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大纲高度强调“东北亚局势紧张论”,进一步将矛头转向中国,声称“中国在周边海域加强了与主权权利相关的单方面要求”,中国海军在日本周边海域活动频繁,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是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担忧事项”。新大纲对中国动向的表述升级为明白无误的“担忧”和强烈的警戒。  相似文献   

2.
江淮 《世界知识》2011,(13):67-67
最近,南海问题又成为国内外舆论的热门话题。越南在中国南海传统海疆线内大肆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反而贼喊捉贼,诬蔑中国海监的正当维权执法行动是“非法的”、“侵犯了越南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越南还怂恿国内民众到中国驻越使领馆前举行反华游行示威,在南海举行军事演习并威胁中国说“越南海军要不惜一战”。紧接着,菲律宾也跟着起哄,攻击中国科考船在南沙的正常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6月,马来西亚对中国军用运输机飞越南海及中国海警船在南沙群岛海域正常巡航做出了罕见的强烈反应,中马围绕南海问题的分歧再次引起舆论关注。马来西亚在南海的权益主张马来西亚是中国周边邻国当中最后卷入南海争端的国家,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渐渐明确岛礁领土主权和海域管辖权主张,大致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4.
日本正以"两手"策略扩张海洋权益:一方面无视国际法相关规定,对于实际控制之下的冲鸟礁加紧实施"变礁为岛"计划,以图获取大面积海域管辖权;同时,对于不在实际控制范围的东海问题,则采取宣传战,试图以舆论攻势和话语威吓牵制中国属于自己主权范围内的活动,争取谈判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我国领海外海域涉外民事管辖权包括立法管辖权和司法管辖权。国内立法对领海外海域涉外民事管辖权有相关规定,但还不够完善,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属人管辖与属地管辖、专属管辖以及平行管辖的冲突。为了解决立法和司法中的问题,需要采取海洋权益入宪、制定海洋基本法和完善海洋法律体系等立法措施,同时可以引入属地管辖优先、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不方便法院"原则等解决冲突的机制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南海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布局的关键海域,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路径。中国新一届政府采取了巡航执法、三沙设市、岛礁建设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向国际社会展示了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坚定意志。但与此同时,南海海域相关声索国围绕海洋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通道安全的争端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著作权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为基准,对比中国和日本著作权法中对电影作品的界定及其精神权利的相关规定,探讨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中有关电影作品规定的不足,以期这些不足在将来的著作权法修订时,能够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曲涛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93-98
国际刑事法院是世界上第一个常设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其管辖权补充性原则直接影响着缔约国乃至非缔约国的权利和义务。规约对于管辖权补充性原则进行了多层次的规定和要求,同时也存在干涉非缔约国主权、案件不可受理性和“一罪不二审”的例外与冲突。对于检察官重复启动调查、起诉程序以及修改、追加指控或代之以较严重的指控的权力,应当建立限制次数和间隔时间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脆落的末代封建王朝国门洞开,中国的领水主权、航运主权、港口行政管辖权、引水主权逐步沦陷,西方轮船航运业和船舶修造业堂而皇之地登陆中国落户广州,在长期的侵略与反侵略、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中,清末广州民族轮船航运业与船舶工业始在夹缝中艰难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0.
我外交部发言人一再重申南海主权4月10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越南政府进一步划定了南沙部分油气招标区块,并将在南沙举行所谓‘国会代表’选举;越南还将和英国BP公司合作在南沙修建天然气输送管道”。对此,外交部发言人秦刚重申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他指出,“任何其他国家单方面对该海域采取的行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早就确立南海诸岛主权权益中国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南海有了生产活动,确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很多历史典籍,如东汉《异物志》、宋代《岭外代答》和明代《顺风相送》都记载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并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情况,描述了南海诸岛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中国历朝历代通过行政设治、军事巡航、生产经营、天文测量、地理调查、海难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事管辖权异议制度存在主体和客体范围都比较狭窄等缺陷。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落实管辖制度的角度考虑,应当对现行民事管辖权异议制度加以完善,进一步扩大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和客体范围,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管辖权异议权及对管辖权异议裁定的上诉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围绕民事诉讼法对管辖权转移制度的规定,从适用状况以及随之而来的正反实践效果入手,分析其自身要件构建的需修正之处,并且在相关的协议管辖制度和管辖权异议制度共同作用基础上,得出笔者对管辖权转移制度的完善建议,即:在保留上级法院提审权的同时,拓宽当事人的自由处分空间,将管辖权转移的权利也赋予当事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周边海洋安全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南海海域相关声索国围绕海洋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通道安全的争端进一步加剧,美、日等"域外大国"搅局南海争端的势头呈愈演愈烈之趋势。面对美、日在中国周边海域搅局以及中日在钓鱼岛的对阵,中国应发挥中国"地大海广"的特点,注重陆海统筹、海海统筹的战略布局。尤其应实施"五海联动",构建中国  相似文献   

15.
权利问题是法律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纳税人权利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着重分析纳税人权利中的知情权,试就该权利的具体内容和此权利的现状进行分析,引起人们对纳税人相关权利的重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国际刑事法院是世界上第一个常设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其管辖权补充性原则直接影响着缔约国和非缔约国的权利和义务,关乎国际义务与国家主权的均衡协调。《罗马规约》对于管辖权补充性原则进行了多层次的规定和要求,但同时也存在有关非缔约国主权、案件不可受理性和“一罪不二审”的例外与冲突。对于检察官重复启动调查、起诉程序以及修改、追加指控或代之以较严重的指控的权力,应当实施限制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制约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中国城市内的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的实施现状,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弱势群体相关权利在社会构成中的地位,探究了保障性社区居民及其体育权利.结果表明:弱势群体保护是社会的核心构成,政府应该将弱势群体作为体育权利保障的重心.应重视社会健康、公共健康的维护,防止"现代贫民窟"的出现,对此政府应无偿为保障性社区提供公共体育用地,这是均等化提供公共服务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8.
试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是国际刑法史上的重要事件,其对管辖权上的国际法突破更是颇有争议。相对于前南、卢旺达国际法庭的管辖权,国际刑事法院也是另有新意的。至于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对一国主权挑战是世界形势的发展使然,如何正确理解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的必要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3,(3):8-9
美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月19日在美国务院与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举行会晤后发表讲话称,虽然美国在钓鱼岛最终主权归属问题上不持立场,但美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反对任何侵害日本行政管辖权的单边行为。美国呼吁各方采取措施避免冲突事件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介绍当前我国在南海活动的现状引出我国对南海"U形线"岛屿所享有的主权,再从法理学的角度论证南海"U形线"内岛屿主归属我国的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维护该项权利的价值及其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