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Dieterici实际气体热力学性质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Dieterici实际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做了比较细致的分析,首先计算Dieterici实际气体的两个主要热力学函数,内能和熵,导出了Cp-Cv和[зU/зV]T的数学表示式,再依据对应态原理得到了Dieterici实际气体的临界压缩因数Zc,综个所述和vdW物态方程,RK物态方程所得结果一起与气体的实验测量值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说明了Dieterici物态方程不仅比vdW物态方程更贴近实际气体的行为和热力学性质,而且对于碳氢化合物类物质来说甚至超过了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多的RK物态方程。  相似文献   

2.
吸附树脂对甲苯胺的静态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Amberlite XAD-4与两种新型吸附树脂NK和新H对对甲苯胺的静态吸附行为,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并讨论吸附热力学性质。两种新型吸附树脂对对甲苯胺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Amberlite XAD-4,微孔作用机制及表面部分极性起决定作用,吸附焓变△H<0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对吸附焓变和自由能变的讨论同时表明树脂对对甲苯胺 的吸附为多层物理吸附过程,吸 附熵变△S表明吸附树脂表面的不均匀性和吸附质分子在树脂表面的分布及其局域运动与吸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比 Amberlite XAD-4与两种新型吸附树脂 NK和新 H对对甲苯胺的静态吸附行为 ,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并讨论吸附热力学性质 .两种新型吸附树脂对对甲苯胺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 Amberlite XAD-4 ,微孔作用机制及表面部分极性起决定作用 .吸附焓变 ΔH<0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 ,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 .对吸附焓变和自由能变的讨论同时表明树脂对对甲苯胺的吸附为多层物理吸附过程 .吸附熵变 ΔS表明吸附树脂表面的不均匀性和吸附质分子在树脂表面的分布及其局域运动与吸附有密切关系 .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自水溶液吸附苯酚的热力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活性炭自水溶液吸附苯酚的吸附规律和机理,对不同吸附温度和溶液pH值下吸附常数和热力学函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活性炭自水溶液吸附苯酚符合Langmuir模型;低温度低pH值下苯酚被吸附的量大,熵增效应小,而高温度高pH值下苯酚被吸附的量小,熵增效应大,整个吸附过程中熵增效应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5.
从非平衡态热力学角度讨论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其中还解释了所谓负温度意味着非平衡态熵减少,系统趋向有序.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经典的破尔兹曼统计理论,讨论了处于均匀重力场中的气柱的热力学函数,内能、热容量和熵,引入了一个关键参数X,当X=0,内能为32kNT,若将X外推到超过理论模型适用的范围(X=∞),内能则变为52NkT。同时得到处于引力场中的气柱的熵是怎样降低的,从而揭示了经典统计理论的局限性,因为在某些条件下得出了熵为零,甚至为负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油茶籽的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了解油茶籽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温度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吸附原理,通过静态调整环境湿度法,研究了油茶籽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选择5种常用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油茶籽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修正Henderson模型的拟合度最高(R2=0.999 9,RMSE=0.007 1),根据该模型获知油茶籽在20,30,40℃下的相对安全水分含量和绝对安全水分含量分别为9.48%与8.00%,8.96%与7.57%,8.51%与7.19%.热力学性质显示,油茶籽的等量吸附热、吸附结合能均随平衡含水率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当平衡含水率一定时,吸附结合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恒定外力下橡皮圈伸长和温度的关系,并通过热力学分析发现橡胶的“热缩冷胀”正是熵弹性的体现.利用这一实验结果和热力学循环关系,得到了橡皮圈内能贡献和张力比值fe/f大约为20%.  相似文献   

9.
利用经典微正则系综分子动力学,采用Gupta原子间作用势,对非晶结构的19个金原子团簇的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团簇内原子时间平均势能的特性以及对团簇瞬时结构的分析发现,团簇的融化过程较对称团簇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团簇的融化过程可以分为多个过程.第1阶段的融化涉及团簇表面多个原子(14个原子),其余(4个)原子则处于准固态;第2阶段涉及表面全部原子,但此时有2个位置原子逗留时间较长;第3阶段表面的原子全部开始了快速的换位;第4阶段产生了包括团簇内部原子在内的结构异构化过程.由此,导致了团簇的卡路里曲线、相对均方根键长涨落和热容量的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对范氏气体的内能、热容量以及熵的表达式进行 了推导,并给出了范氏气体准静态热力学过程的主要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煤储层的吸附特征实验综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煤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等温吸附实验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煤的吸附性能受到煤的变质程度、储层温度、储层压力以及煤中水分类型及水分含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实验结果接近现实。本实验获得的参数对煤层气资源的选区、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HZ-802、HZ-803、HZ-803A、HZ-841四种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对茄呢醇的静态、动态吸附及解吸性能,研究了其相应的静态吸附动力学过程和茄呢醇溶液的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了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茄呢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对苦参碱的吸附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苦参碱的吸附能力,其中SP825吸附量最大,静态吸附容量为706.19 mg/g;NKA-9次之,600.77mg/g;D301R最小,461.48mg/g.选择了SP825树脂用作提取分离苦参碱.较高的溶液浓度较低的树脂层高度有利于增大树脂的吸附速度,选用对被提取物溶解度大的无水乙醇作洗脱剂,可以加快洗脱速度.  相似文献   

14.
纸浆纤维对钙离子吸附行为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去金属离子处理后的漂白硫酸盐桉木浆及针叶木浆为原料,研究纸浆纤维对Ca2+的吸附动力学及影响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Ca2+初始浓度较低时,漂白化学木浆对Ca2+的吸附能力随着Ca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快速提高。Ca2+初始浓度0.471 7 mmol/L时,阔叶木浆达到饱和吸附,吸附量为0.016 0 mmol/g;针叶木浆在Ca2+初始浓度为0.220 1 mmol/L时就达到饱和吸附,吸附量为0.008 4 mmol/g,吸附能力与针阔叶浆各自所带羧基量一致。在pH 7.5、温度25℃条件下,符合Langmuir方程等温吸附线,且纸浆对Ca2+的吸附为单分子吸附。Ca2+浓度和pH的升高将使纸浆纤维对Ca2+的吸附能力提高,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中Ca2+加入量为0.035 6和0.016 5 mmol/g时,木浆达到饱和吸附。pH超过7,纸浆表面游离羧基将完全被Ca2+吸附;纸浆纤维对Ca2+的吸附属放热吸附,提高温度将会降低纸浆纤维对Ca2+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5.
运用CALPHAD(相图计算)技术对LiBr—SrBr2二元体系进行优化和计算,计算得到的共晶点为34.93%(摩尔百分比) SrBr2,709.20 K,化合物LiSr2Br5的转熔温度和组成分别为760.00 K和55.43%(摩尔百分比)SrBr2.从LiBr—SrBr2体系的实验数据出发,预报了该体系液相混合焓和混合熵,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相图和热力学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涨落态熵     
探讨涨落态熵的合理的定义,证明了在热力学极限下,适当定义的涨落态熵S({xi})与平衡态熵的函数形式精确地相同。在此基础上,对准热力学理论的其它一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试探地通过相空间理论计算稳定黑洞在其形成过程中相体积的变化来直接分析黑洞在其形成过程中熵的演化.结果发现,按照这一思路能有效地研究黑洞形成过程中的熵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热力学第一、第二两大定律为主线,分析和论证了能量及其转化的实质,阐述了(火用)、(火无)、(火用)损失、熵产生和不可逆过程等一些节能理论中常用的重要的热力学基本概念,并从获取最大有用功的角度证明了任何热力过程的理论极限就是其相应的可逆过程,而(火用)正是可逆过程中物系所能作出的最大有用功。文中对两种典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法——熵分析法和(火用)分析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归纳给出了(火用)分析法的所有基本要点,并将其与熵分析法进行了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19.
泊松分布的信息熵是参数λ的无穷级数.证明了泊松分布的信息熵是参数λ的单调递增凸函数;λ误差影响的条件数小于1;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给出了信息熵的有限项求和的近似计算递推公式,解决了无穷级数求和及阶乘溢出的数值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