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水对神府东胜煤样进行了超声萃取,通过GC/MS分析研究了其水萃取物的有机物的族组成,用FTIR分析其原煤及水萃余煤,比较它们在二硫化碳(CS2)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体积比1∶1)混合溶剂中萃取率的不同。结果表明:水萃取物有机成分中含有多种含杂原子成分及烷烃;超声水萃取的萃余煤在CS2/NMP的混合溶剂中的萃取率大于原煤;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超声水萃取使原煤部分盐类的去除及煤中分子间氢键等的破坏可能是混合溶剂萃取率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提高煤中有机质的可溶性,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煤中可溶有机质的组成结构,是实现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关键性科学问题.本文在微波辐射下对神木-府谷烟煤(SFBC)进行溶剂萃取,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以及溶剂类型对SFBC萃取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萃取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微波辐射40min时,SFBC的萃取率随微波功率的提高而降低,微波辐射10、20和30min时,SFBC的萃取率随微波功率的提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SFBC的萃取率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有关,在介电常数较小的四氢呋喃中萃取率最高(5.6%);萃取物主要由脂肪烃和芳烃组成,推测脂肪烃和小分子的芳烃较易从煤的大分子网络中游离出来.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褐煤热萃取率低的问题,以酸碱作溶剂对原煤进行预处理,在操作温度为380℃、常压、溶煤比为10∶1的工艺条件下,对预处理后的原煤进行热萃取反应制备超纯煤,考察了不同酸碱溶剂对热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煤相比,经不同种类的酸碱溶剂处理后褐煤的热萃取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经氢氧化钾预处理后褐煤的热萃取率最高,达到66.5%;红外光谱表明,采用酸碱溶剂预处理原煤,可以有效破坏煤的分子结构,使无机矿物质盐裸露在外,也使有机官能团得到充分暴露。因此,通过预处理手段可以获得更高的超纯煤收率,减少配煤炼焦行业中优质煤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4.
在微波辅助下,考察了萃取温度、溶剂种类、辐射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对神府煤而言,采用乙醇、丙酮和四氢呋喃为溶剂的较佳萃取温度分别为393K、373K、373K且四氢呋喃的萃取率高于丙酮和乙醇。采用相同的溶剂对五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微波辅助萃取结果显示,变质程度相似的煤在相同萃取条件下萃取率不同。对神府煤和其四氢呋喃萃余煤进行了红外分析。  相似文献   

5.
风化煤腐植酸吸附镉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七台河风化煤腐植吸附和交换镉离子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为七台河风化煤的工业利用做了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6.
以松木快速热解生物油为原料,对蒸馏得到的富含酚类馏分进行了萃取-反萃取提取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考察了不同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正己烷、环己烷等对酚类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能够有效地萃取碱化后生物油中的非酚有机物,使水相中酚类物质含量提高;而在反萃取过程中,乙酸丁酯、正己烷和石油醚对酚类的萃取选择性比其他几种萃取剂要好,其中以乙酸丁酯对酚类的萃取率最高.若采用乙酸乙酯为萃取剂,乙酸丁酯为反萃取剂,则本方法从新鲜生物油中萃取酚类的总萃取率可达59.1%.  相似文献   

7.
煤的CS2-NMP萃取物组成分析与萃取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二硫化碳(CS2)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对神府东胜煤样进行了超声萃取,并用丙酮对萃取物进行溶解。利用GC/MS分析研究了其萃取物的族组成,对其原煤及萃余煤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对萃取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萃取过程阶段性明显;萃取物中烷烃和芳烃含量较高,另外还含有多种含氧、氮和硫的杂环化合物;原煤和萃余煤红外光谱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利用二硫化碳(CS2)和N一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对神府东胜煤样进行了超声萃取,并用丙酮对萃取物进行溶解.利用GC/MS分析研究了其萃取物的族组成,对其原煤及萃余煤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对萃取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萃取过程阶段性明显;萃取物中烷烃和芳烃含量较高,另外还含有多种含氧、氮和硫的杂环化合物;原煤和萃余煤红外光谱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三种烟煤的超临界萃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苯为溶剂在半连续装置上对神府、抚顺和大同三种年轻烟煤进行了超临界萃取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系统压力或溶剂流量均可使萃取物生成速率和萃取率提高。通过对萃取结果和热重分析的比较,可以认为煤的超临界萃取实质上是一种在超临界流体保护下的煤热解,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自由基碎片从煤到流体的扩散是速度控制步骤。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动力学处理,认为这三种煤的萃取过程均可按温度区间分两段用二级反应来描述。  相似文献   

10.
微波条件下抽提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辅助下,以神府煤为研究对象,四氢呋喃、乙醇、甲醇为溶剂,考察了抽提温度、时间、溶剂量及煤粒度对抽提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3种沸点不同的溶剂抽提率达到其最佳值所需要的溶剂量及煤粒度相差不大但抽提温度有所不同;同时探讨了以四氢呋喃、丙酮、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微波辅助抽提效果,结果是变质程度相似的煤在相同抽提条件下抽提率不同。运用红外光谱现代分析技术,对神府脱灰煤和溶剂抽提后的残煤进行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抽提并没有破坏煤的大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1.
致密煤层中瓦斯的运移和抽排与煤体的致裂损伤有着密切的联系,溶剂抽提致裂煤体、产生裂隙会有助于低渗透性煤层瓦斯的运移.本文对块体煤进行了不同种类溶剂的抽提损伤实验,测定了抽提损伤后煤体的孔隙率变化.溶剂种类对煤体的致裂损伤作用效果显著不同,N-甲基-2-吡咯烷酮(NMP)抽提后的煤体形成了许多裂隙;二硫化碳和NMP混合溶剂体系对煤体的抽提存在协同作用,其对煤体的抽提损伤效应大于单种溶剂;NMP和NMP与二硫化碳混合溶剂抽提后煤体的孔隙率约是原煤体孔隙率的4倍和5倍,煤体的孔隙率增大十分明显;抽提物及抽提残煤体的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与原煤相比,抽提残煤中的脂肪烃类物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对部分二元复合溶剂混合热、溶剂与煤的作用热、抽提率的测定,找出了抽提率与作用热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试验的范围内,以溶解度参数作为选择抽提煤的溶剂的依据,仅适用于烟煤,不适用于褐煤;以煤与溶剂的作用热为依据选择溶剂,同时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下煤在溶剂中的溶胀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溶胀是煤直接液化升温过程中粘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两种煤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胀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极性溶剂中,煤化程度较小的神华煤的溶胀性比新庄煤大,而在非极性溶剂四氢萘中,情况相反;温度升高加快了煤的溶胀速率,且对煤的溶胀度大小有影响;煤的溶胀度与煤和溶剂的溶解度参数有关,溶剂对煤的溶解能力越大,则煤在该溶剂中的溶胀度越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长白山复序橐吾不同溶剂萃取物中黄酮类成分.方法以复序橐吾叶为材料,选择极性不同的溶剂(溶剂极性:水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石油醚)进行分级萃取;以黄酮类成分为目标化合物,通过3种显色反应、紫外扫描及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对各溶剂萃取部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复序橐吾不同溶剂萃取物都有一定的颜色反应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除水层外,各溶剂萃取物总黄酮含量为0.22%~7.90%.结论复序橐吾叶中含有不同种类的黄酮类成分,本试验可为长白山复序橐吾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钢  苏同福  赵士举 《河南科学》2012,30(11):1585-1588
实验采用微波的方法,分别用95%乙醇、95%乙酸乙酯、95%正丁醇3种不同极性的溶剂从葛根中提取葛根总黄酮.通过对比三者的提取率与极性的关系,以及萃取剂与葛根总黄酮的极性和结构关系,研究萃取剂极性对于葛根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95%正丁醇的提取效率最高;95%乙酸乙酯与葛根总黄酮的介电常数最相近,而结构因素造成乙酸乙酯提取率不高.在乙醇和正丁醇中,正丁醇极性和结构与葛根总黄酮的极性和结构相近,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辣椒红色素是天然红色素的一种,可从干红辣椒中提取。文中对有机溶剂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分数为95%酒精,石油醚和丙酮对辣椒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为最优的提取溶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丙酮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每次提取时间为3h,提取温度为30 ℃,提取每克辣椒所用溶剂总量为25 mL,提取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17.
胺类萃取过程中有机相含水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有机相含水量的变化,研究甲基三烷基铵盐氯化物(N263)-仲辛醇-煤油体系在萃取过程中微乳状液的形成与破乳,并根据核磁共振谱峰的变化,讨论了水在有机相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对有机化学中的溶剂效应机理提出了新的见解,即将溶剂的配位作用分为供电子作用和受电子作用两部分,并为18种有机溶剂制定了受电子效应常数。用这一套经验参数处理4类共11种底物的红外光谱和溶剂极性参数E_T(30)的溶剂效应,均得到了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外消旋苯丙氨酸的配位萃取拆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苯丙氨酸为研究对象,应用手性溶剂萃取拆分技术,考察了在含有配位金属离子和N-n-烷基化氨基酸的两相系统系统中被折拆分后苯丙氨丙氨酸对映体的分配行为。着重研究了在有机溶剂及水相中萃丙氨酸的初始浓度、萃取温度、配位金属离子等对萃取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和浓度对萃取拆分的影响不大,而有机溶剂和配位离子对萃取拆分效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