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8-羟基喹啉配合质子在水/1,2—二氯乙烷界面的转移过程,讨论了水相pH值对其转移行为的影响,探讨了有关转移过程的机理,测定并计算了有关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混合溶剂,以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制备聚砜(PSF)铸膜液,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PSF铸膜液黏度,采用浊点滴定法绘制浊点相图,定量研究了温度和PEG浓度对聚砜铸膜液流变学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在剪切速率0-100 s-1范围内,对铸膜液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检测值进行拟合,得知聚砜铸膜液为牛顿流体,进而求出聚砜铸膜液的黏度值.结果表明,聚砜铸膜液黏度随PEG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PEG减弱了铸膜液对非溶剂的容纳能力,加速铸膜液的液一液相分离;温度升高可增大铸膜液对非溶剂的容纳能力,减缓铸膜液的液一液相分离,  相似文献   

3.
在一定条件下,二温80的磷酸盐水溶液可分成聚合物固相和盐水相。酶、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实验结果表明,吐温80浓度和溶液pH的变化,以及提高盐浓度均会改变生物酶及蛋白质在两相中的分配。选择合适的条件,酶和蛋白质可获得分离,酶活力也得到纯化。研究了吐温80浓度、盐浓度和溶液pH对啤酒酵母粗提液中葡糖-6-磷酸脱氢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吐温80浓度15%,总盐浓度3.0g(K2  相似文献   

4.
修饰聚合物液-固亲和体系萃取测定试样中的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亚胺基二乙酸(IDA)修饰聚乙二醇(PEG)8000与吐温80,构建了修饰聚合物-盐-水液-固亲和萃取体系,用于萃取发样、中草药、水样中的铜.在吐温80体积分数5%,(NH4)2SO4浓度1.66 mol/L,PEG-(IDA)2质量浓度0.1%,pH 3.30的萃取条件下 ,Cu(Ⅱ)的萃取率>96.46% .连续变换法测定Cu(Ⅱ)和PEG-(IDA)2的摩尔比是2∶1,由螯合物离解度计算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lgK= 5.53.该体系的萃取机理是:Cu(Ⅱ)与PEG-(IDA)2形成电中性的螯合物,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羟基实现氢键作用而被萃取.  相似文献   

5.
采用氟化钾分离吡啶-水恒沸物体系.将氟化钾加入到吡啶-水体系中,可产生水富集相(水相)和吡啶富集相(吡啶相),实验测定了吡啶-水-氟化钾体系在25℃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当水相中氟化钾浓度分别大于或等于30.57%时,产生的吡啶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盐,水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吡啶;当水相中氟化钾浓度为50.40%时,吡啶相中吡啶的浓度高达93.84%.因此用氟化钾可以有效地分离吡啶-水体系.采用Pitzer方程计算水相中水的活度,用Wilson、NRTL或UNIQUAC方程计算吡啶相中水的活度,将二者结合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Pitzer方程与UNIQUAC方程结合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其绝对平均偏差水相为1.01%,吡啶相为0.70%.  相似文献   

6.
液-液萃取从Th中分离A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34Th、228Ac和139Ce 3做示踪剂,二(2-乙基己基)磷酸做萃取剂,研究了初始HNO3浓度对234Th、228Ac和139Ce 3萃取效率的影响。发现在广泛的酸度范围内,234Th均能被定量地萃取;当HNO3浓度大于2.0mol/L时,228Ac和139Ce3 的萃取效率下降到2%以下。研究了震荡时间对234Th萃取效率的影响,数据显示,1min便可达到萃取平衡。从含大量钍的溶液中分离痕量Ac的实验结果显示,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苯的萃取流程,可使Ac与大量的钍分离,同时Ac的损失又较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丁酮乳化液膜体系中油水两相间液液传质系数、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相关因素对体系液液传质的影响。实验发现表面活性剂在两相界面上形成单分子的界面层,该界面层在油水界面的传质阻力中占63%;温度及搅拌转速对体系的液液传质系数亦有影响,温度越高、搅拌速度越大,体系的传质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8.
一种调整双液系浓度的简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液系浓度调整提出了一种简捷的方法,用三个不同的双液系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角网格剖分对混合过程的追踪,建立了能够模拟具有任意复杂几何形态液-液混合的映射方法.并用单元平均浓度和单元强度分别描述了混合场的几何情况以及混合质量的优劣,考察了不同Reynolds数和边界条件对混合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映射方法,可以在介观尺度上合理地刻画初始状态为任意形状的液-液混合场的信息,它为液-液混合及其界面信息的多尺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固液分离-UASB-SBR工艺处理养猪场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养猪场废水有机物浓度高,NH3-N浓度高、恶臭严重的特点,提出了固液分离-UASB-SBR的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证明,经上述工艺处理,养猪场废水中的NH3-N,CODcr,BOD5等指标均能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EDTA的酰氯化     
阐述了对EDTA进行酰氯化的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物质-乙二胺四乙酰氯(简称EDTA酰氯),并对产物进行了鉴定和表征,将合成的EDTA酰氯与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吐温80(Tween80)在N,N-二甲基甲酰胺存在下反应制得了修饰聚合物PEG-EDTA和Tween-EDTA。并将所得产物用于构建修饰聚合物-盐-水液-固萃取体系富集分离Cu(Ⅱ),在pH=5.40,Tween80和(NH4)2SO4的浓度分别为9%(体积百分比)和20%(质量体积百分比)的条件下,两修饰物对Cu(Ⅱ)的一次萃取率分别为89.68%(PEG-EDTA)和81.54%(Tween-EDTA)。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子相关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甲醇与环己烷二元液-液系统临界点附近相关长度变化,符合 Ising 模型得出的幂律发散规律.还发现该系统在临界点附近的粘滞系数变化符合经验公式,但其幂律发散指数则比相关长度的幂律发散指数小得多.  相似文献   

13.
建立格列美脲体外透皮吸收的HPLC分析方法,采用改良Franz双室渗透扩散装置,以累积渗透量、透皮速率常数和透皮时滞为评价指标,研究了5种透皮吸收接受液和6种实验动物皮肤对格列美脲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HPLC方法在0.1~30μg@mL-1间线性良好,高中低质量浓度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最低检测质量浓度5.55 ng@mL-1,最低检测限0.28 ng;②与其它接受液-生理盐水、乙醇/生理盐水、PEG400/生理盐水和pH7.4磷酸盐缓冲液相比,乙醇/PEG400/生理盐水具有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和最短的透皮时滞;③在大鼠、小鼠、裸鼠、豚鼠、猫和新西兰大白兔等动物皮肤中,裸鼠的透皮速率常数最大,豚鼠最小;裸鼠的透皮时滞最短,小鼠最长.另外,在猫皮作为透皮实验皮肤的特性中,发现猫皮透皮速率较小,透皮时滞却较短.提示在格列美脲的体外透皮实验中,采用乙醇PEG400/生理盐水作接受液,裸鼠皮肤作实验皮肤,可获得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和最短的透皮时滞.  相似文献   

14.
在pH值9.5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在高碘酸钾作用下,苯酚与4-安替比林反应生成红色的吲哚安替比林染料,以聚乙二醇-1000作为析相剂,加入电解质硫酸铵后,溶液分为两相,红色染料被萃入有机相;最大吸收波长为495nm。吸光度与苯酚浓度在0-1.25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8)。检出限为0.002μg/ml。方法已用于水样。煤油中苯酚的测定。结果满意。对煤油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盐-水体系析相萃取法能应用于水溶液中物质和有机溶剂中物质的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15.
吐温80-(NH4)2SO4-H2O液-固萃取酚类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吐温80-(NH4)2SO4-H2O液-固萃取体系对苯酚、邻硝基苯酚和邻氯酚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以吐温80的浓度(体积分数)为10.5 %,盐的种类以硫酸盐最好,其浓度为1.51 mol*L-1,萃取酸度pH 5.87.对模拟水样中苯酚、邻氯酚、邻硝基苯酚进行了萃取,用HPLC检测,其回收率分别为86.8 %、 95.7 %、100.2%.总酚回收率90.2 % .可用于水中酚类污染物的萃取.  相似文献   

16.
研究并提出一种利用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水样中的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经萃取法富集,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超纯水做流动相,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厂尾水样品中三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9-0.178μg/L,回收率为83.5%-104.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7%-7.98%,标准曲线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8。检测结果表明,东莞市区八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邻苯二甲酸酯存在超标现象,需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其含量,消除其环境危害。  相似文献   

17.
以Navier-Stokes方程为基础,通过假设液-液界面的滑动速度比,导出了液-液分层层流流动速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及层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作用于液滴上力的平衡条件来建立液滴的运动方程,分别导出了液滴在连续相及相界面上相对于液体的运动模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的的液.液相平衡测定装置,在磁感应强度分别为0.165T、0.310T和0.515T的磁场作用下,对乙酸乙酯-酸-三元体系液-相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场对乙酸乙酯-酸-体系液-相平衡有影响,总体呈正效应,能增大乙酸乙酯-酸-体系的选择性系数,有利于分离过程的进行选用NRTL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并提出了磁场对乙酸乙酯-酸-体系液-相平衡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9.
溶胶液浓度和镀膜层数对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用sol-gel法制备了不同浓度、不同层数的锐钛矿纳米TiO2薄膜。利用薄膜对亚甲兰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作用,研究了溶胶液浓度、镀膜层数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对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并非浓度越大、镀膜层数越多、膜的光催化性能越好。不同浓度的溶胶液匀有各自催化性能最佳的膜层数,超过该层数后膜的催化性能降低。浓度大的膜在层数较少的催化性能好,浓度小的膜随层数增加,光催化性能增加的幅度大。  相似文献   

20.
热态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槽的气-液分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直径为0.476m椭圆底搅拌槽内,以空气-去离子水-玻璃珠为实验物系,选用HEDT+WHU组合桨型,在体系温度为80~82℃时,研究热态体系中固相浓度、搅拌转速、通气流量等操作条件对气-液-固三相体系的功率消耗及气含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热态的相对功率消耗(K)明显高于常温体系,而固相浓度对K影响不大。热态的气-固-液三相体系的气含率明显小于常温体系,但随着固含率的增加,两者气含率的差异逐渐变小。与常温体系中固体颗粒的存在对气含率基本无影响的规律不同,热态的气含率随固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