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RP-HPLC测定不同地区附子药材中3种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实验以RP-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0.1%的乙二胺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乙腈和0.1%的乙二胺水溶液的比率0~17 min为46∶54,17~37 min为82∶18;37~50 min为46∶54,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标准曲线范围分别是5.62×10-6~5.062×10-5mol/L、2.614×10-6~2.614×10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发酵对川乌、附子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微生物发酵对川乌、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影响。将菌种以孢子悬液的形式接入灭菌生川乌、生附子、制川乌、制附子药材中,30℃固态发酵培养7 d提取生物碱,对照组为未发酵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研究发现发酵药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质量分数明显低于原药材:生川乌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390%、0.0195%、0.0320%,而发酵生川乌中分别为0.0231%、0.0039%、0.0117%;生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750%、0.0670%、0.0550%,而发酵生附子中分别为0.0633%、0.0552%、0.0291%;生川乌+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395%、0.0075%、0.0078%,而发酵生川乌+附子中分别为0.0202%、0.0022%、0.0026%。该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有助于降低川乌、附子中有毒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附子不同组织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附子不同组织中乌头总碱和3种双酯型生物碱一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extend—C18(150mm×4.6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二胺,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40mn,柱温30℃。结果表明:附子不同组织中生物碱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子根、茎秆、叶、须根和母根中乌头类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5.53,3.81,14.77,8.87和4.58mg/g;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顺序为:须根〉子根〉母根〉叶片〉茎秆。该研究可为附子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考察抗风湿涂膜剂中辣椒素和乌头类总生物碱在生物体内药动学特征,以获得药动学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为给家兔背部按一定面积涂抹抗风湿涂膜剂后,于不同时间采取血样.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血药质量浓度,通过3P97药动学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自动拟合获得药动学参数,得辣椒素药动学行为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Ka=1.160 013h-1t、1/2(Ka)=0.597 534 h、Ke=0.219 206 2 h-1t、1/2(Ke)=3.162 079 h、AUC=22.084 286(μg/mL)h;乌头类总生物碱药动学行为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Ka=0.300 004 9 h-1t、1/2(Ka)=2.310 453 h、Ke=0.185 421t、1/2(Ke)=3.738 234 h、AUC=22.389984(μg/mL).h.药代动力学实验表明,本制剂中辣椒素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速率较快,而代谢消除速率较慢;而乌头类总生物碱吸收与代谢均较慢.二者吸收程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药材附子炮制过程产生的大量废液中的生物碱进行害虫防治研究。用酸碱滴定法(药典法)测定附子浸渍液总生物碱含量,平均为0.0680 mg/mL。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附子浸渍液对银纹夜蛾具有较高的毒性,Lc50为原液稀释5.8546倍。室内药效试验证明,附子浸溃液稀释2倍和5倍液对银纹夜蛾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药后48 h触杀活性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91.51%和88.15%;胃毒杀虫活性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72.43%和 68.96%。其触杀活性高于胃毒杀虫活性。可进一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6.
二萜生物碱杀虫药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白喉乌头中二萜生物碱药剂的提取和配制。通过药剂的杀虫作用探讨了白喉乌头生物碱的药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和研制新型的植物性药剂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病条辨》药对的使用规律。方法:以《温病条辨》三焦篇189个内服复方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设定最小支持度为5%,最小置信度为50%。计算药对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找出符合规则的药对。结果:筛选出高频药对22组,其中清热药对4组,养阴药对4组,清热养阴药对4组,祛湿药对7组,补气药对1组,补气温中散寒药对1组,温阳药对1组。符合强关联规则的核心药对6组,分别为黄连-黄芩、连翘-银花、连翘-竹叶、白芍-炙甘草、生地-麦冬、干姜-附子。结论:初步总结了22组高频药对的功效及使用规律,可为温病的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黄连功效和药对中盐酸小檗碱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找到黄连配伍的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黄连与不同药物配伍后盐酸小檗碱的质量分数,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C18(150×5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KH2PO4溶液(0.02 mol/L)(35∶65),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345 nm,柱温为室温.盐酸小檗碱在0.001~0.25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黄连各个药对中盐酸小檗碱的的质量分数大致在0.273%~0.606%范围之间,其中"黄连+吴茱萸"、"黄连+龙胆草"两组质量分数最高,"黄连+黄柏"组质量分数最低.以功效为基准探讨有效成分的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对于中药药对的研究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比《中国药典》与文献中附子单脂型生物碱HPLC 含量测定方法,发现附子HPLC 含量测定中样品的提取方法、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色谱条件、检测方法和含量测定结果均欠佳,故建立附子新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与《中国药典》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优化后的附子单脂型生物碱HPLC 含量测定方法优于《中国药典》方法。研究建立的附子HPLC 测定方法简便,可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提高了柱效,为附子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提供更科学完善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四苯硼-乌头类生物碱活性物质的制备,用该活性物质研制的石墨涂膜电极及其应用.电极电位在乌头类生物碱10~(-5)~10~(-3)mol·L~(-1)的浓度范围内符合Nernst方程.在pH3~6范围内,电极系数为58±1mV(21℃左右),检测下限为1.8×10~(-6)mol·L~(-1),响应时间为1min左右.应用相对标准工作曲线法,可以直接对乌头类生物碱进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乌头属植物中二萜生物碱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新二萜生物碱的来源、结构及其主要特点等方面,综述了1990—1995年乌头属植物中二萜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藏药哈巴乌头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藏药哈巴乌头(Aconitum habaens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测定鉴定了结构,其中5个为二萜生物碱,分别是粗茎乌碱甲(crassicauline,1)、查斯曼尼丁(chasmaconitine,2)、滇乌碱(yunaconitine,3)、印乌碱(indaconitine,4)、塔拉萨敏(talatizamine,5),同时还得到2个酚性类化合物和β-谷甾醇.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法测定川产乌头属植物总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二帖类生物碱和酸性染料溴甲酚绿在酸性缓冲液中形成的络合物能被氯仿提取,并且提取液在415 nm处具有吸收值的原理,运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四川境内乌头属植物总生物碱的含量.乌头碱的标准曲线范围是8.8-52.8μg/mL(r=0.999 87,n=6),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8%.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烟酰水杨酸的调血脂和毒性作用,分别观察了烟酰水杨酸对正常家兔和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小鼠毒理试验.结果表明:烟酰水杨酸能降低正常家兔、大鼠血中TC、TG和LDL-C,升高HDL-C;烟酰水杨酸LD50为5516.96±647.35mg/kg,Ames试验为阴性.  相似文献   

15.
高乌头的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季节采挖移植、不同的栽培技术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野生高乌头的大田栽培技术和高产措施,亩产达1500kg左右;高乌甲素含量与野生高乌头相近,有效成份含量0.6%。  相似文献   

16.
从东川乌头块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去甲二萜生物碱,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它们分别为:印乌碱(Ⅰ)、粗茎乌碱(Ⅱ),尾毛乌头碱宁(Ⅲ),滇乌碱(Ⅳ),其中(Ⅰ)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7.
高乌头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乌头(Aconitum Smomontanum Nakai.)植株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芽、叶片、叶柄)、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条件对高乌头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或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组合的2,4-D、NAA、KT、BA,均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但不同外植体、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发生均有一定影响;作为外植体,高乌头的芽、叶柄和叶片都可顺利诱导出愈伤组织,生长素2,4-D对高乌头外植体的脱分化起促进作用,但 NAA却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细胞分裂素KT和 BA均能与2,4-D组合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在B5 2,4-D 2.0 mg·L-1 BA 1.0 mg·L-1培养基上,光照14 h·d-1, 温度(22±1)℃,最有利于高乌头愈伤组织的诱导.在此条件下,30 d后,芽的诱导率达95%,叶片的诱导率达70%,叶柄的诱导率达87.5%.愈伤组织最佳增殖条件为B5 2,4-D 2.0 mg·L-1 KT 0.5 mg·L-1,光照14 h·d-1,温度(22±1)℃.继代培养 14 d后 ,平均增殖率达197.5%.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七星草乌(Aconitum contortum Finet et Gagnep)的根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其物理化学常数和IR,UV,NMR和MS分析,分别确定为七星草乌碱(1),三十二烷(2),十三烷(3),三十一烷(4),二十烷(5),二十六烷(6),二十一烷(7),单斜硫(8),化合物(9)结构待定.七星草乌碱(1)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不同理化因子对黄花乌头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不同理化因子对黄花乌头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研究,为国家一类新药关附甲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原料来源.方法:以黄花乌头花药为外植体,考察不同植物激素及其配比、不同种类的培养基、碳源、NH4^ 与NO3^-比例、天然添加物及低温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2,4—D 2mg/L,KT 0.2mg/L为最佳激素配比;MS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以蔗糖为碳源,ρ(NH4^ )/ρ(NO3^-)为4:1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别以0.03mmol/L的组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代替MS培养基中的甘氨酸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而丝氨酸对其有抑制作用;水解酪蛋白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低温(4—10℃)处理48—120h能促进愈伤组织生成.结论: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解决黄花乌头原料匮乏问题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雪上一枝蒿醇提物体外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雪上一枝蒿醇提物(EAB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分泌的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的影响,经LPS诱导后以不同浓度雪上一枝蒿醇提物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DCFH-DA测定活性氧(ROS),Griess法检测NO.结果表明:EABD可显著抑制LPS造成的小鼠巨噬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20,100μg/mL EABD干预后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ROS水平降低,剂量依赖性减少NO表达(P<0.05),说明雪上一枝蒿通过抗氧化途径发挥体外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