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TD—SCDMA终端通用分组业务网络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同时支持无线接口不同的高低数据比特率,可变的高速数据率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的技术特征之一,作为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通用无线分组业务(TD-PRS)使这一重要特征的实现成为可能,利用TD—PRS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Internet接入。主要讨论了在构建TD—PRS的业务网络层时可能采用基于IP协议服务的网络层和基于PPP协议服务的网络层2种方案,并且对这些方案做了SDL的仿真,这2种方案都可以实现Internet的接入。  相似文献   

2.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随着Internet和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无线网络协议,它定义了一个分层的,可伸缩的,可扩展的体系结构,为移动Internet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使用WAP协议,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可以在无线网络享受与普通Internet所提供服务一样的大多数服务内容,在基于分析WAP协议栈的基础上,研究了它的应用模型,并探讨了WAP在GSM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及在移动Internet中的接入方法。  相似文献   

3.
3G技术标准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和通信量的激增,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不仅要有大的系统容量,而且还要能支持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有效传输。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高速移动接入和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结合起来,在提高无线频率利用率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经济、内容更丰富的无线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于系统容量的要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为移动用户提供多种业务类型的服务也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基于 CDMA 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解决手段之一[1].伴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商用时代的即将到来,对后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健技术的研究也已经开始,而无线资源管理策略也是其中之一,是会影响系统性能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GSM与IS-41系统安全机制的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M和IS-41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的两类典型系统,这两类系统的安全都基于私钥密码体制, 安全协议基于共享秘密,提供匿名服务、认证和保密的安全服务,但实现机制有许多不同,分析了两类系统 的安全特征和安全机制,并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GSM与IS-41系统安全机制的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M和IS-41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的两类典型系统,这两类系统的安全都基于私钥密码体制,安全协议基于共享秘密,提供匿名服务、认证和保密的安全服务,但实现机制有许多不同,分析了两类系统的安全特征和安全机制,并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安全接入认证机制,重点研究了基于IS-95标准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安全接入认证方面的差异,将这两个系统在接入认证机制上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网(3G网络)与无线局域网(WLAN)融合网络接入的安全和效率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漫游票据的本地化认证协议.该协议借助介质独立信息服务发现移动用户所在位置附近的WLAN网络,预先确定可能的目标网络并向家乡网络请求漫游票据;移动用户在接入目标WLAN时,利用相应的漫游票据实现快速安全的接入认证.最后在Ca...  相似文献   

9.
无线应用协议产生于移动通信技术与Internet技术交汇处,为在移动通信网上创建灵活、先进的服务制定了行业统一的规范.无线应用协议采用分层的协议体系结构,为创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的应用提供了可升级、可扩充的应用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10.
张馨予 《科技信息》2010,(6):219-222
当前的移动通信技术中3.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是一种点对多点、提供宽带业务的无线技术。它适用于中小企业用户和集团用户。这种可透明传输业务可以为用户提供Internet的接入、本地用户的数据交换、语音业务和VOD视频点播业务。文中将3.5GHz宽带接入系统与有线接入系统比较和与LMDS系统的特性进行比较,显示其具有多重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TD_PRS的逻辑链路控制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说明了3G的现状,重点对TD-SCDMA分组数据标准TD_PRS的逻辑链路控制层(LLC)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LLC的功能、信息传送方式、流量控制、数据加密及优先级的管理等。LLC提供通过逻辑连接移动台和支持GPRS的节点的对等实体之间的消息传送,其中的一些技术也可应用在其他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在TD-PRS系统中,资源单元的管理和控制是由MAC子层来实现的。首先介绍了MAC子层的外部接口关系和提供的功能,然后分析了实现资源管理的方法,最后提出了资源管理和控制的实现过程,对TD-PRS协议栈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通信排序机制,这个机制对于GPRS的一个移动台(MS)能够动态地分配无线资源,它是以无线链路的相互干扰和服务质量(QoS)规范为基础的。这个方案是当一个MS位于高干扰区域时,为了避免浪费带宽,对数据传输采用低的传输速率。当它在低干扰区域时,为了补偿服务丢失,将分配更多的带宽。  相似文献   

14.
GPRS无线接入网的包排序方案能动态分配无线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通信排序机制,这个机制对于GPRS的一个移动台(MS)能够动态地分配无线资源,它是以无线链路的相互干扰和服务质量(QoS)规范为基础的。这个方案是当一个MS位于高干扰区域时,为了避免浪费带宽,对数据传输采用低的传输速率。当它在低干扰区域时,为了补偿服务丢失,将分配更多的带宽。  相似文献   

15.
文中根据次用户采用的不同分组层策略,提出了两种认知无线电网络模型及其性能分析方法,推导了次用户的丢包率、分组时延、吞吐量以及频谱利用率表达式。同时,为了验证理论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对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1) 分析模型能准确地评估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性能;(2)次用户的丢包率、分组时延和频谱利用率随着业务流入速率的增加而增加;(3)使用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大大提高频谱利用率;(4)次用户采用不同的分组层策略对频谱利用率的影响很小,但对吞吐量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影响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无线信道特性,而从信道模拟实现或模拟仿真器层面上看,研究无线信道特性应重点关注不同信道间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对高斯、瑞利、莱斯等统计信道模型进行分解,从它们的共性出发,用误码率来衡量几种基本信道模型中的共性和差异分别对数据传输可靠性程度的影响,以建立具有共性的信道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远距离无线视频传输依赖于移动通信网络以致使用环境受限的问题, 在没有移动通信网络的地 区, 研发了基于无线电技术的车载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系统以小车为载体, 通过控制车体移动及车上摄像头的 转动获得最大监控视角, 使用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驱动 OV7670 摄像头对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 进行采集缓存, 采用无线电技术在 1. 2 GHz 频段将视频信号传输至接收端, 接收端连接上位机显示回传图像。 实验测试表明, 车体运行稳定, 可进入狭小空间进行视频监控且监控范围无死角; 利用无线电技术可实现视频 信号传输, 画面清晰、 稳定, 室内及室外传输距离可达 25 m 和 80 m 左右。  相似文献   

18.
认知无线网络中双中继协作策略及其差错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认知无线网络中同时存在着主用户和次用户,次用户的通信必须在保证主用户不受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次用户在检测到主用户未占用授权频段时机会地占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为了保证次用户传输的连续性及QoS,研究人员在认知无线网络中引入了协作通信技术,研究发现认知无线电中的协作传输能够显著改善网络的传输性能.提出一种次用户双中继协作次用户的协作传输策略,并给出了该策略下平均误比特率和中断率的解析表达式,为了进行比较同时给出了单中继协作策略下次用户平均误比特率及中断率的表达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双中继协作次用户策略较单中继协作次用户策略有效地提高了次用户的差错性能.  相似文献   

19.
3G移动通信中的安全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系统的安全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2G的安全技术已经不再满足人们对安全的需要,在对比2G与3G的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3G系统在用户身份保密,用户认证与密钥协商以及数据完整性方面的改进,能与2G兼容,并保留了2G中的安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