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英语及其表达形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中国英语”研究的回顾,分析了具有汉语语言和中国化特点的英语表达形式,说明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发展影响下,中国英语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英语变体。本文从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入手,研究中国英语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中国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影响,希望人们能够正视这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似文献   

3.
张丹菊  王丽 《科技信息》2011,(14):158-158,160
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定义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郑德虎  尹衍杰 《科技信息》2011,(36):I0075-I0075
中国英语是英语的变体形式,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英语的定位,并且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引入中国英语的教学,同时还提出了将中国英语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芳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02-105
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ChinaEnglish)。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存在区别,也有其联系。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由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而形成;中国英语表现在语音、词汇、及语篇层次上,这启示我们在英语学习与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中国英语这一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英语应用的国际化和普遍化,英语在中国已扎根并普及开来。正如有英式英语、美式英语等一样.Chinglish(中式英语)也客观存在。中式英语现象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原因也是众说纷纭,而语言与文化差异是产生该现象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英语国家使用的语言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使用英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中国特点,具有了中国特点的中国英语随着中国国际社会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逐步提高,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国际社会接受与认可,并在传扬中国优秀文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这里的中国英语绝不能等同于中式英语(Chinglish),笔者认同"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虽然同在一个连续体上,但是后者向前者的转化非常有限"这一观点,认为中国英语在句法层面亦有体现.通过英汉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比较,可以说明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之间的有限转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英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现象.就大学英语教学的角度而言,中国英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语言与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维护民族语言文化和国家利益.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开设中国英语选修课,增加中国英语的阅读内容,开辟学习中国英语的第二课堂,以提升学生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内学者有关“中国英语”的相关论述,从哲学的角度对中国英语进行了界定并描述了中国英语的几个特点。即它的客观性、可变性和特殊性。从而指出中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国英语也应被视为是一种异glocal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产物,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和中介语相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动态的语言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都会出现石化现象。中国英语同时也是顺应跨文化交流的产物,是客观存在。中介语理论与跨文化实践是中国英语合理存在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1.
陈伟 《科技信息》2007,(18):196
本文从中华历史文化特点,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以及“汉语热”的持续升温等三个方面阐述了“jiaozi”是“饺子”在英语里最合适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英语的概念及其词汇和句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的概念虽然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公认的定论,但它确实是不同于中国式英语、带有中国特色的客观存在的一种语言形式。其词汇的显著特点是词汇语义重复,具体表现为名词结构、形容词、副词、同义词等的重复;其句法也是以累赘、复杂为其根本特点,具体表现在多用名词结构,句式不够简练、不够明了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中汉语的干扰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中国学生学生英语的过程中,总是以治语为中介来实现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其汉语思维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英语的思维习惯之间确实存在矛盾,这在一程度上给他们学习英语带来干扰。本文就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其汉语中介心理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干扰及如何改进教学予以论述,帮助学生克服汉语中介心理形成的障碍,以求又快又好地习得英语。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交流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环顾世界,很难再找到另外一种语言像英语这样,使用人数如此之多,分布范围如此之广.然而,随着英语世界通用语身份的逐步确立,原本对英语具有绝对领导权的英语母语使用者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权威地位正受到其他英语使用者的挑战.非英语母语使用者的人数已经大大超越了母语使用者,而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也促使了前者在世界英语俱乐部中发出愈来愈强烈的声音,以吸引学者尝试使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今日英语发展之状况.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同时又是对社会传统和文化的反映。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原因可以从词法、语义、语用等方面体现出来,同时也可从这些方面找到消除英语中性别歧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淼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64-164,169
模糊现象是人类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以讲究准确性、严谨性、规范性等为特点的法律英语,在某些情况下,也同样离不开对模糊词语的使用。通过分析法律英语中的词语的模糊性,提出了语意对等、功效对等和模糊消除等的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是有别于规范英语的两个不同概念.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是能与母语或第二语言使用者正常交际的话言;中式英语则是一种不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阻碍中西文化的交流.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进行阐述发现,中式英语经过正确地引导可以发展成为中国英语,但它不是中国英语的变体.了解二者的区剐及关系,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人使用英语的规范性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英语是讲汉语的人使用的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用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和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它的运用有利于促进中国同世界的交流,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式英语是受汉语影响的不规范英语,它的运用会阻碍中国同世界的交流。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因此我们要区别对待,大力发扬中国英语,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  相似文献   

19.
职业倦怠作为客观存在,已经成为许多人积极行为的障碍。许多大学英语教师由于职业特点及教师自我调节不当等原因,正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危机。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主、客观两个方面努力,解决职业倦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芦俊 《科技信息》2007,(29):252-252
由于语言不同,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译无不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与接受、理解方式上。如果我们用本民族的社会背景知识来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必然会导致理解的偏差。为了更好的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以及学习积极性,学生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