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中学负数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从过程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善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本文通过对中学负数教学方法的思考,认为要使学生接受负数,深入理解负数,在计算时能熟练地运用负数,这不是一节课或一天、两天能办到的;教师务必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由浅入深,有序地启发学生慢慢接受;最终建立新的条件反射,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师学生数学文化背景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师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文化背景状况.分析学生在数学文化背景方面的强势与弱势.发现:由数学知识到数学文化必须经历一个必要的转化过程,而从大三到大四是学生数学文化的蜜酿期;传统的数学教育对于数学的评价与鉴赏能力重视不够;传统的数学教育的另一个缺陷是学生普遍缺乏探索和创造的经历.这些发现为高师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整个解题过程的回顾,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理性到感性再上升到理性的学习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4.
潘光伟 《科技信息》2012,(24):346-346
“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充满亲和力扣吸引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成效且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5.
姜立英 《科技信息》2010,(33):269-270
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人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师生关注的是分数,忽略了数学美育的渗透,漠视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鼓励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是美的,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学好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良行为,提出了规范解答数学题目的方法和步骤,从规范审题入手,到准确地数学语言表达,最后严密地反思、归纳.既介绍了一种明确的解题思路,又介绍了一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一方法可全面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7.
宋亚平 《科技信息》2010,(30):I0089-I0089
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课程。个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思维其实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所用到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本文主要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感受解决问题的快乐,打造一个简洁、生动、高效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王凤菊 《科技信息》2008,(1):284-284
函数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从静到动的第一个飞跃,是数学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关。本文依托学生数学基础,以感性认识开始。设计激发兴趣,循环渐进的教学程式,使学生成功突破函数概念这一难关。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代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本设计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以一些图形的分类入手,通过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出圆周角的概念.并进一步运用教学软件,引导学生去研究,发现、猜想、证明圆周角与其所对弧以及弧所对圆心角的关系,让学生亲生经历知识的研究、发现、形成过程,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围绕数学中的解题教学,教会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充分体现数学课堂上的一个创造或再发现的过程、引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数字实验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思考和操作活动,研究数学现象的本质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这是一种思维实验和操作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将实验引入数学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轻教学负担,给抽象的数学裹上一件生动的外装。人们总认为数学是一种严谨系统的演绎科学,认为数学科学活动只是高度的抽象思维活动,数学作为科学的皇冠,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人敬而远之。然而,这不是数学真实完整的面目。“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是另一方面,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波利亚语)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实验在数学发现和创造过程中同样是重要的。实验可以帮助人们获取感性认识,并推动人们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实际操作而获得的经验是达到真正理解的基础。多媒体技术使数学的实验手段丰富起来,计算机的计算与绘图能力,能为抽象思维提供直观模型,使数学关系的静态结构表现为时空中的动态过程,可提高观察、实验与研究的效果,进而将一个数学问题发生与解决的全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相似文献   

12.
绘画是一种以视觉理解世界的方式。怎样看将导致怎样画,所以看是先行者。现代具象表现绘画中的现象学的观看方式被引入素描教学中,将使学生从观看开始,学会用眼睛去思考,让他们真正睁开自己的双眼,自主地去"观看",以纯视觉的方式理解世界,这一步的跨出,将真正跨人到视觉发现和视觉创造之中。  相似文献   

13.
用“做”数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数学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规律,让数学课堂教学从传统的集中于数学的内容方面,转变到数学的过程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要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学数学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15.
教育以培养全面人为己任,而人的全面性则表现在人应具有科学人文精神上。数学作为教育的一个材料,可以从活动论、认识论、价值论这三个方面考察,从不同方面发现其内蕴的科学精神,而这些科学精神,从其形成过程而言是一种人文精神。数学中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科学人文精神。这种科学人文精神并不是随着数学知识的掌握就可以迁移到学生身上,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没有猜想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猜想;好奇、好问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抓住儿童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是现代数学教学中的迫切任务。现代数学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东西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教师要逐步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坛上走下来,转变为探索性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主动参与探索,由表及里,深化课本知识,创造体验探索的氛围。因此,指导学生自己通过动脑,动手发现规律,无疑是贯彻实践现代数学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研究室和电教科于一九八二年九月合作摄制一部《空间解析几何画图》电视教学片。该电教片采用“动画”摄制,这不仅增强学生的记忆,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使难以想象的几何图形变为直观、形象,能展示给学生图形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易于从已知方程想出该方程的图形。因此,该片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效果,为解决空间解析几何画图这一教学难点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技校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差、学习数学兴趣低的现象,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学习数学兴趣,一直是技校数学老师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应由赏识教育出发,以成功教育为终点,通过循序渐进的、相辅相成的良性教育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从厌恶数学到喜欢数学的这一转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的高素质学生呢?这就有待于在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问题,为此,我在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深刻的体会,下面就这一问题简单谈谈我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