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万历三十八年,全国各地的举子聚集京城参加会试。他们樽酒相对,诗文相和,交流着各自的文学观念。在“独抒性灵”主张还在盛行的时候,复古思想依然有它顽强的生命力,并在士人中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2.
万历三十八年的文坛风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历三十八年,全国各地的举子聚集京城参加会试.他们樽酒相对,诗文相和,交流着各自的文学观念.在"独抒性灵"主张还在盛行的时候,复古思想依然有它顽强的生命力,并在士人中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3.
开封府官长是北宋政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宋政坛最具活力、最优秀的一个群体。就籍贯而言,北宋初北人占据压倒性优势,真宗朝以后,南人在开封府官长中的人数逐渐增多,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南人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攀升以及南方文化的勃兴。开封府官长群体的出身以进士为主体,表明北宋确立了全新的官僚政治体制。在任用方面,开封府官长一般由馆阁学士或待制以上充任。卸任后,绝大部分迁任,只有极少数被贬官。由于种种原因,开封府官长任期普遍较短,过短的任期使得任者难于表现政绩。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曾创立过不同类型的高等学府(相当于现在的高等院校)。太学、国子学、国子监和书院等,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和有较大影响的学府。早在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就开始在中央创立了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官,为博士置弟子(太学生)50人。由于汉武帝的重视,使汉代太学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并成为我国古代高等学府的主体。据汉史载,到东汉时,太学的学生最多时竟达30,000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洛阳太学的发展沿革、东汉太学对古代主流文化的代表儒家经典的传播争发展,着重研究了经学在太学传播的对象、方式、内容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代太学生一般要由本地选拔举送,通过考试方能入学;宋代太学没有规定肄业年限,只要考试合格,就准予毕业;宋代太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切磋,还可以和校外名士一起游学,同时,太学生不仅可以跟从太学里的老师学习,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太学外的老师学习;宋代太学生的生活总体来说是不错的,相处也较融洽;宋代太学的师生关系除了教学与学术上的传承关系外,更多的是政治上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7.
汉代太学的创建时间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其原因是由于史籍记载简略,许多疑点没有得到澄清。本旨在考察太学的“名实之辨”,并根据历史献及现存汉碑进一步考证太学的设置时间。  相似文献   

8.
研究一类非线性守恒律方程组在初值有间断时初值问题的解,特别是考察了解的渐近性态.取Г1为由两条射线构成的折线,Г2为一条仅在有限部分与Г1不同的曲线,得到了方程组在初值间断线分别为Г1和Г2的问题的解.当初值间断线取为n时得到的解是自相似解,而初值间断线取为Г2时得到的解不是自相似解.本文证明了当初值间断线取为Г2时,在宏观意义上后者的解渐近于初值间断线取为Г1时得到的解.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8,(9)
张衡,字平子(公元78~139年)。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大天文学家和大文学家。出身于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一个没落官僚家庭。张衡年幼时,家境已渐趋衰落。他17岁开始,离乡游学,考察天下,后就读于京城洛阳最高学府太学,后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薄,掌管文书。他根据自己游学长安和洛阳的所见所闻创作的《东京赋》和《西京赋》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并因无情抨击当时王公贵族的穷奢极欲,切中时弊而深受平民喜爱,经世传诵不绝。待鲍德调任后,张  相似文献   

10.
唐代“刘蕡不第”事件是中国科举制度史上唯一一件“登科”的举子自辞名、要让位给落第举子的事件。自此以后,为了科举功名,或皓首穷经,或降尊屈就,或丧失气节等等,“士道”开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士人”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阶层的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代,读书士子顺利通过科举的最初级考试——童试,便可获得生员资格,拥有“秀才”这一科举的最低功名。“入泮”成为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他们便异于普通百姓,或由出贡、入监肄业而得官,或继续参加更高级的乡试、会试,得中举人、进士而入仕。但是功名利禄最终只是属于幸运的极少数人,更多的士子则混迹在人海茫茫的科举大军中走完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科举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藜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3-16
才子佳人小说是产生于明末清初的小说流派,这些小说中彰显了浓重的科举情结。这种情结是明清科举社会在文学中的直接反映。这批小说的作者多为郡郁不得志的中下层文人,他们多半是科场的失利者;而小说描写的对象——才子,却都是少年进学的英俊。在这一对矛盾中,彰显着小说作者自身对科举的痴迷、对功名的向往;也彰显着小说作者的理想——在才子的风流倜傥、少年得志中寄托自己的黄粱美梦。  相似文献   

13.
在对唐代大历浙西联唱的地域影响考察中,湖州雅集的郡守宾客唱和风尚是不容忽略的。其上承晋宋以来的郡守宾客唱和遗风,下启赵宋的郡牧文豪集会风气,截然不同于明清以地域文化精英为雅集主体的文会流风。以郡守宾客为集会主体,历代郡守修造、雅集的亭堂楼台为集会场所,以宴游饯别和人文旨趣为集会主题和格调,充分展现了唐宋湖州雅集风尚的主要特征。唐宋湖州雅集风尚对其地的文化品格建构颇有贡献,同时对明清湖州的文会兴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全国考办“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研讨会”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精神,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从校企协同为社会企业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角度出发,创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机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走出了独特的以校企协同为办学特色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胜利后,教育部主持了对台湾高校的接收,把日本统治时期台湾唯一一所高等学府台北帝国大学改制为国立台湾大学.浙江大学派员参加了这项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这一湮没半个多世纪的史实作钩沉探究,有助于浙江大学校史和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文选集注》本中的李善注与北宋国子监本进行全面的对校,推测《文选》李善注从抄本到刻本清整的一般过程。监本编纂者首先从众多版本中选择一个注释比较规范、比较齐全的本子作为底本,是为清理;在此基础之上,参校李善所引原书,以及其他不同的注本,对底本的字形、讹误、衍文、夺文等诸方面进行更正,比较科段的不同、注释的详略,参校他本作个别订正,增加注释,是为整理。监本李善注对抄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整,从而结束了抄本时代纷繁不一的传播样貌,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李善注的定本,同时亦加剧了抄本的佚亡。  相似文献   

17.
两宋赣文化辉煌灿烂,其成因也错缩复杂,本文试对两宋文化繁荣的原因作些宏观分析,并从科举制度与赣文化发展入手,从科举制度与两宋江西文化的大普及,学校教育的发达,文学,史学及学术思想的繁盛,政治中枢的人化几个方面论证科学制度对两宋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及助于全面理解两宋赣文化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洛阳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量多、延续时间最长的中央大学。洛阳大学是当代仅有20年校龄,规模较小的地方普通高校。洛阳太学对洛阳大学发展的重要启示在于:必须承继洛阳太学的辉煌,构建规模大、规格高的新洛阳大学。同时也探讨了新洛阳大学崭新的管理模式,用人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郑汴一体化中开封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封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开封旅游产业增速缓慢,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不相称。郑汴一体化为开封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开封应加强郑汴旅游区域合作,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消费市场,拉长产业链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