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培松 《科技信息》2011,(4):272-273
20世纪70-80年代,伴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和攀升,人们对精神局面的文化和艺术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在城市文明的发展和建设中,作为公共艺术城市雕塑的规知l和建设受到了重视,城市雕塑作为传承历史、弘扬民族文化的载体主要用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面对这一历史机遇,马改户于1984—1987年创作并完成了大型石刻群雕《丝绸之路》,这是马改户先生学习、借鉴传统雕塑艺术方面集大成的艺术成就,也是其雕塑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马改户先生在《丝绸之路》群雕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反映了一个艺术家应有的创作思维活力,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家对社会对艺术的强烈责任感。同时,《丝绸之路》群雕与环境共生的理念,更加提高了城市雕塑的品位。  相似文献   

2.
卢建州 《科技资讯》2010,(5):253-253
潮州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地级市,原有的城市雕塑数量少且艺术性不高,通过城市规划合理地确定了雕塑的主题及设置的原则,使城市雕塑的景观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布局相协调,起到了以城市雕塑增进和宣传潮州特色,带动旅游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建 《凉山大学学报》2003,5(4):24-25,23
最近几年来提倡城市雕塑建设,特别是非主题性(抽象)雕塑逐渐增多。现代语言的雕塑在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融合,西方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合理的处理继承与发展问题,创作的抽象雕塑作品在环境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是需要我们建筑师去认真的研究、探索和对待。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雕塑发展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城市雕塑设计与自然环境相脱离,城市雕塑和其所处城市的人文环境不协调,某些城市雕塑质量不高。不论社会、政府,还是雕塑家都应该努力纠正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城市雕塑的特征及分类,从城市雕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城市雕塑建设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太原市城市雕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游憩是<雅典宪章>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之一.作为城市居民和外来者在城市内部休闲游憩的载体,城市雕塑及其所在空间在城市游憩系统中功能凸现.回顾了城市雕塑与城市游憩产生的背景,通过对苏州城市游憩与城市雕塑发展脉络的分析,力图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城市雕塑如何更好的为现代城市游憩服务,以期为城市雕塑和游憩系统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雕塑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分析我国城市雕塑现状入手,研究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探讨城市雕塑的发展对策,以合肥女人街入口主题雕塑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雕塑发展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城市雕塑设计与自然环境相脱离,城市雕塑和其所处城市的人文环境不协调,某些城市雕塑质量不高.不论社会、政府,还是雕塑家都应该努力纠正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雕塑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与城市环境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与系统.一件雕塑作品,不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都要综合其内容、材料、尺度、色彩等各种因素,以整体语言的视角渗透到环境之中,成为环境整体的一部分,与城市的自然、历史、文脉环境相互协调,并适应所在地的空间环境,成为城市的眼睛,反映这个城市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城市雕塑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所以应当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艺术底蕴之上,当然也要符合我们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它作为一种公共艺术作品,展示在公共空间当中,无论他以什么样的形式、材料、加工手段,都逃脱不了在公共空间中的伦理角色.  相似文献   

11.
城市雕塑艺术是立体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建筑环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表现,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应该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2.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名片",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塑造了城市的风情。城市雕塑有地标性城市雕塑,也有非地标性雕塑。公认的地标性城市雕塑,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的尼尔森将军柱。而苏俄各大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城市雕塑的概念,说明了城市雕塑规划的功用及影响,并从雕塑的尺度、体量与空间环境的关系研究出发,总结了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追求,应该是物质与精神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怎样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成为了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文化水平的反映,文章通过阐述城市雕塑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城市雕塑与自然环境;城市雕塑与人的发展,进一步说明城市雕塑在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雕塑艺术家运用丰富多彩的雕塑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转化为众多激动人心的城市雕塑艺术作品。本文从主题、定位、构思、构图、语言、形象、意境、体量、选材、效果、协作、创新等十二个方面,对城市雕塑艺术创作的一些规律作了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周阿成 《科技信息》2003,(11M):36-37
雕塑是占有三度空间的实体,雕塑家在艺术创作中发挥三度空间的实体在视觉上的特征,使用最重要的雕塑语言便是体积,雕塑家最敏感的是雕塑的体积及体积各种姿态的变化,通过体积的转换来把握形象美的特质,传达思想情感,由于时空观念及雕塑家的个人活语的因素,在雕塑体积感的叙述  相似文献   

17.
城市雕塑艺术是立体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建筑环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城市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表现,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应该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开封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旧城改造中的若干流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小待背巷的改造,通衢大道的改建,城市雕塑与绿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现某种材料的形状和纹理,并利用其作为雕塑创作的构成部分,是一种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0.
高鹏 《科技信息》2008,(9):270-270
城市雕塑是建在室外空间环境的各种雕塑作品,与一般的雕塑作品不一样,它有自身的永久性和群众性,它可以美化环境,丰富人民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一座优秀城市雕塑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向世界传递信息的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