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科学之窗     
《世界科学》2007,(11):47-48
人类活动影响降雨众所周知,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但你可能不会想到,人类活动还会对全球降雨产生影响。目前,有科学家专门就人类活动和全球降雨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数据搜集与分析,并根据这些数据制作了电脑模型。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2002,47(20):1539-1539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为应付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相继实施了世界气候计划(WC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活动因素国际计划(IHDP).  相似文献   

3.
王辉  刘娜  逄仁波  孙晓宇 《科学通报》2015,(Z1):479-484
全球海洋预报是当前国内外海洋预报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开发深远海资源等各类海洋活动日益走向深海大洋的迫切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全球海洋预报的突出特点是使用并生成海量的数据,充分体现了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本文从论述大数据的起源、概念和本质开始,介绍了全球海洋预报的基本理论,进一步结合数据同化、模式数据和产品分发等3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全球海洋预报中使用的观测数据和生成的模式数据等大数据.最后展望了全球海洋预报以及海洋大数据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余文 《自然杂志》2009,31(6):355
 猝不及防的降雪将中国北方乃至北半球的很多国家提前带入了深冬,极端天气在全球频频出现,引起了科学界对全球气候的关注。科学家从多方面对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甚至还发射了专门的观测卫星。近期中国科学家在量子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使得量子计算机的面世不再遥远。基因组图谱是打开人类生命奥秘之门的钥匙。最近,科学家们描绘出清晰度和分辨率更高的基因组三维图像,并绘制出了人类表观基因组图谱。科学家们的新尝试以及新发现揭示了自然规律,使人类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对全球40多个国家所做的一项研究分析证明了一个长久以来的假设。一个人越了解科学,就越倾向于支持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6.
新冠2022 对2022年科学领域的展望要从新冠大流行开始.这将是世界遭遇COVID-19的第三个年头,而科学家正努力研究奥密克戎(Omicron)变体可能令疫情轨迹如何发展.鉴于全球感染人数众多,2022年可能出现更多变种.由于全球大部分人群现在因疫苗对感染具备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因此研究者正为应对更善于逃避人类免疫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窗     
《世界科学》2007,(8):47-48
全球首款"飞碟"美国穆勒国际公司目前正在研制一种状似"飞碟"的新型交通工具——"M200G飞行器"。该飞行器可垂直起降,一次可容纳两人,适合于任何地表。借助所谓的"气垫"效应,它可以在距离地表3米的高度上平稳飞行。据悉,这种全球首款"飞碟"将于明年上市,每款售价9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窗     
《世界科学》2008,(2):47-48
哈勃望远镜维修计划;狗吠翻译机;全球变暖局部寒冷;终身预防感冒;发现白血病致病关键细胞……  相似文献   

9.
地球科学     
一种新观点认为,发生在7.5亿年前的超级大陆崩裂引发了全球气温剧降,最终导致地球被冰雪包裹。 气象学家认为,这次崩裂很可能导致降雨量猛增,从而加剧了岩石被水蚀(风化)。随着岩石的风化,化学反应会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种典型的温室气体)固着在碳酸盐矿物中。也就是说,雨水越多,空气中被抽走的温室气体量也越多,  相似文献   

10.
正将信息数据称为全球经济的"新油"是一种普遍说法,数据科学家是能够在全球经济中提取、精炼和配置这种具有战略价值能源的人才。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技术,导致了经济、社会和产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蒸汽机的发明开始了人类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化大生产的重要转变;化石燃料用于发动机及装配线等创新工业生产的模式迅速扩大了生产的规模;数字化革命更是显示了计算  相似文献   

11.
张存浩 《科学》2004,56(4):6-7
科学道德是全球科技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是倡导先进的科学文化、履行科学对社会的责任、保证科学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窗     
据TAS天文网站报道,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研发人员正利用一名有争议的俄罗斯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试图开发出一种能够抵抗地心引力的装  相似文献   

13.
关毅 《自然杂志》2012,34(3):176-180
这一次,美国人又创新了一把。首次把商业飞船引入了空间发射的新时代;无独有偶,把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分别建在两个国家尽管是一种妥协,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不失为一种创新,一项尝试。[JP3]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旦遇到此路不通,不妨动动脑筋,给科学也做个“搭桥手术”,或许一切就会迎刃而解,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始于1989年-1990年成立的全球变化研究行动小组,是迄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之一,涉及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数学和物理学、天体科学和遥感技术、极地科学、社会科学、数据库与网络化技术应用等众多的学科领域。此项目主要研究大气物理、生物学和社会经济学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地球系统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强调跨学科、交叉学科和跨部门、多国参与研究,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区域尺度和全球模式研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全球变化研究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体系,它由四个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分计划组成,即全球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和生物多样性计划。目前,研究热点包括:大气组成、生态系统变化、全球碳循环、全球人文、气候多样性和变化、全球水循环等。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窗     
手机辐射让大脑兴奋目前,手机已成为许多人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全球已有20亿人拥有手机。但使用手机到底会对人体产生何种影响?这个存在普遍争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证实。最近,科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意大利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手机信号会刺激大脑并  相似文献   

16.
大陆科学钻探的研究主题覆盖了所有地学领域的广泛目标,是当代地球科学的最前沿,它不仅需要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的支撑,而且将带动地球科学相关学科和技术的重大发展,对于这样一个全球性、投资巨大、需要一系列高新技术支撑的大科学项目,国际合作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2003年4月,中国大多数省、区爆发了大规模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生活、工作节奏被打乱。一、党中央领导抗“非典”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这次全球29个国家报告SARS病例8422例,平均病死率9.3%,其中我国27个省、区(包括香港、台湾、澳门)报告病例7754例,死亡730例。北京报告了2521例,占全球病例的将近三分之一。“非典”疫情肆虐,党中央果断打破原有隶属关系界限,建立协调机构,明确了各职能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布置了全面、周密的防治“非典”的工作安排。(1)明确领导关系,成立了以吴仪为卫…  相似文献   

18.
1956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中,科学家们提交了显示出全球洋中脊系的第一张图件;大约10年以后,洋脊的海底扩张成为极快构造学理论的重要部分,从而证明大陆漂移的概念是正确的.在这里,一位目睹了这一段五十多年发展历史的地球物理学家记述了参与其中的一些人物.  相似文献   

19.
建设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设施的目的是在全世界公布和分享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将生物多样性信息搬上因特网,以便使任何人都能方便地取得数据。由28个国家政府和组织计划共同发起和合作建设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设施,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管理一系列从病菌、植物到动物的全球生物信息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
阿碧 《科学24小时》2007,(11):16-17
随着乘坐飞机的人数和航班的增多,航空安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总部设在日内瓦的空难档案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空难死亡人数为760人,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