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手机依赖行为会有哪些特点与差异?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与EPQ问卷中的E(内外向)量表,定额选取宁夏大学的130名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行为;2.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不存在年级差异;3.内外向因素不是决定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决定性人格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MPR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8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⑴手机依赖问卷包括事实行为、行为倾向、认知、情绪和意志五个维度。⑵是否为学生干部和使用手机时间分别在手机依赖上差异显著。⑶被试在内外向、精神质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质上与常模持平,在掩饰性上低于常模;不同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在人格特征上差异显著;是否学生干部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使用手机时间在内外向上差异极其显著。⑷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性。⑸人格特质对手机依赖有回归效应。这说明不同身份(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与不同手机使用时间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不同手机使用时间)被试有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精神质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掩饰性对手机依赖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3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性别变量在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和时间管理维度的平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3.881,P<0.05;F=7.546,P<0.01),年级变量在手机依赖总分及行为(心理)耐受性维度上差异显著(F=2.941,P<0.05;F=3.082,P<0.05);(2)UCLA得分与手机依赖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263,0.206,0.311,0.242,0.195;均P<0.05);(3)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依赖的人际健康维度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F=7.791,P<0.001).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差异显著,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我校镇江三个校区的大学生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对大学生手机的使用时间、手机的功能、个人的交际能力、老师上课对手机的约束等相关性因素的分析,探讨分析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通过规则获取,提取影响手机依赖的重要因素,为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减少手机对于大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女大学生普遍对体育健身缺乏科学认知,体育健身的意识还有待培养。女大学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使其在健身项目选择上与男生有较大差异,缺乏体育健身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组织校园体育健身比赛,形成体育健身的氛围,调整体育教学的计划和内容,指导女大学生科学选择体育健身项目等措施,使女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养成参加体育健身的习惯,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从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出发,探讨女大学生的体育现状,提出体育发展对策1)培养健康体育意识;2)提高自我评价能力;3)激发学习兴趣;4)开设适合的选修课;5)培养体育消费意识;6)构建开放型教学体系;7)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自尊、疏离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对28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发现:共41人具有明显的手机依赖倾向,占总人数的14.43%,大一年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年级;疏离感与自尊、手机依赖均存在显著相关,自尊与手机依赖之间相关不显著;疏离感及其各子维度的得分能够显著预测手机依赖的程度.结果说明,自尊不影响手机依赖,而疏离感能够较好地预测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学习行为和效率的关系。方法:使用自编问卷对分层随机抽样的大学生样本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量化和质性分析。结果:性别、年级、学习绩点、手机机型、性格因素等对手机依赖影响的主效应均不显著,但年级与性格的交互作用明显(F=2.148,df=6,p﹤0.05);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除年级外,其它样本的手机依赖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手机依赖不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决定因素,但有关联。  相似文献   

9.
文章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和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测查云南省5所高校492名大学生,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基本心理需要内在关系机制。结果显示,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在基本心理需要、孤独感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手机依赖组孤独感总分高于非手机依赖组,手机依赖组在关系需要、胜任需要、自主需要得分及基本心理需要总分都低于非手机依赖组,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基本心理需要存在显著相关,孤独感可以正向预测手机依赖,基本心理需要可以负向预测手机依赖;基本心理需要是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值为0.114。因此,可以通过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和减少其孤独感来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海省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校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总体认识程度较高,参与意识强,大多数学生已逐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和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潜在问题。经对体育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希望能为高校构建健康教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丽  邓琳  金其贯 《科技信息》2011,(8):284-286
体育行为,是指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本文通过对扬州大学1650名在校本科生的体育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特点,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合理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大学生体育行为演变态势,以辽宁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频次和影响因素的演变态势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就问题的选项人数及所占百分率进行了类比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次有所下降,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低估。提出了加强组织,增加频次,有效疏导,消除影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个人的各种行为都会受到个人主观意志和态度的影响,积极、稳定、向上的体育态度有助于良好体育运动习惯和体育行为方式的养成。对此,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和体育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大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师大学生体育行为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六所不同地区的高师非体育专业不同专业和各年级师范类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高师大学生体育行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增进身心健康;对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调查显示当前高师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状况并不很理想,只偶尔参加体育运动的同学占调查者的四分之一多;大学生最常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是球类项目;影响同学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的缺少;高师大学生最需要提高的体育能力是科学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晔  韩金菊 《科技信息》2009,(32):374-37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调查访问法、数据统计法对湖北省的五所高校的学生采取体育价值观与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对体育的总体认识程度较高,参与意识较强,大多数学生正在逐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但体育审美和投资价值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调查结果反映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已初见成效,改革仍需深化。  相似文献   

17.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大学生是参与体育旅游十分重要的消费群体,福州市大学生体育旅游具有消费水平总体不高,喜欢结伴出游,偏好休闲型体育旅游产品等特征。大力发展福州市大学生体育旅游应注意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大学生情绪稳定性与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对江苏5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手机依赖程度的大学生在情绪稳定性分布上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情绪稳定性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程度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情绪稳定性之间相关显著;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对手机依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王云岗 《科技信息》2010,(35):I0447-I0447,I045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体育消费已经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在高校学生的生活消费中,体育消费也已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观及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观和行为指明方向,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