菌无效。在分子量低于18000的蛋白/多肽中,有两种物质(R5、R6)对抑菌活性有显著影响,它们的表观分子量分别在12000和7650左右,这两种蛋白/多肽均在诱导下表达。其中,R6对抑菌活性有极显著正贡献,而R5对抑菌活性有显著负贡献,推测R5为细胞生长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聊城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和第一代蛹进行死亡率、寄生率、性别比例的调查统计,研究了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的发生危害程度与不同时期蛹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年越冬蛹的死亡率比2010年上升27.1%、寄生率上升6%,雌雄性别比例由1.22下降至0.89,主要的寄生性昆虫天敌有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Viereck)及两种未鉴定的昆虫,分别隶属于姬小蜂科和蝇科,并以舞毒蛾黑瘤姬蜂为优势种;2011年第一代蛹死亡率较越冬代低41%,未发现寄生天敌.分析认为美国白蛾有逐步被本地生态系统同化现象,可能与天敌数量种类增多、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机制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个新育成的优质水稻品种与对照品种在分蘖和产量性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9的分蘖能力强,产量高,具有超高产潜力;品种1的结实率高,分蘖能力强,具有高产潜力;品种2,品种3,品种4的分蘖能力和产量性状较相似;对照种品种(粳籼89)的产量潜力有限,产量不高,分蘖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金纹细蛾在河北冀东地区一年发生 5代 ,以蛹越冬 ,主要以幼虫潜食植物叶肉为害。各代成虫发生盛期分别为 :越冬代 4月 15~ 18日 ;第一代 5月 2 3~ 2 8日 ;第二代 6月 2 2~ 7月 2日 ;第三代 7月 2 0日~ 8月5日 ;第四代 8月 16日~ 9月 4日。利用性诱剂防治金纹细蛾效果显著 ,5个诱扑器共诱雄虫 2 584 9头。利用树干注射器注射 4 0倍速灭杀丁防治效果达 53%。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蚋类进行分类区系调查,初步摸清该地蚋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代表性地区,按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育出两性成虫,制片、鉴定;并据此对内蒙古蚋类名表进行更新和作相关讨论。结果:记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蚋科3属(原蚋属、后克蚋属和蚋属)22种,其中含5个新种及10个内蒙古新记录种。内蒙古蚋类更新至4属35种。结论:内蒙古具有蚋类多样性及明显的古北界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