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提出了LSP-DOA路由协议.该协议继承了DOA算法的局部路由修复的优点,基于Two-Ray无线传播模型和Friis公式计算链路的稳定性,并构造一个阈值;当链路稳定性小于阈值时,便发出警告,启动路由发现寻找可以及时替换即将中断的链路的新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与路由协议AODV,DSR和DOA相比,LSP-DOA路由协议提高了系统分组投递率、路由修复成功率和平均路径长度,降低了控制开销和平均端到端延时,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高效的活跃路径,改善了网络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C/S(client/server)结构的流媒体模式存在服务器负载较大问题,设计了Ad Hoc网络中多点对点视频传输系统.发送端依据路由应答分组(RREP)选择优先权高且路径最短的路由来传输视频.与协议扩展前相比较,可用路由的节点不再集中在接收端附近,故当发送端附近的某个链路断开时,视频信号仍可以由其他链路来传输.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扩展动态源路由协议时,系统的归一化路由开销增加了0.02~0.08,但是从平均峰值信噪比和视频中断发生时间长短与次数等方面来看,视频的传输品质有显著提高,其中以3个传输点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VANET(Vehicular Ad-hoc Networks)中多信道环境下基于合作机制的路由选择问题.提出将发送时延和链路冲突数作为路由判据的主要参数的思路,设计了一种新的路由判据MCCM(Multi-Channel Contention-aware Cooperative Metirc),该判据综合考虑了路径内干扰和路径间干扰并反映出多信道环境对路由的影响.将MCCM路由判据应用到路由选择中,据此设计的路由算法能更好地适应VANET中的虚拟节点和虚拟链路,进而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分布式路由选择协议MCCR(Multi-Channel Contention-awareCooperative Routing).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节点稠密、网络负载大时,MCCR路由算法能有效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已有的Ad Hoc网络中路由修复算法未考虑节点状态的不确定性、以单一节点作为路由查找目的地、恢复效率低等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故障的路由修复机制.该机制不是简单地认为移动节点自始至终都处于工作状态,而是每个修复节点将下游节点的状态变化所导致的路由失效作为选择路由修复策略的依据.根据状态变化分析了链路断开的原因,包括节点间相对移动、节点故障和节点关闭,从而选择不同的节点作为RREQ消息的目的节点.修复节点采用多目的地址的RREQ消息进行广播.通过数学分析和仿真表明,在不同的节点故障情况下,所提机制的平均路由建立时间可降低13%左右,平均控制开销可减小18%,这显示出机制具有更好的适应实际网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有容错路由技术大多依赖重路由的解决方案,通过绕行方式避开故障区域,导致故障周围出现流量拥塞;无关路由算法尽管降低了路由开销,但其容错能力有限。针对存在故障节点或故障链路的片上网络,在网络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不需要提前构建绕行路径的无虚通道低开销无关容错路由策略(OFTR)。当检测到当前节点与目标节点对之间无故障时,采用FTOE-APA规则路由数据包,实现了路径选择的多样性;当检测到节点或链路故障时,根据源节点、当前节点以及目的节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动态修改输出端口的优先级,使数据包可以通过最短路径转发,最大限度地减少重路由。OFTR路由策略通过改进的奇偶转向规则和动态改变输出端口的优先级既避免了网络死锁,又降低了数据包进入故障周围的概率。仿真结果表明:OFTR路由策略降低了网络平均延迟,节约了网络开销,与其它确定性容错路由算法相比,饱和吞吐率平均提高了8%以上。  相似文献   

6.
基于临时按序路由算法(TORA),提出一种移动Ad hoc网络(MANET)多径路由协议M-TORA.通过在互联网封装协议(IMEP)分组的头域中加入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信息,M-TORA在节点拥有多条下行链路的情况下能够综合考虑下行链路的路由跳数与MAC层缓存队列长度,从而选择出最佳的下行链路.M-TORA在进行多径路由选择时采用了基于概率的路由选择策略,将网络负荷分散到多条路由中并起到自动负荷平衡的作用.基于网络仿真软件OPNET对TORA和M-TORA的仿真表明:M-TORA路由协议能够有效地降低路由延时,提高网络分组投递率.  相似文献   

7.
为减轻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负载和解决路径间的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向天线的最小能量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自组网路由算法(RMENDMRDA).初始时该算法应用优化波宽选择算法确定定向天线的最小扇形覆盖区域,从而节省能量消耗,在选择累计能量最小的节点不相交多路径时采用链路可靠性选择算法,以满足链路的可靠性要求.分析及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路由负载更小、路由发现频率更低.与源传输能量选择路由算法和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算法相比,RMENDMRDA的数据包投递率提高了18%,路由负载降低了24%,节省能量约8%.  相似文献   

8.
在A d Hoc网络中,节点的频繁移动导致链路经常失效,AODV路由协议对失效链路反应速度过慢,使网络中报文丢失率增加以及端到端平均传递时延增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路由切换的算法。使活动路由中的每个节点收到数据报文时估算链路的状态,如果发现正在使用的链路即将失效,则节点在链路失效前将相关路由信息切换到合适的节点上。通过ns-2对增加切换算法的AODV协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节点移动的情况下,改进后的算法明显提高了AODV协议的报文投递率,降低了端到端平均传递时延,而路由开销仅有少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张宇  任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4):1429-1434
为了解决物联网专用频点自组网网络节点能量消耗容易失衡,当节点数增加时易产生链路故障的问题,设计一种改进物联网专用频点自组网驱动路由协议算法.以感知现场、汇聚节点和Internet为主要结构,构建物联网专用频点自组网网络模型.模型采用多媒体印刷读物(multimedia print reader,MPR)集合综合选取节点机制,以网络节点总能量消耗以及能量代价为基础,通过节点优化目标函数,确保自组网能量消耗处于均衡状态.通过网络路由协议改进算法,采用最小覆盖集实现物联网专用频点自组网链路故障的修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对路由链路信息转发具有良好的吞吐性能,可以提高网络数据传输性和连通性,并可增加节点生存时间,最终提升数据包到达率和数据控制量.  相似文献   

10.
王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13-316,329
AODV在路由维护阶段,引起较大的端到端延迟和路由开销,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监听邻居信息的快速修复机制—AODV-ONI.通过监听邻居节点的信息,发现断路的上游节点向其下两跳或下一跳节点发送单播路由请求,完成查找和快速修复任务.如果发现断路的上游节点不满足快速修复和本地修复条件,则由其前驱节点根据自身邻居信息发起补充路由修复.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改进后的修复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延迟、减少路由开销,同时使得分组投递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短信息平台的教务信息查询系统研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短信息查询系统的原理、设计和实现。本系统利用Java通信事件机制,以PDU模式接收短信并解码,把符合查询条件的短信传递给数据库操作线程,经处理后的结果利用管道流技术传递给短信息发送线程,然后以Text模式发送短信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集中式网络更新方法更新时间长且过度依赖控制器的问题,为降低网络更新时间和减缓控制器负荷,提出一种面向航空集群机载网络的分布式更新方法。设计改进的更新消息,控制器通过生成更新依赖图进行更新消息的构造,将更新依赖关系编码到更新消息中下发到数据平面;而后交换机分布式执行更新操作,利用询问和通知消息进行更新顺序协调,从而在数据平面实现分布式网络更新。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集中式更新方法相比,所提分布式更新方法能够通过降低更新期间的节点交互次数来减少更新协调时间,从而降低业务流更新时间以及整个网络更新时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局部网结构—Bus-Ring和介质送取控制方式—TOKEN CAPTURE,新网的外形结构仍是环形的,但每个结点的接口处理机有一个三态门来旁路,这样,报文经过每个结点时没有延迟,报文在网络中被所有结点同时收到,基于这种网络结构,可以实现令牌截取控制方式,在网络中,令牌不是逐个结点地顺序转送,而是由要求发送信息的结点在环路上截取令牌,建立令牌时采用侦听和碰撞检测技术,如同CSMA/CD,这样,在网络轻载时,可以使用CSMA/CD方式,重载时,使用TOKEN CAPTURE方式,这种新型网络增加了送取方式的灵活性,减少了报文经过每个结点的延迟和令牌传递时间,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Bus-Ring网络性能优于总线网。  相似文献   

14.
自认证消息可恢复签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消息可恢复签名是指验证人在验证签名正确性的同时能够恢复出签名消息,从而使得签名人把签名发送给验证人的时候不需要把被签的消息也一起传送过去.本文提出的自认证消息可恢复签名方案具有消息可以从签名中恢复出来的特点;计算量小,通信代价低;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中,具有更安全、更实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高效路由机制的设计可提高移动传感网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基于深度信任网络的移动传感网高效分簇路由机制。设计了传感器节点联系信息特征提取方法,从复杂的节点联系信息中挖掘核心特征,并依据挖掘的特征进行移动传感器节点的分簇。进而,综合考虑感知节点联系紧密度与能量状态,设计了高效的分簇路由机制,动态选取簇头节点进行簇内与簇间消息的路由。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分别提高平均投递率、平均投递时延、网络寿命性能14%、24%、23%以上。  相似文献   

16.
基于历史信息预测转发概率的DTN路由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尽量减少网络先验知识的使用,提高消息转发成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链接信息预测转发概率的算法,综合运用了冗余复制和相遇预测的转发策略,将消息逐步向到达目标节点传输预测概率较高的节点转发,通过二分法复制策略来增加消息转发成功的可能性,并采用了主动冗余消息删除机制.仿真实验表明,随着缓冲区的增大和节点规模的增大,该路由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Epidemic,PRoPHET和BSW算法,并且具有很好的网络适应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线自组织网络现有按需路由协议在路由维护时需要采用全网洪泛广播路由请求消息而导致大量额外开销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基于洪泛控制的动态路由协议FCDR.FCDR的主要思想是控制洪泛机制的使用范围,减少路由的维护开销,并使失效路由得到快速恢复.文中描述了FCDR协议的实现过程并对路由维护时消息传递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通过广播路由请求消息建立路由的情况下,消息传递的有效性将随着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路径长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相比之下,FCDR具有更好的有效性且其优势随着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路径长度增加而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The main func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s to collect and transmit data. At present, the data transmission in Internet of Things lacks effective trust attestation mechanism and trust traceability mechanism of data source.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a trust attestation mechanism for sensing layer nodes is presented. First a trusted group is established, and the node which is going to join the group needs to attest its identity and key attributes to the higher level node. Then the dynamic trust measurement value of the node can be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node data transmission behavior. Finally the node encapsulates the key attributes and trust measurement value to use short message group signature to attest its trust to the challenger. This mechanism can measure the data sending and receiving behaviors of sensing nodes and track the data source, and it does not expose the privacy information of nodes and the sensing nodes can be traced effectively. The trust measurement for sensing nodes and verification is applicable to Internet of Things an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shows the trust attestation mechanism is flexible,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Besides, it can accurately and quickly identify the malicious nod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act on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s negligible.  相似文献   

19.
针对DV-Hop定位算法在实际环境中的定位精度较低、通信量较大等问题,在DV-Hop定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簇内RSSI测距改进的DV-Hop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以信标节点为簇头的分簇策略后,信标节点只发送校正值给其邻居节点,无需泛洪广播,且未知节点只需被动接收,无需交互通信,从而降低网络通信总量;簇内节点利用RSSI测距方案计算其与最近信标节点的距离,相比DV-Hop定位算法以校正值代替一跳通信范围内的所有节点距离更加精确,从而提高节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