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罗望子胶原粉(TKP)为基料,氯乙酸钠(SMCA)为羧甲基醚化剂,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制备了取代度(DS)为0.42,0.64和0.88的3种交联羧甲基罗望子胶(CCMTKP),探究其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适宜吸附的pH值范围为2~6;吸附剂较佳用量为0.5%(质量分数);3种CCMTKP对Cd2+的吸附在15min内达到平衡,遵从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CCMTKP对Cd2+的最大吸附量为64.10mg/g;再生后的CCMTKP吸附性能良好,脱吸附率高,有望作为Cd2+的吸附剂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罗望子多糖的提取效率,降低蛋白质质量分数,使之达到国家标准,以原料目数、提取pH、提取温度为自变量,提取率和蛋白质质量分数为因变量,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罗望子多糖的提取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目数118目,提取pH 3.06,提取温度90℃。在此条件下,罗望子多糖提取率的理论值为49.76%,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0%。对此进行验证实验,实际条件为原料目数120目,提取pH 3.1,提取温度90℃,罗望子多糖提取率为49.59%±0.36%,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2%±0.05%,实际值与模型理论值相符度高,模型具有实际意义。通过优化提取工艺,为罗望子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羧甲基瓜尔胶与DMC-AM二元单体的接枝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锰酸钾/硫酸引发羧甲基瓜尔胶(CMGG)和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备两性瓜尔胶(AC-GG),考察了引发剂、单体和CMGG浓度及取代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操作条件下的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92.9%,797%和84.7%.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296~323 K下共聚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3.28 kJ/mol,表明高锰酸钾是高效引发剂.13C-NMR证实发生了接枝反应.  相似文献   

4.
以高锰酸钾/硫酸引发羧甲基瓜尔胶(CMGG)和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接枝聚合反应制备两性瓜尔胶(AC-GG),考察了引发剂、单体和CMGG浓度及其取代度等因素对接枝程度的影响,最佳操作条件下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为92.9%、797%和84.7%。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23℃-50℃共聚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3.28KJ/mol,表明高锰酸钾是高效引发剂,13C-NMR证实发生了接枝反应。  相似文献   

5.
以天然香豆胶为原料,环氧丙烷(EP)为非离子醚化剂,NaOH为催化剂,异丙醇为分散剂制备了非离子型羟丙基香豆胶(HPFG).用MORGAN串联法测定HPFG的取代度(DS),研究了EP用量、NaOH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HPFG表观黏度和DS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m(香豆胶)∶m(EP)∶m(异丙醇)∶m(NaOH)=1∶0.5∶1.7∶0.04时,制得的产品能满足油田工业评价指标要求,即表观黏度()η=560~1 000 mPa.s(w(HPFG)=1%)、DS=0.16~0.20,并用13C NMR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6.
田菁胶羧甲基取代度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羧甲基田菁胶的取代度高低对其应用性能影响较大,本文用测电导率的方法和红外差谱图技术,对田菁胶醚化反应的羧甲基取代度进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Morgan法串联测定羟丙基瓜耳胶的取代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文琳 《江西科学》2004,22(1):37-40
在传统的Morgan法的基础上对羟丙基瓜耳胶的取代度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串连法对羟丙基瓜耳胶的取代度进行检测,提高了实验效率,减小了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8.
低温胶凝琼脂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缩水甘油醚的改性,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侧链性质和取代度的低温胶凝琼脂糖衍生物。研究了支链性质和取代度对胶凝温度、凝胶融化温度、最低胶凝浓度的影响。对琼脂糖衍生物的凝胶强度,凝胶透明性及凝胶的亚显微结构与取代度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胶凝温度随取代度增大呈线性下降,侧链的亲疏水性质对衍生物的性质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从化学结构角度支持了Rees等有关琼脂糖胶凝机制的双螺旋理论。  相似文献   

9.
皂荚豆组成及皂荚胶的流变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皂荚豆的组成成分和皂荚胶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皂荚豆中蛋白质含量为15.38%,内胚乳占种子组成的37.8%;通过GC、PC、IR及HNMR分析多糖结构:内胚乳中含有68.6%的半乳甘露聚糖,半乳糖与甘露糖配比为1∶2.5,主链是以β (1,4) 苷键连接的D 吡喃甘露糖,支链是以α (1,6) 苷键连接的D 吡喃半乳糖;皂荚胶1%水溶液表观粘度达274mPa·s(30℃,170s-1),皂荚胶是高效的增稠剂;皂荚胶粘度随浓度升高而升高,随pH的降低而有所降低,皂荚胶水溶液为假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基于再生微粉的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硬化机理,本文将再生微粉和粉煤灰单掺或与硅灰复掺以50%、60%、70%的取代率取代水泥制备水泥净浆试件,研究其抗压强度、水化放热速率、放热量及水化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取代率增加,胶凝材料抗压强度降低,取代率为50%时,胶凝材料力学性能最佳,其中复掺再生微粉和硅灰龄期为7d时,其抗压强度达到了29.1MPa;复掺再生微粉和硅灰的早期放热速率与复掺粉煤灰和硅灰基本一致,但加速了二次放热且放热量均低于纯水泥组;通过XRD试验可以发现,随着取代率增大,复掺再生微粉和硅灰的Ca(OH)2衍射峰逐渐减弱,表明其促进了二次水化,也证明了再生微粉具有火山灰活性,且再生微粉的火山灰活性大于粉煤灰。该结果可为研发生态建筑材料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泰国甜角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元江干热河谷引进的泰国甜角开展嫁接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切砧高度、砧木类型、砧木龄级、接穗年龄、接穗位置和天气条件等因子对嫁接成活率有明显影响.嫁接方法宜采用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的切接法,其平均成活率75.0%~76.4%;嫁接时间宜选在3~4月;用半年生切砧苗作砧木,切砧高度在20~40 cm比较适合;接穗的位置效应明显,宜选1年生枝的基部和中部枝段,带1~2个腋芽的穗段为优;此外,天气状况对嫁接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以阴天或雨后晴天嫁接为宜.采用常规管理技术,嫁接后3个月可育成甜角嫁接苗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2.
The transpi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marind artificial forest in the arid-hot valleys of Jinshajiang River, Yunnan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the transpiration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tamarind leaf and the related envi- ronmental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piration of the tamarind in the clear sky had the close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and air temperatur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tmosphere moisture i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The daily change tendency of the transpiration rate was the similar with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the transpiration had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tomatal conductance. The transpiration rate of tamarind was highest in the rainy season of June and July and was relatively low in the drought season of March and April. The transpiration water consumption in rainy season of June and July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drought season of March and April. It fully suggested that the tamarind showed very good drought resistance and adaptability to the arid-hot valleys of Yunnan .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抗菌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壳聚糖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3种不同取代度(DS:37.3%,56.0%,81.5%)的壳聚糖季铵盐,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所合成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解度、稀溶液pH稳定性、吸湿性等相关性质,同时对其成膜性、膜抑菌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解度、稀溶液pH稳定性和吸湿性随着壳聚糖季铵盐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所得膜透明光滑,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均明显优于壳聚糖膜。  相似文献   

14.
以淀粉为原料,冰醋酸和醋酸酐为改性剂,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制备淀粉醋酸酯。探讨了微波火力、微波加热时间、淀粉种类及醋酸酐用量对淀粉醋酸酯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玉米淀粉:冰醋酸:醋酸酐的质量分数比为1∶1∶0.4时,在中火条件下微波加热6 min,制得的淀粉醋酸酯的取代度为0.5386,反应效率为84.78%;在实验范围内,随着醋酸酐加入量的增加,制得的淀粉醋酸酯的取代度不断增加,而反应效率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条件下,木薯淀粉制得的淀粉醋酸酯取代度和反应效率高,玉米淀粉次之,马铃薯淀粉制得的淀粉醋酸酯取代度和反应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羧甲基淀粉糊液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合成取代度为0.8901,透明度为89.2%羧甲基淀粉(CMS)。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原淀粉、CMS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合成因素对其溶液透明性的影响,得知CMS糊液透明度受取代度及醚化均匀度双重因素影响。淀粉羧甲基化后糊液透明度比原淀粉提高了53.8%,且糊液冻融稳定性、存放稳定性均好于原淀粉。CMS水溶液透明度在碱性环境中变化不大,但随着酸性增大而逐渐下降,且高取代度的耐酸性优于低取代度CMS。最后考察了不同食品添加剂对CMS糊液透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NaCl、柠檬酸将导致其水溶液透明度降低,而葡萄糖、蔗糖的加入会提高其透明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制的搅拌球磨机将普通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预处理,正磷酸盐为酯化剂,尿素为催化剂,干法制备淀粉磷酸酯.探讨了活化时间、磷酸盐用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尿素用量对取代度(DS)和反应效率(RE)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活化时间1.5 h,磷酸盐用量12%,pH5.0,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 h,尿素用量3%,并对机械活化淀粉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活化破坏了淀粉的结晶结构,有效地提高淀粉的化学反应活性,使合成的磷酸酯淀粉的DS和RE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茯苓菌丝体多糖硫酸酯化的适宜条件 ,为进行生物活性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从茯苓菌丝体中得到的一种α ( 1→ 3 ) D 葡聚糖 (ab PCM3 I) ,采用氯磺酸 吡啶作为酯化试剂 ,研究反应温度、时间及反应物的摩尔比对硫酸酯化过程的影响。结果 :得到一系列水溶性的硫酸酯化茯苓菌丝体多糖 (S1-ab-PCM3 -I~S5 -ab -PCM 3 -I) ,经元素分析测定其取代度为 0 .3 9~ 0 .67。用凝胶渗透色谱和光散射联用法 (GPC -LLS)测定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分子量为 2 .0× 10 4 ~ 11.3× 10 4 ,仅为原多糖分子量的 4%~ 17%。结论 :硫酸酯化反应打断了α ( 1→ 3 ) D 葡聚糖的分子链  相似文献   

18.
用刮膜机在镜面不锈钢钢板上铺出聚乙烯醇(PVA)原膜,再经过染色、拉伸、补正等工艺制备PVA偏光膜.通过水热法制备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尺寸主要分布在2~4 nm,且其水溶液在500~400 nm间的光透过率下降22%,将PVA粉体溶在制得的GQDs水溶液中,制备PVA/GQDs复合偏光膜.结果表明:与PVA偏光膜相比,单片透过率略有下降,但GQDs的加入使偏光膜的直交透过率降低且低于0.1%,从而提高偏光膜的偏振度,达到99.9%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胶囊包埋率为考察指标,采用U10(53)进行均匀试验设计,对鸡腿菇多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通过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对鸡腿菇多糖微胶囊包埋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鸡腿菇多糖的质量分数,制备工艺优化方案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1.6%,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2%,鸡腿菇多糖的质量分数为2.0%。应用优化得到的制备工艺进行验证试验,并将得到的微胶囊进行结构表征,表明微胶囊包埋率较高,成型性良好,热稳定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