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当前,滁州已经进入了厚积薄发、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大提升,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三会"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外学苏浙沪、内学合芜蚌,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性作用,努力为全省中部崛起闯出新路、建设五大发展美  相似文献   

2.
"创新推动"是安徽省"十一五"时期的六大发展战略之一.实施创新推动战略,旨在把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安徽科教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全省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发挥后发优势、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加快崛起的首要推动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十五"以来,阜阳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科教兴阜战略,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要实现阜阳市的跨越发展,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阜阳,努力实现奋力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07,(10):4-7
党的十六大以来,安徽省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根本途径,大力推进"科教兴皖"、"创新推动"战略的实施,努力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经过多年的积累,科技工作已步入快速发展期,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安徽现象",科技发展呈现出"五个进一步"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10月24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省委书记苏荣在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集成资源,加强协同创新,努力在事关江西未来发展全局的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绿色崛起进程。苏荣指出,要充分认识创新驱动发展是加快江西绿色崛起的必然要求,目前江西发展面临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问题还比较突出,同时存在科技创新资源不足且分散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2006年,在中共安庆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的大力支持下,安庆市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安庆市委八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科技发展观统领科技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奋力崛起和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工作方针和"拨亮闪光点、瞄准攻关点、发展增长点、立足基本点"工作思路,以整合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为着力点,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通过加快工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优化科技发展环境等举措,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努力促进全市科技、经济同步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实践。河南要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步伐,让中原更加出彩,必须牢牢把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努力建成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的战略定位,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地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创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要把示范区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试验田",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开创发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8.
2011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总结成就经验,还是部署推动安徽加速崛起、转型发展,自主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都被摆上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报告》指出,我省加速崛起的根本动力在创新,最大优势也在创新,必须更加积极作为,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蚌埠市正紧抓"十四五"发展机遇,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新高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全面发展绿色转型区,加快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区域中心城市.借助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优势,蚌埠市全力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加快集聚,强化全国性交通枢纽、现代化物流枢纽地位,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推动企业从创新主体转变为创新主导,对于我国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持续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全球高端资源的汇聚能力至关重要.我国企业的创新主导能力还相对不足,需要尽快从理论指引、顶层设计、能力提升、生态建设、要素配置等方面加大推动力度.本研究在对比分析航天科技、中车、华为、海尔、西门子...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2007,(2):5-6
一、要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摆上突出位置 进入"十一五"以来,我省在实施科教兴皖、人才强省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创新推动战略,着力通过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提升我省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形势的发展越来越表明,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创新型安徽建设、加快跨越式发展进程具有日益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当前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已经成为"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推进科技进步已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10,(11):2-F0002
"十一五"时期,合肥市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努力探索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道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十二五"时期,是合肥市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临海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城市的目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凤凰涅口的精神,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这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加快创建"科技强市",通过五个方面的努力,把科技创新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处在关键发展时期的马鞍山,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走创新型崛起之路,建设创新型安徽"的重大战略部署,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长兴牢牢把握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理念,以推进省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动力,以实施"五大行动"为抓手,拉高标杆补短板,砥砺奋进谋新篇,科技工作取得了新成效。2018年,长兴将全力聚焦振兴实体经济,全心围绕"聚力创新、引领发展、勇创一流"目标,以更大力度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更实举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新动能和打造新引擎,努力争创国家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试点县,为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6.
正李国英省长在省科技厅调研时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强化创新第一动力作用,着力畅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的机制和通道,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李国英指出,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坚持一手抓研发、一手抓转化,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要增强科技成果源头供给,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强化知识  相似文献   

17.
金华市     
主编观点:今后一个时期,金华市科技创新工作将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指针,围绕"百姓富裕、浙中崛起"总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工作为抓手,更加注重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更加注重创新资源统筹,更加注重创新人才队伍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基础条件和平台建设,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集成度、开放性和支撑力,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金华、实现赶超发展浙中崛起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技》2011,(6):I0002-I0003
嘉兴市科技创新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会日前隆重举行。大会总结成绩,表扬先进,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在会上强调,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推动转型升级走在前列。市  相似文献   

19.
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很多人知道丽水,是因为丽水的生态优势突出,是中国生态第一市。在丽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色崛起,科学跨越"的发展道路中,科技如何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如何通过思路转变、工作创新实现科技工作的新突破,再上新台阶,是摆在丽水市科技局局长沈世山面前的重大课题。"毫无疑问,加快载体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科技融资平台,将是科技推动丽水经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蚌埠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努力建设幸福蚌埠.在此背景下,高质量建设皖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对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具有重要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蚌埠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了方案设计,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