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基于解析模型的非线性系统故障可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故障可诊断判断方法.基于相对阶概念,定义了非线性系统的故障特征指数.对于单个故障单个输出的非线性系统,只要满足其故障特征指数小于等于系统的相对阶,就可证明故障是可以通过输出函数进行诊断的,即故障可诊断,并进一步证明了多输出非线性系统多个故障可诊断性的充要条件,同时进行可诊断性验证和数值模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限状态自动机对分布式离散事件系统建模, 提出一种分布式离散事件系统的安全可诊断性算法. 首先, 获得系统的全局模型, 剪枝并确定系统是否可诊断. 若系统可诊断, 则构建该系统的安全诊断器, 在全局模型中添加安全标签, 判断系统是否安全可诊断.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可判断分布式离散事件系统是否安全可诊断, 缩小了求解空间; 最好情况下实例状态数约缩减至7倍, 平均情况下实例状态数约缩减5.45倍.  相似文献   

3.
快速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可诊断性设计原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保证快速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工作质量 ,给出了其可诊断性的定义 ,在快速可重组制造系统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可诊断性的概率模型和矩阵模型 ,根据矩阵模型得出保证快速可重组制造系统具有完全可诊断性时系数矩阵应为满秩矩阵 ,并进行了论证。实践证明这个方法能快速地用于快速重组系统的可诊断性估计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时有效评估可修复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克服枚举法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和马尔科夫过程分析只针对一种系统结构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自 动机的网络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该模型从节点的内在失效概率和网络结构角度,建立元胞自动机的邻域和状态转移函数,提出可修复网络系统演化模型;在离散演化周期内,利用元胞自动机的传播特性算法定期检测系统的瞬时可靠性,累积得到可修复网络系统的近似稳态可靠性?该模型结合解析法和模拟法优点,得到与时间相关的可修复系统稳态可靠性?该算法分别与状态枚举法?蒙特卡罗法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描述可修复网络系统的稳态可靠性,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大规模可修复系统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5.
离散事件系统满足可诊断性是设计故障诊断算法的前提,因此研究可诊断性验证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故障发生后无死锁是研究可诊断性问题常见的假设之一,限制了可诊断性验证方法的应用范围.本文在去掉故障发生后无死锁假设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标签可达图的概念和构建算法,其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诊断性验证算法来验证有界Petri网是否满足可诊断...  相似文献   

6.
利用算子半群生成元的边界扰动方法,给出了Banach格上C0半群的拟紧性和不可约性的充分条件.并利用本文结果对具有两个状态的可修复系统的拟紧性和不可约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Criminisi等提出的基于纹理的图像修复方法中存在的修复顺序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Criminisi图像修复方法.对优先权函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引入影响因子,提出新的梯度算法,增强结构性较强地方的修复效果,提高优先权的准确性.考虑可能存在的误差因素,定义了新的置信度项的更新方式.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在线生成模型方法解决因建模不完备而产生的系统不可诊断问题. 该方法通过离线建立的可扩展模型和确定可诊断性时得到的最大观测长度, 在线判定是否存在不完备行为; 根据在线运行的历史数据和观测时间确定不完备行为并进行分类, 重新定义诊断模型并生成诊断; 取消了完备性假设, 当系统中存在未定义行为时, 可得到诊断结果而非盲目扩展, 因此建模过程中进一步减少了设备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在线生成模型方法解决因建模不完备而产生的系统不可诊断问题. 该方法通过离线建立的可扩展模型和确定可诊断性时得到的最大观测长度, 在线判定是否存在不完备行为; 根据在线运行的历史数据和观测时间确定不完备行为并进行分类, 重新定义诊断模型并生成诊断; 取消了完备性假设, 当系统中存在未定义行为时, 可得到诊断结果而非盲目扩展, 因此建模过程中进一步减少了设备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针对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反馈对角优势化方法.基于系统的H2范数定义了系统在整个频域内的对角优势,并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描述,给出了系统具有所定义对角优势度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将状态反馈对角优势化转化为双线性矩阵不等式(BMI)问题,给出了采用双重迭代法求解该BMI问题的步骤,通过求解BMI可得到最优常数反馈矩阵.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降低系统的耦合程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跟驰理论的车速离散度定义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车辆跟驰理论提出了能够反映交通流动态特性的车速离散度平均速差(ASD)的定义.应用统计学方法和交通流理论分析了新定义平均速差ASD与传统定义车速标准差SD之间的关系,发现自由流状态下车速离散度ASD的均值约为SD均值的1.13倍,拥挤状态下车速离散度ASD值小于SD值,并用实测交通流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车速离散度与交通流密度相关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车速离散度定义SD相比,新定义ASD与交通流密度之间的负相关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工业过程广义稳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混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类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这一事实,针对工业过程中出现的平衡(常值)态、周期态、拟周期态和混沌态等稳态行为,提出了广义稳态的概念,并根据微分动力系统理论,对此给出了一种统一的数学描述;另一方面,就广义稳态的存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证明了非线性系统在满足较宽的条件下,其广义稳态的存在.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广义稳态定义是正确和恰当的.  相似文献   

13.
机械设备诊断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机械设备诊断学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诊断过程,给出了按信号测取方式、信息提取方式与状态诊断方式对设备诊断方法进行分类,指出了目前分类中的一些混乱情况,并对设备故障情况的分析作了论述.文中还指出了在设备诊断中专家系统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齿轮机构两种设计方法的对比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齿轮机构类零件的一次性机械的设计方法的研究,并按常规方法和一次性机械的设计方法对齿轮机构的样件分别进行了设计.通过对比结果可知,一次性机械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机械零件的体积.在满足传动要求的前提下,用一次性机械的设计方法,可以得到传动机构体积的最小极限.  相似文献   

15.
把分布式人工智能应用到大型电站设备故障诊断问题之中,提出了大型电站分布式智能监测与诊断系统的基本结构,它可以把不同的故障诊断推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并介绍了采用多层黑板结构模型的协调与通讯方法,最后给出了大型电站热力系统状态监测和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对地震灾区受损公路的可恢复性分析在突发事件事中和事后应急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将遥感技术应用于面向地震灾区受损公路的可恢复性研究中,重点对受损公路的状态指标进行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地震灾区受损公路可恢复性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电力设备状态参量规模逐渐增加,电力设备状态数据来自多个不同系统,较为复杂。传统诊断方法不能有效处理大规模数据,导致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诊断结果不可靠。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诊断方法。给出谱图生成过程,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特征进行提取。对电力设备状态参量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完成对电力设备各种状态参量的组合、特征合并处理。通过皮尔逊相关性理论计算相关系数。依据相关系数,利用优化迭代将电力设备样本分成若干类,获取对应聚类中心。将局部放电样本聚集在一起,依据局部放电特征实现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诊断可靠性与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熵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熵的概念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熵的历史和现状、熵的扩展,提出了用熵理论看待事物的新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军用飞机结构作战完整性的基本内涵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飞机结构完整性概念是从飞机正常使用的角度逐步发展起来的。对于军用飞机,其根本职能是作战使用,传统的结构完整性概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军用飞机的作战阶段。通过对已有的飞机结构完整性概念的扩展和深化,提出了军用飞机作战完整性、修复性和结构作战完整性等基本概念,阐述了军用飞机结构作战完整性的基本内涵,并对军用飞机结构作战完整性的评估方法以及评估中涉及到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9,44(Z1):139-139
A definition for biomorphic analysis is suggested. The objects of analysis - biomorphs (phytoliths, sponge spicules) - are characteriz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diagnostic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data interpretation. The possibility of to include studies into the general system of paleoenvironmental and palaeosols interpretations from biomorphic analysis is substantiated with concrete ex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